瞬间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

  绘画,与具有浓缩性、象征性的诗一样,可以敏锐地浓缩某些时刻的情感,转而以优美的形式呈现。这是二者类似的地方。
  充满诗意的美国印象派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的《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其实是以英国作曲家乔瑟夫·马钦齐所写的流行歌曲《花冠》中的副歌歌词为名的。我看着萨金特以充满诗意的感性笔触描绘的画作,不禁觉得,他其实是一位被称为“画家”的“诗人”。
  光线朦胧的向晚时分,两名少女提着灯笼伫立于繁花绽放的庭园。散发着清新气息的绿草与盛放的花朵填满画面,搭配弥漫于空气中的林野的神秘感,巧妙地营造出惹人怜爱与奇幻美妙的氛围,让人宛如置身于梦境之中。
  柔和的绿光色调,温暖了空气;隐约的烛光,映照出少女最美的瞬间。少女身着纯白衣裳、双颊泛红的模样,更显纯洁;若隐若现的情景,带领你我回溯往昔。
  這幅画的背后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当时在法国巴黎备受瞩目的年轻画家萨金特,以一幅为戈特罗夫人所画的肖像画《X夫人》参加沙龙展后,即因画中人物性感的衣着引发轩然大波。
  饱受怀疑目光的他为了摆脱是非,决心前往英国伦敦。后来,他因为和朋友在泰晤士河戏水,跳水时不慎伤及头部,被紧急送往附近的科茨沃尔德地区接受治疗。当地正好有座年轻画家聚集休憩的艺术村,萨金特深深为其宁静、优美的村景着迷,毅然决定待在那里度过余夏。
  有一天傍晚,萨金特见到插画家朋友弗雷德里克·巴纳德的两个女儿提着灯笼穿梭于庭园中,霎时为此醉人的景象所倾倒。为了留住眼前所见,他随即铺开画布。然而,萨金特在作画的过程中面临着重大考验。他想留住的傍晚景象,是介于白天与黑夜之间的短暂时光,若想将此情此景收进画里,实属不易。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提及:“这是一个困难到让我焦虑的创作主题,想重现如此美丽的色彩着实难上加难……而且当时的光线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


X夫人

  那年夏天,萨金特倾尽全力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作画,却始终没能完成作品;第二年他重返故地,花了足足两年才大功告成。一年后,他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的第一次个展上展出这幅画,此作不但好评如潮,还成为他东山再起的跳板。《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是萨金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受到许多人喜爱。他将画家的热情与执着,化成盛放的刹那,堪称“瞬间美学”的杰出代表。
  萨金特笔下的少女是完美呈现“纯洁”的媒介。澄净、清澈的少女猛烈地启动了我们重返童年时期的开关。我看着画,发现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不同,又惊觉那个单纯的我与现在的我是多么相同……通过画,我们看见童年时的自己,想起那段早已模糊遥远的时光。各自经历了许多故事的少女,即便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依旧是未曾改变的挚友;回忆朦胧的儿时情景,仍然叫人流连忘返。
  我热爱这幅画的原因在于,它引领我回忆起珍藏于内心的过往样貌,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让我愿意走进画里。绘画,从来不会放过回忆的每个瞬间;再私密的时刻,也能从绘画中反映出来,带着你我抵达难以碰触的心灵深处。即使时光匆匆流逝,每当回首忆起昔日的点滴,也仿佛自己乘着画作回到过去,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即便只是一时意乱情迷的幻想,若能唤醒心底早已被碾碎的宝贵回忆,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
  一如日落月升,孩子终将长大成人,一切都在转瞬之间。即便置身于倏忽流逝的岁月长河中,也难免感到失落、空虚,但只要过程中有同伴相随,对我们而言就已是值得倚靠的幸福。
  (莫 纱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安慰我的画》一书)
其他文献
语文教材编入《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于是,小学生们有机会在司马光之外,再多结识一位睿智冷静的古代小朋友——王戎。  当小伙伴对路边树上的累累果实眼热时,王戎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7岁的王戎能“不取道旁李”,而且一语中的、有理有据,其判断力令人叹服。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少年的英才的确配得上“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号。  《世说新语》中写到王戎的其实不止这一篇,围绕王戎和
期刊
捷克插畫家艾莉斯卡·波齐姆科娃擅长将摄影与手绘相结合,将现实世界变成一幅幅诙谐幽默、富有感情色彩的卡通影像。在她的妙手下,人们熟悉的场景变了模样,随处可见的平凡街景变得妙趣横生。
期刊
契诃夫和托尔斯泰  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可爱的女人》中,那个可爱的女人名叫欧莲卡,“她总在爱着人。没有爱,她就不能生活”。她的第一任丈夫古金是她的房客,也是一个戏院经理。他一连几天在她面前抱怨没有欣赏能力的观众只会看马戏表演,还有该死的雨天。“欧莲卡留心听他说。有时,也掉几滴同情的眼泪。后来,古金的厄运终于打动了她的心。她爱上了他。”再后来,他向她求婚。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古金意外死在外地,三个月之
期刊
疫病来袭,大部分人体会到更大的危机感,一些人开始怀疑、盲从、恐慌,一些人开始渴求温暖、拥抱爱情。还有少数人保持理性并时常自省,更少的人被疫情激发出探索生命奥秘的决心,或者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甚至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角色。  在疫病的历史中,许多故事总是惊人地相似。尤其是当人们循着那些文学艺术名作的踪迹探寻时,也许会蓦然发现,我们如何解读瘟疫,就是如何看待生命。深刻的拷问  在《疾病的隐喻》中,苏珊
期刊
祈祷之手〔德〕阿尔布雷特·丢勒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中国的春节,也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面对凶猛的疫情,隔离是阻断病毒传播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  人与人,小区与小区,村庄与村庄,城市与城市,省与省,国与国,要么自我隔离,要么被动隔离。这是大流动中国的暂停时刻,也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自我隔离行动。  封村、封城、禁足、禁止聚集、交通管制……“宅在家里,就是对社会最大的
期刊
我停下来打量他们。  他们在干活——大半夜的,在一条偏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  这是一块很重的闸门门板。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撬门板,但门板还是一动不动。  我当时正在闲逛,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我就抓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  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儿。我就叫:“嗨,往上!”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闭嘴!你疯了!你想叫他们听见吗?”  我晃了晃
期刊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曾在陕西担任县令,后官至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他对当时官场的黑暗颇为不满,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愤。于是他回到故乡,开始了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创作。该剧大约写于元代元贞、大德年间。  [一]唐贞元年间,崔相国死后,相国夫人带着儿女扶柩回原籍安葬,途中在普救寺暂住。书生张君瑞去京城赶考
期刊
那是1967年。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完成了酝酿多年的小说,苦苦维持家用的妻子也松了口气。原本他计划半年完成,结果每天写作8小时,一写就是一年半。只是在准备给出版社寄稿件的时候,夫妇俩发现已经付不起邮资了。他们当掉家中所剩的最值钱的电器——榨汁机,终于把手稿寄了出去。阿根廷的南美出版社于当年将其出版,到了1987年,仅用20年的时间,这本书已在全球以30多种语言发行,共售出3000万册。  这便是加西亚
期刊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找回中国的味儿。  前几天,我同一个朋友逛超市。一走到食品柜台,他就“数落”起各种零食,每样都拿起来“科学”地看一看标签,“这个脂肪含量太多”“那个热量太高”。在他左一句右一句的评论中,我们俩空手走出了超市。  这种“标签”,中国古来的食品上是没有的。我们的食谱里,油盐酱醋只要一碰到数量上的概念,只能用“少许”“若干”等字眼糊弄过去。我知道,并非土产的那些标签上的“科学指标”,的
期刊
这不再是夜,也不再是静,  因为每种孤独都有其私隐;  在随梦进入森林的人看来,  树木也有其静与暗的方式。  嘈杂的阴灵似在静寂中漫游,  夜挡住光线不让它落到地面。  奥秘似有生命:人人都可以  按自己的回忆去解释和感受。  森林之夜催生思想的黎明;  寂静似鸟虽然睡着但有翅膀,  这对写诗来說实为好事一桩。  在林中,心更易坦诚相向:  夜让人们的目光更加深沉,  爱的表白离不了它的寂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