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喝酒”的浩浩引发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有些父母平时会给孩子讲好多的道理,却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上不加注意,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错误的观念。
  案例:区域活动中,浩浩到“银行”取钱后,直接来到“饭店”里,自己找个位置坐下后就大喊:“服务员呢?有客人来了!”思语赶紧过来招呼他:“你要点什么?”浩浩说:“给我拿瓶酒来,我要喝酒。”思语一愣:“我们这里没有酒。”“啊?饭店怎么会没有酒呢?”浩浩惊奇地问道。思语想了一下,转身去拿了一个瓶子放在他面前:“酒来了。”浩浩拿起瓶子往杯子里一倒,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像梁山好汉般一抹嘴巴:“好喝!好喝!”付钱后走了。他到手工区和建构区转了一圈后又来到“饭店”,还像刚才那样大叫:“拿酒来,拿酒来!”这次思语直接递给他一个瓶子,他同样一饮而尽后付钱走了。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浩浩几乎没有参与其他任何活动,他频频出入“饭店”,目的只有一个——买酒喝(约有五、六次之多),直至游戏结束。
  分析:本案例中,浩浩只做了一件事——买酒喝,这在此前的游戏活动里从未出现过。即使在刚刚开始设计“饭店”的游戏时,也没有孩子提出饭店该有酒水供应,他们只认为应有橙汁、牛奶等饮料,这说明多数孩子去饭店的机会不多,或者说他们对喝酒这个行为并不特别关注,他们只注意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东西,如饮料。同时我们也认为喝酒并不是值得提倡的良好行为,因而就没有特别提出来。而在本次游戏中,这个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了,它首先让“服务员”经受了一次小小的考验,令她一时不知所措,先以“没有酒”为由拒绝了“顾客”的要求,但“顾客”的言语“饭店怎么会没有酒呢”提醒了她,经过片刻的思考后,她终于解决了问题,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但浩浩的特殊行为也让我产生了疑问:他为什么对其他活动都不感兴趣,却对“喝酒”情有独钟呢?
  游戏结束后,我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他:“浩浩,你刚才喝酒的样子是跟谁学的?”他此时还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用手一弯做端杯状,头猛地往后一仰:“这是我爸爸喝酒的样子,他每次带我上饭店都这样。”接着又撅着嘴小小地抿了一下,还发出“啧、啧”声:“有时他也这样喝酒。”看着孩子兴奋的脸庞,我的心中明白了几分。
  在与浩浩妈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浩浩的父亲是个商人,由于工作关系,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可能是因为自己经常不在家,觉得亏欠了孩子,因而每次回来都要带着孩子去饭店吃一次饭。无疑,父亲是爱孩子的,他也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陪伴,所以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跟自己在一起,只是他选择的方式存在着偏差。
  其一、忽视了自身行为给孩子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五、六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他们对与自己同样性别的父亲特别崇拜,可以说父亲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孩子毕竟还小,不能明辨是非。在他们的心中,父亲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确的,因而会以各种方式去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比如浩浩,他并不理解父亲喝酒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爱好,而父亲喝酒时的动作、语言又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游戏中他才会一次又一次模仿父亲“喝酒”,其他活动都没有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其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浩浩父亲的做法其实就是“重养育、轻教育”。他没有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而是片面地认为给孩子物质的、精神的满足就是对孩子的爱护,同时在吃饭、喝酒的过程中也让自己的补偿心理得到满足。其实陪伴孩子的方法很多,在充分征求孩子意见的前提下可以看书,可以到郊外放风筝或郊游,也可以玩游戏、搭积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轻轻的抚摸、言语的交流、玩笑的摔打、奔跑还会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进一步增进父子间的亲情。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活动无一不比去饭店吃顿饭来得更有意义,孩子也会更开心。
  其三、忽视了对孩子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影响。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小开始、经过不断修正而逐步形成的,孩子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父母。浩浩的父亲每到休息时便带孩子到饭店去消费,这让年幼的浩浩认为:人们只要休息就可以去饭店,而去饭店就要买酒喝。在游戏中他也将这种观点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表现为不断地“去饭店喝酒”,而对其他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更没有想过去尝试。如果长此以往,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指导策略:
  第一、与浩浩的父母交换意见,以取得教育上的一致。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的根源出在孩子父亲身上,因此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约见、交流,一切都很顺利,尤其是浩浩的父亲,很惭愧也很内疚:“本来想给孩子最好的,没想到却害了他。”并表示今后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努力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与孩子一起分析喝酒的危害。在取得家长的大力配合后,我想该和孩子正面谈谈了。我知道这比较困难,因为孩子小,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他是很难理解的。为了让谈话顺利进行,我下载了一些关于喝酒害处的资料和图片,准备在交谈时给浩浩看。“你觉得喝酒好吗?”我问他。他的回答很干脆:“不好!”我有些奇怪:“为什么?”他看了看我:“昨天我爷爷喝酒喝醉了,发酒疯,还打了我的屁股。”说着还摸了摸屁股,似乎疼痛依旧。“我以后不喝酒了,我爸爸也不喝了。”听了浩浩的话,我松了口气,他的亲身经历远比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不过,我还是给他看了那些资料和图片,告诉他,喝酒有时会喝醉了伤害别人,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好处,喝酒太多的人容易生病……我还建议他把这些资料带回去给爷爷看,劝爷爷今后也不要喝酒了。
  第三、鼓励他还在其他游戏中找到快乐。游戏时幼儿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有当他在其他游戏活动中找到兴趣、找到快乐时,他才会逐渐忘却“喝酒”这种行为。于是,在随后的游戏活动中,我牵着浩浩的手,带他参观“服装店”,让他到“建筑工地”去造高楼,给他将“图书城”里的故事,到“巧手工厂”教他折折贴贴……当他兴奋地捧着一座“高楼”、拿着一只“孔雀”来到我身边时,我总会奖励他一颗星星、一个微笑或是一个拥抱,他那眉飞色舞地样子让我感觉到他是快乐的。
  
  后记:
  在后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虽然浩浩有时还会到“饭店”去“喝一杯”,但频率已大为减少,他现在能主动去手工区“裁剪衣服”,还喜欢到益智区玩拼图,看着浩浩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
其他文献
氮素形态的定性鉴定是准确测定氮含量的基础。根据硝酸根和尿素的拉曼位移,直接鉴别是否含有硝态氮和酰胺态氮,而根据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铵的拉曼位移间接的确定是否含
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德育实施者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教书育人。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就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摆事实 讲道理    这是开展德育工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
进入新世纪,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并随着人们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文化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反映着一间学校的总体文明状态,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和办目标。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的共同使命,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一、 学校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所谓学校文化建设是指
摘 要:网络用户的发展状况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的网络活动状况堪忧,网络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综观青少年的各种网络行为,大多为满足精神利益需求。因此,用精神利益的引导来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对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道德建设 精神利益    互联网的出现是当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象征。像其他的科技成果一样,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
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妥善处理,就能促进发展;处理不妥,就会严重影响发展。各条战线要解决这对矛盾,均要根据被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根据本战线的特点、管理形式而各具其式。例如,企业管理采用经济杠杆加上人文主义的润滑使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企业上演出有声有色的活剧。  学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即使是别的行业很成功的经验,都不可能全盘移植过来。全盘移植,即使有辉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措施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分别有55例患儿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
摘 要: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对社会生产、人们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德育工作需要确立人性化的德育理念,以顺应21世纪的德育走向,并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新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时代特征 德育理念 德育模式    人类步入了科技迅猛发展,生产力空前提高,信息飞速传递的网络时代。我国的社会转型和加入WTO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进行德育改革成为我们广大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重点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和内部控制制度改革.这两项改革侧重点有所不同,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业绩与效果,内部控制制
研究性学习成功地进课堂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在促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改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以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然后就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的方法上应做到:宜具体忌简单、宜计划忌盲目、宜兼顾忌亲疏、宜完整忌无尾。合理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提问 方法 效果    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一个教师若不谙熟课堂提问的技术,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巧妙地使用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