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刚接触生物的初中生,对某些抽象、复杂的生物知识感到难以理解。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教学策略,把难点内容讲得深入浅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生物 过程 优化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教学上要贵在于能够把学生认为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讲得显浅易懂;贵在于能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趣味性,掌握到生物知识的规律性。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五点基本做法。
  
  一、深奥知识的通俗化
  
  将教学中的难点与学生不易理解、较抽象的知识点以通俗的语言,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同学们的亲身体验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之易于理解。如讲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自的功能时,我打了一个比方;学校有围墙、校门、师生、校长室,围墙相当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校门相当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师生相当于细胞质的流动及交换物质的作用,校长室相当于细胞核是控制中心。这样,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讲,就非常容易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了。例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中课本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制造了二氧化碳,但是对于“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这一现象学生没有接触过,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述又显得苍白,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实验,用嘴对着澄清石灰水吹气,让学生观察现象,由于学生都知道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因此通过现象就能很容易理解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来检测二氧化碳。
  
  二、教学过程的引导化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多讨论。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中,复习了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的关系后,结合不同环境中肤色的差异、小麦产量的不同等例子说明只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接着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一只母狗产下了6只体色不同的小狗,让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发生变异的原因,思考这样的变异可否遗传。在此基础上,提出变异根据它能否遗传分为两类,及其本质原因。然后,结合教材中太空椒,提问:这样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遗传与变异的兴趣和探究事物本质的欲望。
  
  三、零散的知识网络化
  
  生物学科知识点琐碎,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觉得记忆的内容太多了,学习起来很费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教学。这样能使学生站在一个全新、全面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例如:课本中介绍《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可以与前面的两章《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结合在一起,分析人体内运输的物质是由呼吸和饮食中吸收而来的,最后运输到细胞中,通过“呼吸作用”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样就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把学过的知识点复习巩固。
  
  四、学科知识的渗透化
  
  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各门学科之间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来就是研究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将相关学科知识渗透进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有促进学生平衡发展各学科。如眼球成像与物理中凸透镜成像原理,眼球就象一个双凸透镜,它的成像需要透镜成像的知识来解释。光对海洋中植物分布的影响,涉及到不同波长的光在水的穿透能力不同,使之能达到水层深度不同,这是决定水中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大棚植物栽培时,地膜颜色的选择就渗透了物理学相关的知识。在计算亲代的某一性状在子代发生的概率以及遗传病的发病概率中,还有细菌的繁殖速度等常常用到数学中的加法、乘法、乘方等知识。这些学科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理论知识的实践化
  
  将理论上的知识尽可能地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相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生物学的理论知识都是从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学实验的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因此,生物学知识与工农业生产实际、自然实际和日常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其有指导意义。通过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学以致用,可增强生物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之更主动地学。如学生学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人工辅助授粉知识后,要求学生在南瓜开花季节,选择晴朗天气的早上八~九点钟,用手摘下南瓜雄花中的雄蕊,涂到南瓜雌蕊的柱头上。学生做了以后,惊喜地发现,南瓜雌花的座果率大大提高了。同时,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如种子为何要晒干保存?为什么水涝地的庄稼长得不好?再如人发烧时不想饮食的原因是什么?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制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为什么?把食品放入冰箱,为什么保存时间比较久?肥胖是如何造成的?长期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饭前便后为什么要洗手?等等。
其他文献
在全国各行各业锐意改革、大力发展的今天,教育界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将目标转向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者,使数学真正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我深深的为这个决策振奋着,并督促自己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能为现阶段的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大量存在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以理论和解题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和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
期刊
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探求语言规律的手段之一。搞好语法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高中语法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枯燥感,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运用归纳法,启迪学生思维    在语法教学中,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启发
期刊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这一意图性行为广泛地运用于上课的开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 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
期刊
现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评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在质疑我国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常常做为被动的接受者很少为自己作任何辩解。在这里我想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看法。首先“我们”并非顽固的守旧者,“我们”也希望通过改变自己使自己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为了使“我们”能更快地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下面仅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做一些分析与反思。    
期刊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数学课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趣味性少,学生听课难引兴趣。为此在新课的引入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引入的教学情境,及早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 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趣味式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五环节教学法尝试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本着“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原则,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五环节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证明,五环节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    一、五环节教学法适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青年初期,其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上。他
期刊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体育课是指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而讲解示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又是体育教师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体育教师
期刊
暗示教学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辩证思维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实施暗示教学,使学生在“无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呢?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以下二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让“有意意识”和“无意意
期刊
2009年6月,贵州省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通过了国家检查。年底,部分县区的“两基”与“普实”实现了省验收双合格。历时九年的“两基”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少学校从领导到职工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稍事调整之后,便又开始谋划基础教育学校在教改大背景下的发展。我们必须在一个攻坚战胜利之后马上踏入新的征途,我们必须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从而更好地推行大众教育以实现教育公平,不断提高教育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一向被教师冷处理的“词语”教学,一向被大家认为“阅读障碍”的生字新词,有时恰恰就是“阅读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对文字去触摸和感悟,让学生去体悟词语的丰富内涵,从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一、借助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感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中一些抽象的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