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火花

来源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二月,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迎接龙年的喜悦之中,不知不觉地少了几分工作的热情。然而,杨浦区检察院办公室的干警们却个个显得斗志昂扬。他们准备迎接的是新年上海检察系统的“重头戏”——首届廉政公益广告评选活动。对干警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评选活动,更是一次竞赛,角逐的不仅是公益广告的创作,更是各区院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
  集思广益汇创意
  参加公益广告比赛,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确定广告创意。但创意从何而来?自己“拍脑袋”想吗?显然不行,由于检察院是司法机关,干警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大多围绕办案子、抓犯人,对于廉政公益广告,大家都是门外汉,脑子里最多的创作思路大多与笼子、手铐相关。从这样“生硬”的创意点出发,制作出来的廉政公益广告,肯定差强人意。
  于是,干警们想到了制作公司。可提及制作公司,大家有些失望,原来之前干警们联系过几家公司,但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以及时间仓促的缘故,提供的创意大多落入俗套,达不到理想的水平。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有人想到了高校。既然凭借某个区院同志们的一己之力,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那么,参与人员就不应该只在办公室里,创意思路更不能局限于几个部门同事的脑子里。于是,经过分管领导禇亮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认真研讨,杨浦区院决定发挥区位优势,联系复旦大学等高校,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征集广告创意。
  在确定合作对象后,大家一边冥思苦想广告创意,一边紧锣密鼓地联系复旦大学,希望从老师、同学们中获得好的创意灵感。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二月初恰逢学校放寒假,学生尚未返校,眼看计划可能泡汤,而作品的制作时间又十分仓促,“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当时大家都很着急。”干警们回忆。
  幸运的是,几通电话之后,干警们顺利地与复旦大学宣传部门的老师取得了联系。首先取得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而后老师们纷纷“牵线”学生,一张征集之網随即展开。在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广泛动员下,同学们表现踊跃。最后,区院以向学校发征集令的方式,在很短时间内,就汇集到了十多个平面创意和视频创意。
  学生们的支持不仅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廉政公益广告评选活动中,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活动了解廉政公益广告,了解廉政文化,而且通过创意的汇集,无形中壮大了杨浦区院的创意组。智慧的集中、有益意见的广泛吸收、思想火花的碰撞最终促成了一副好作品的诞生。
  从“果报”到“贪腐必有报”
  在征集到的众多创意中,最吸引干警们目光的是来自复旦大学小刘同学的一个广告创意,题目叫“果报”,画面中央是一个炸弹,上面接着一根随时引爆炸弹的引线,画面简洁、明了,但是却触动人心,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据了解,在区院内部自己组织的第一轮评选中,这幅作品就得到了区院三位领导以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干警们十分欣喜,几番周折,终于寻觅到了一个理想的广告创意。
  小刘是复旦大学广告系大四的学生,虽然不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但是从同学那得知这个活动后,平时就关心国事、关注反腐倡廉的他决定试试。广告创意的形成汲取了很多人的意见,小刘告诉记者,“我经常与同学、家人讨论,希望形成更好的创意,他们的意见,最终促成了‘果报’这个创意的形成。”
  “果报”,乍听乍看多少都带有佛教的味道。据小刘同学介绍,当初取名果报,的确是从佛教的角度出发,希望传达出一种“因果报应,有债必还”的理念。正如广告中的文案所写:不是不爆,时候未到。小刘认为,“人犯了罪就要受到严惩,但严惩并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惩戒,比如一个人若是贪污腐败了,或许并未被发现,或许终生不会获刑,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任何事情一旦做了,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所作所为必将玷污自己的灵魂,给家人造成消极影响。自以为不为人知的腐败,其实已经预示着内心的崩塌。”
  “果报”的创意出发点很好,但是检察院的干警们仍然不满意,希望精益求精,“公益广告应该是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果报’更多体现了佛家思想,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回味之后才能有所感悟,”干警们认为,“广告在传播时,如果换一个更直白、浅显的词语,增强画面的冲击力,让受众在乍看一眼之后便铭记在心,回味无穷,应该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于是,在反复斟酌“果报”一词之后,出于对广告传播效果的考虑,“果报”被改为了“贪腐必有报”。
  杨浦区院的干警们希望通过这幅平面作品传达深刻的寓意:一方面让受众从广告中反思,一旦人有贪的念头,走向了腐败,就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告诫手握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腐败必将受到惩戒,不论是道德的谴责还是法律的制裁,终究无法逃脱。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广告加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表明政府治理腐败的坚定决心。
  为期三个月的廉政公益广告评选活动结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浦区院选送的广告作品《贪腐必有报》获得了本次比赛平面类作品一等奖。据了解,后期杨浦区院打算投放此作品,并参照评委和市院领导的意见,从利于投放的角度考虑,计划把“广告中的文字改大一点,引线改短一点”。据悉,杨浦区院还将把此次评选活动汇集到的作品(包括部分未获奖的广告作品)都投放到商圈,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反腐倡廉,关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预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汇聚民意,开拓思维,集思广益,碰撞出思想火花。”副检察长禇亮说。■
其他文献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一生勤政清廉。诸葛亮晚年曾上表后主刘禅,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
期刊
吴庆五原是江苏省委常委兼南京市市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后程维高赴河南、河北任要职期间,吴庆五一直担任程维高的秘书。1991年11月,吴庆五被任命为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93年辞职经商,2000年因李真案发被捕。  2002年8月,吴庆五被以贪污罪和介绍贿赂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1年2月16日,在狱中服刑的吴庆五流着眼泪,给儿子写了一封沉重的家书,颇为耐人寻味。 
期刊
13年预防工作硕果累累  李国仕,出生于1952年,中共党员,副处级检察官,自1998年起担任上海闸北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转眼已13年。2003年起他开始担任上海市闸北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协会会长,后被上海市纪委、市检察院聘为“预防职务违法违纪主讲团成员”,中国检察官学院上海分院兼职教师,并荣获“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荣立“市检察机关二等功”。在任期间,他注重理论研究,参与了《检察官职业
期刊
“人杰地灵”这句话,用来形容徐汇的历史,很是恰当。徐汇历史上文人众多,文化兴盛,并以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达的文化科技设施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色。凡关注“西学”、“西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历史的中外人士,无不知晓徐家汇,因为这里出了一位人杰徐光启。而这样一片闻名于明末,荟萃历史上众多人文的区域,如今依旧坚持“打造一流文化强区”,以此传承历史文脉,为上海——这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流中心城区增添迷人的文化
期刊
特邀栏目主持人:重庆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 李建伟  抓住创新关键词,把握预防主旋律,注重特色出亮点,这就是做强、做优重庆市职务犯罪预防篇的引力与导航。当前,重庆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确定了以创新+实效+成果为要点,以民生+廉政+发展为重点,以亲近+交流+互动破难点,以改进+完善+巩固挖亮点的工作方针。从而构建预防工作要点科学、重点突出、亮点纷呈,这样三点到位的效益圈。为此,在连线五位
期刊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来到湖北省检察院预防部门工作已有六个春秋了。开始,由于我是半路“改行”,从部队转业到检察机关工作,对预防业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对预防调查从未涉猎过,工作起来有些犯难,心里没有多大底数。为尽快进入角色,掌握预防调查技巧,我便下决心从“零”开始、从“难”入手、从“实”着眼、从“细”用力,不断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提高自身调查能力和水平。我认为,要做好预防调查,必须
期刊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一条黄紫相间的小丑鱼在蔚蓝的海水中悠闲地觅食,突然,一条挂有诱饵的鱼钩的出现打破了平静的水面,小丑鱼经不起美味饵料的诱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尝到一点鱼饵后,越来越贪婪,不断吞食饵料,最终被鱼钩钓起。片尾,本来可以享受自由的小鱼变成盘中的鱼骨,形如汉字“贪”字。  近日,一则名为《贪婪的代价》的3D动画廉政公益广告出现在上海地铁的各个车厢内,犹如一股新鲜空气,让看惯了商业广告的市民惊
期刊
■ 在在社区的公园里,“跑慢点儿,当心摔跤!”,一声叮咛,包含了母亲最贴心的关爱。  ■ 在在求学的过程中,“下次考试,再接再厉!”,一声叮咛,表达了老师最殷切的鼓励。  ■ 在在启程的那一刻,“保重身体,一路顺风!”,一声叮咛,传递了朋友最诚挚的祝福。  ■ 在在履职的路途上,“……”  ■ 在廉政公益广告或可填补这份空白,为手握职权的你送上最及时的叮咛。今天,全国各地的预防  大军正在为此努力
期刊
手法一:出著作  自古及今,治学高官为人仰慕。于是,帮上司出书便成了雅贿的妙招。几个文人选个热门书名,请领导挂帅,觅来相关众多书籍,东拼西凑“综合创新”,再花钱购个出版书号,不需多日,大作即可横空出世。领导由此成了“学者干部”流芳百世,所著“巨制”则书以人畅,销路大开,财源滚滚而来。下吏们则狐假虎威,既获头衔,又得畅销书赢利,而且从此自身仕途平坦。  手法二:奉“润笔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
期刊
银行等部门接二连三发生的携款潜逃案,不仅损害了单位的形象,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作为现金管理人员,原本扮演的是一个单位财务管家的角色,何以屡屡监守自盗,“败家”潜逃呢?背后暴露出怎样的监管乱象?今后又将如何避免和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财务人员“跑路”现象频发  位于江西西北的宜丰县,近年来先后发生三起现金管理人员携款潜逃案。2000年,县农业银行芳溪营业所出纳罗某携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