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秘密”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d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67年。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完成了酝酿多年的小说,苦苦维持家用的妻子也松了口气。原本他计划半年完成,结果每天写作8小时,一写就是一年半。只是在准备给出版社寄稿件的时候,夫妇俩发现已经付不起邮资了。他们当掉家中所剩的最值钱的电器——榨汁机,终于把手稿寄了出去。阿根廷的南美出版社于当年将其出版,到了1987年,仅用20年的时间,这本书已在全球以30多种语言发行,共售出3000万册。
  这便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在通常情形下,励志故事讲到这里就该揭示这巨大成功背后的“秘密”了。可惜我虽然忝为中文版的译者,却无法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為就连作者本人也承认,他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这样一本书会“像地铁站口的热狗一样畅销”。
  有位作家朋友告诉我,《百年孤独》是他看过的最好的小说。当我好奇地问他好在哪里时,他沉吟片刻,给出一个颇堪玩味的回答:“信息量极大。”这倒让我想起鲁迅先生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这个模式套用过来:一部《百年孤独》,作家们读出了全新的小说理念和写作手法——君不见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陈忠实等几乎一代中国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焦虑”),甚至文坛一度盛行所谓的“百年孤独体”;学者们兴奋地阐发小说中的微言大义,读出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兴衰演义,马孔多版本的警世恒言——君不见从《圣经·创世记》般的鸿蒙之初、世外桃源式的乌托邦,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由之而来的冲撞、变迁、衰落,以至最终启示录般的毁灭殆尽;索隐考据爱好者们读出了数百年的哥伦比亚史、一部拉丁美洲史——君不见主人公奥雷里亚诺上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从玻利瓦尔到切·格瓦拉等一系列“解放者”、革命者的化身与缩影;文学爱好者们读出了其中奇妙的文学之网——君不见贯穿全书的老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隐隐在向《堂吉诃德》致敬,同为“文学爆炸”代表的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笔下的人物也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书中一一现身,俨然与真实历史人物相同。


《百年孤独》插图

  《百年孤独》可以是一部魔幻小说,一部历史小说,一部言情小说,一部寓言小说,一部幽默小说……甚至有慧心的人还把它看成一部“孤独百科全书”,或“抵抗孤独方法大全”。它是一本书,也同时是许多本书。读者尽可以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从自己喜爱或擅长的角度解读、剖析,却都无法穷尽。据说,这正是经典作品之为经典的标志之一。
  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理由和不可替代的阅读经验,每一时、每一地的读者所有的理由和经验合在一起,成就了《百年孤独》的神话。这么说似乎有些厚此薄彼,因为话说回来,全世界的喧嚣热闹也比不上书房的一灯如豆。自从1982年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加西亚·马尔克斯经历了无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辉煌岁月,或许他偶尔也会怅然怀念当年在墨西哥城的斗室中负债累累仍孜孜写作的日子。写作也好,阅读也罢,正如《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终究是“与自己的孤独相处的艺术”。
  (飞 泉摘自东方出版中心《诗人的迟缓》一书,杨舒蕙图)
其他文献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一支5000人的汉军没于塞外,主将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这是司马迁人生最大的灾难,但《史记》中对李陵事件的记叙只有寥寥两三百字。为了解这个改变太史公命运的人,我们只能看看班固在《汉书》中的描写了。  少年时代的李陵,工作在宫禁内,等于是在汉武帝身边成长起来的。他的好朋友霍光和上官桀,也都是汉武帝晚年最信任的人——李陵的朋友圈,正
期刊
王文博  其实,刚开始他什么都不懂。  2020年1月25日,武汉宣布“封城”的第三天,甘肃人王文博从兰州赶往武汉,给武汉的医院运送物资,主要是甘肃的土豆和苹果。  2月16日,王文博成为雷神山医院的志愿者,工号:ZY0001。  在此之前,他经常打交道的是农产品;从那天以后,他打交道的则是传染、疾病与死亡。“正压、负压、液氧、医废”代替了“土豆、苹果、黄芪、宽粉”,密集地出现在那天以后的时间里。
期刊
婚前,我們常常在荷西家前面的泥巴地广场上打棒球,也常去逛马德里的旧货市场,或者在冬夜里搬张街上的长椅放在地铁的通风口吹热风,在下雪天打打雪仗。就这样,我们把春花秋月一个接一个地送走了。  一般情侣的海誓山盟、轻怜重惜,我们一样都没经历过就结了婚。回想起来,我竟然并不怎么遗憾。  前几天,我对荷西说:“《中华日报》副刊的主编蔡先生要你临时客串一下,写一篇《我的另一半》。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当时,他
期刊
语文教材编入《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于是,小学生们有机会在司马光之外,再多结识一位睿智冷静的古代小朋友——王戎。  当小伙伴对路边树上的累累果实眼热时,王戎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7岁的王戎能“不取道旁李”,而且一语中的、有理有据,其判断力令人叹服。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少年的英才的确配得上“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号。  《世说新语》中写到王戎的其实不止这一篇,围绕王戎和
期刊
捷克插畫家艾莉斯卡·波齐姆科娃擅长将摄影与手绘相结合,将现实世界变成一幅幅诙谐幽默、富有感情色彩的卡通影像。在她的妙手下,人们熟悉的场景变了模样,随处可见的平凡街景变得妙趣横生。
期刊
契诃夫和托尔斯泰  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可爱的女人》中,那个可爱的女人名叫欧莲卡,“她总在爱着人。没有爱,她就不能生活”。她的第一任丈夫古金是她的房客,也是一个戏院经理。他一连几天在她面前抱怨没有欣赏能力的观众只会看马戏表演,还有该死的雨天。“欧莲卡留心听他说。有时,也掉几滴同情的眼泪。后来,古金的厄运终于打动了她的心。她爱上了他。”再后来,他向她求婚。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古金意外死在外地,三个月之
期刊
疫病来袭,大部分人体会到更大的危机感,一些人开始怀疑、盲从、恐慌,一些人开始渴求温暖、拥抱爱情。还有少数人保持理性并时常自省,更少的人被疫情激发出探索生命奥秘的决心,或者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甚至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角色。  在疫病的历史中,许多故事总是惊人地相似。尤其是当人们循着那些文学艺术名作的踪迹探寻时,也许会蓦然发现,我们如何解读瘟疫,就是如何看待生命。深刻的拷问  在《疾病的隐喻》中,苏珊
期刊
祈祷之手〔德〕阿尔布雷特·丢勒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中国的春节,也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面对凶猛的疫情,隔离是阻断病毒传播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  人与人,小区与小区,村庄与村庄,城市与城市,省与省,国与国,要么自我隔离,要么被动隔离。这是大流动中国的暂停时刻,也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自我隔离行动。  封村、封城、禁足、禁止聚集、交通管制……“宅在家里,就是对社会最大的
期刊
我停下来打量他们。  他们在干活——大半夜的,在一条偏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  这是一块很重的闸门门板。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撬门板,但门板还是一动不动。  我当时正在闲逛,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我就抓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  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儿。我就叫:“嗨,往上!”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闭嘴!你疯了!你想叫他们听见吗?”  我晃了晃
期刊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曾在陕西担任县令,后官至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他对当时官场的黑暗颇为不满,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愤。于是他回到故乡,开始了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创作。该剧大约写于元代元贞、大德年间。  [一]唐贞元年间,崔相国死后,相国夫人带着儿女扶柩回原籍安葬,途中在普救寺暂住。书生张君瑞去京城赶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