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历史经验·顶层设计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考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及巨大的历史作用,联系到20世纪50年代党的八大及其之后发生的重大变化,给人许多深刻的启示。
其他文献
1963年8月成立的史学“反修组”,主要承担撰写史学“反修”文章、编译苏联“修正主义”史学相关资料,以及为中苏边界谈判提供历史资料等任务。这一史学界的“反修”举措,充分体现出“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应被忽视的学术成果。本文力图通过梳理档案、比对亲历者回忆等方式,对史学“反修组”的发展沿革和运作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并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60年代“反修”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独特面貌。
十月革命的爆发将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使苏俄成为在华中外基督徒关注的焦点。在20世纪20年代,少数基督徒已认可苏俄革命的积极意义,但真正给基督徒的苏俄观带来巨大转折的是30年代苏联“一五”计划的成功,促使基督徒对苏联的赞美达到一个高潮,并积极呼吁中国向苏联学习,借以改造基督教,将苏联视为思考“中国向何处去”及基督教身份重构的参照,以至最终影响到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迎拒。
1933年,李大钊就义6年后,北平各界发起了公葬李大钊的活动。这次公葬除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学生外,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层人士、社会各界团体、持不同文化立场的知识分子纷纷在这次公葬活动中亮相,这显示了民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不同政治文化力量对李大钊身份的确认和解读,以及围绕着公葬李大钊活动的话语权争夺,为我们深层次解读民国文化的多义性提供了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至少有11次讲话关涉到历史。通过学习,我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正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通过仔细研读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并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谈三点体会。
2010年是中共党史研究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召开和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新形势下,中共党史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一大批、一系列较有特点和学术价值的党史成果纷纷问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我们认真研读,热烈讨论,紧密结合新形势下浙江党史工作的实际,力求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更加深刻地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以60年为一甲子,2010年,新中国进入“第二个甲子”;也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又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求之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研究者,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深化研究,开拓了诸多有价值的分析视角和创新性的探索。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随着拨乱反正的初步启动与思想文化的潮流激荡,党史研究初步摆脱极左思潮的束缚,“重评”史学的兴起以及对“四人帮”《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的文化批判,有效地推动了党史的拨乱反正,新的党史研究格局初步成型,学术化趋势初现端倪。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光辉历程。90年来,河北党组织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出辉煌壮丽的篇章,同时也培育形成了璀璨、激昂、崇高的时代精神。 纵观河北党组织90年的伟大历程,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呈现出四大显著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62年,彰显着四大精神特质。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谈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4年,距今又过了20年。南方谈话的内容人们相当熟悉,但当我们把这次谈话放到改革开放迄今的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次谈话的意义,并获得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