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85-01
大连开发区电视台2005年创办的《民声直播》与这类直播节目的根本区别是,整个谈话节目自始至终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互动讨论过程是开放式的,观众拥有现场话语评论权,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直接向主持人或嘉宾质疑辩论,观众能够看到讨论过程和观点交流,在这种开放式的互动话题讨论中,节目进展的不可预知性、观点的多样性都能引起观众浓厚的收看兴趣和参与热情,实践证明,这种节目达到了很好地节目宣传、诉求目的。
怎样操作好这样一档互动谈话节目,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感觉应该注意把握好节目的观点、看点和互动点,从而使互动式谈话节目成为观众喜闻乐见,又能发挥良好社会作用的新型电视节目。
一、把握“观点”,使节目具有自己的灵魂
新闻类话题节目不是简单的新闻资讯,必须有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良知。我们在《民声直播》节目中关注当地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关注民众生活和社会保障,关注基础教育、社会安全……在这些政府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难题前面,群众有很大的话语空间可以探讨,但一般来说,从新闻宣传的角度看,我们的观点应该是明确的。
节目选题往往代表了节目的观点。不同题材因不同观众的身份、受教育程度、知识面差异、爱好不同、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在关注度上有所不同。我们对选题的判断,第一是与群众居住地关系密切的,符合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去年11月份,大连开发区决定对一个存在问题的居民小区进行彻底改造,原来的上千户小区居民需要暂时动迁出去。动迁问题极为敏感,不少人对政府规划了解不深,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因而打算消极抵制拆迁,使这件事一时成为可开发区的热点话题。于是,《民声直播》栏目有针对性地作了一期《明明白白拆迁》的专题节目,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节目现场详细介绍有关政策,直接解答群众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讨论。节目播出后,相当一部分小区居民马上就开始与改造单位洽谈和签约了,他们说,从节目中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看到了政府的诚意,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第二是突发性新闻具有一定社会现象代表性、带有悬念性的内容。第三是能激发群众情感共振或诉求的内容。第四种是专业内容或者有精英趋向的新闻话题,如对某一领域发展走向的分析,或对某个专业领域的剖析等。这样的一些选题,都能够反映出我们作为新闻单位的宣传观点,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把握“看点”,使谈话节目生动活泼
《民声直播》是一档60分钟的话题节目,如果操作不得当,话题的讨论很容易变得平平淡淡甚至枯燥无味。对此,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利用内设小版块,插播短片、画面,现场连线等方式,使节目过程中不断有吸引观众的“看点。
我们在节目中设置了《民声调查》这样的小版块,就是把上期节目没有结果的短信或电话问题变成下期节目的调查结果,在节目开场后向观众报告调查结果。比如,有一位观众发来与当期节目无关的一个问题,说当时正在进行的一项重点工程中的填海作业的卡车撒土扬尘,对生活环境危害严重,希望《民声直播》反映一下。事后我们就做了一个采访调查,将调查结果在下一期节目中报告给观众,调查播出后,管理部门很快加强了管理,施工单位也很快改正了自己的行为,结果群众比较满意,还专门向电视台赠送了锦旗,我们又连续向观众报告了这件事的进展。这样安排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观众参与的事实,而且是完全的平民的视角看问题,使节目中有观众关心、关注的可看点。
为了更进一步吸引观众的关注,我们在每期节目后从观众短信当中选出有共性的几条来加以评点,或者对节目中不能回答、无法知道解决方式的问题,在节目过后也要寻找会的和解决办法,重要问题都要向政府或者社会有关方面转达。这个安排主要是发挥电视媒体的桥梁作用,起到观众与政府及时有效沟通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设计的两个看点,《民声直播》调查不仅起到了为观众答疑解惑的作用,而且也拓展了问题的内涵。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新闻主题宣传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从这里传递出的东西是值得思考的,让观众看了后觉得“有见地的”和“有用的”,节目蕴涵一种启示性的精神内核。
三、把握“互动点”,使观众参与热情得到提高
互动节目成功与否,能不能互动起来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代社会中,观众越来越不喜欢听“说教”,他们很实际地看这期节目“有没有新闻”,或者是“有没有好看的‘新闻故事’”,是否能够引起“观众参与谈话的欲望”。这是我们每期选题都要考虑的互动点。而成功的互动点,必须是群众普遍关心的,又是能够表达意见的。
我们在几期节目中都发现群众对开发区公共交通问题意见和要求多,感觉到这个问题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于是专门安排了《公共交通大家谈》的话题,请来开发区交通局和公交企业的负责人做嘉宾,直接倾听群众的意见,与观众一起探讨改进公共交通问题。开始,我们曾担心群众反应过于强烈会不会造成节目失控或者出现舆论引导的负面作用,但这期节目不仅得到了观众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还让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听到了群众中肯的批评和合理的要求,有力地促使交通局和公交公司高度重视,能改进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改进的也向群众讲明发展规划,使大家对开发区公交事业现状和前景都有了进一步了解,节目之后迅速落实了有关改进措施,从而使这一期节目做的政府、企业和群众都很满意,社会效果尤其突出。
把握互动点,还要充分让观众有机会通过电视荧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做“清明短信寄情思”这期话题时,大部分观众发来短信的内容是表述自己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这也就是我们设计的互动点,节目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观众短信让现场嘉宾都感动得哽咽难言,观众也流下眼泪的高潮,但我们的节目并不是单纯地宣读和表达观众发来的短信,而是把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移风易俗以及清明上坟引发山林火灾等观点明确地提出来,不断推进话题的进行,使一期节令性应景之作成为一期文化内涵比较深,社会宣传效果非常好的节目。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民声直播》这样的开放互动类直播话题节目的报道创新,不是对传统谈话题材的摒弃,而是用更新的视角,用更好的参与方式,让我们的“新闻事件”、“新闻故事”意境更悠远、内涵更浑厚、形式更优化,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把握“观点、看点、互动点”,有机地设计和操作节目的整体结构和效果,这就是通过《民声直播》栏目的实践,我们总结出的一点点操作体会。直播、互动、开放讨论的形式,关注民生、传达民声的内容,这一类的电视节目正是目前迅速兴起并方兴未艾的电视节目新探索,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料。我们也将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不断总结提高,把这一创新性成果做得更好。
大连开发区电视台2005年创办的《民声直播》与这类直播节目的根本区别是,整个谈话节目自始至终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互动讨论过程是开放式的,观众拥有现场话语评论权,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直接向主持人或嘉宾质疑辩论,观众能够看到讨论过程和观点交流,在这种开放式的互动话题讨论中,节目进展的不可预知性、观点的多样性都能引起观众浓厚的收看兴趣和参与热情,实践证明,这种节目达到了很好地节目宣传、诉求目的。
怎样操作好这样一档互动谈话节目,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感觉应该注意把握好节目的观点、看点和互动点,从而使互动式谈话节目成为观众喜闻乐见,又能发挥良好社会作用的新型电视节目。
一、把握“观点”,使节目具有自己的灵魂
新闻类话题节目不是简单的新闻资讯,必须有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良知。我们在《民声直播》节目中关注当地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关注民众生活和社会保障,关注基础教育、社会安全……在这些政府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难题前面,群众有很大的话语空间可以探讨,但一般来说,从新闻宣传的角度看,我们的观点应该是明确的。
节目选题往往代表了节目的观点。不同题材因不同观众的身份、受教育程度、知识面差异、爱好不同、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在关注度上有所不同。我们对选题的判断,第一是与群众居住地关系密切的,符合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去年11月份,大连开发区决定对一个存在问题的居民小区进行彻底改造,原来的上千户小区居民需要暂时动迁出去。动迁问题极为敏感,不少人对政府规划了解不深,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因而打算消极抵制拆迁,使这件事一时成为可开发区的热点话题。于是,《民声直播》栏目有针对性地作了一期《明明白白拆迁》的专题节目,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节目现场详细介绍有关政策,直接解答群众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讨论。节目播出后,相当一部分小区居民马上就开始与改造单位洽谈和签约了,他们说,从节目中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看到了政府的诚意,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第二是突发性新闻具有一定社会现象代表性、带有悬念性的内容。第三是能激发群众情感共振或诉求的内容。第四种是专业内容或者有精英趋向的新闻话题,如对某一领域发展走向的分析,或对某个专业领域的剖析等。这样的一些选题,都能够反映出我们作为新闻单位的宣传观点,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把握“看点”,使谈话节目生动活泼
《民声直播》是一档60分钟的话题节目,如果操作不得当,话题的讨论很容易变得平平淡淡甚至枯燥无味。对此,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利用内设小版块,插播短片、画面,现场连线等方式,使节目过程中不断有吸引观众的“看点。
我们在节目中设置了《民声调查》这样的小版块,就是把上期节目没有结果的短信或电话问题变成下期节目的调查结果,在节目开场后向观众报告调查结果。比如,有一位观众发来与当期节目无关的一个问题,说当时正在进行的一项重点工程中的填海作业的卡车撒土扬尘,对生活环境危害严重,希望《民声直播》反映一下。事后我们就做了一个采访调查,将调查结果在下一期节目中报告给观众,调查播出后,管理部门很快加强了管理,施工单位也很快改正了自己的行为,结果群众比较满意,还专门向电视台赠送了锦旗,我们又连续向观众报告了这件事的进展。这样安排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观众参与的事实,而且是完全的平民的视角看问题,使节目中有观众关心、关注的可看点。
为了更进一步吸引观众的关注,我们在每期节目后从观众短信当中选出有共性的几条来加以评点,或者对节目中不能回答、无法知道解决方式的问题,在节目过后也要寻找会的和解决办法,重要问题都要向政府或者社会有关方面转达。这个安排主要是发挥电视媒体的桥梁作用,起到观众与政府及时有效沟通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设计的两个看点,《民声直播》调查不仅起到了为观众答疑解惑的作用,而且也拓展了问题的内涵。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新闻主题宣传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从这里传递出的东西是值得思考的,让观众看了后觉得“有见地的”和“有用的”,节目蕴涵一种启示性的精神内核。
三、把握“互动点”,使观众参与热情得到提高
互动节目成功与否,能不能互动起来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代社会中,观众越来越不喜欢听“说教”,他们很实际地看这期节目“有没有新闻”,或者是“有没有好看的‘新闻故事’”,是否能够引起“观众参与谈话的欲望”。这是我们每期选题都要考虑的互动点。而成功的互动点,必须是群众普遍关心的,又是能够表达意见的。
我们在几期节目中都发现群众对开发区公共交通问题意见和要求多,感觉到这个问题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于是专门安排了《公共交通大家谈》的话题,请来开发区交通局和公交企业的负责人做嘉宾,直接倾听群众的意见,与观众一起探讨改进公共交通问题。开始,我们曾担心群众反应过于强烈会不会造成节目失控或者出现舆论引导的负面作用,但这期节目不仅得到了观众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还让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听到了群众中肯的批评和合理的要求,有力地促使交通局和公交公司高度重视,能改进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改进的也向群众讲明发展规划,使大家对开发区公交事业现状和前景都有了进一步了解,节目之后迅速落实了有关改进措施,从而使这一期节目做的政府、企业和群众都很满意,社会效果尤其突出。
把握互动点,还要充分让观众有机会通过电视荧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做“清明短信寄情思”这期话题时,大部分观众发来短信的内容是表述自己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这也就是我们设计的互动点,节目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观众短信让现场嘉宾都感动得哽咽难言,观众也流下眼泪的高潮,但我们的节目并不是单纯地宣读和表达观众发来的短信,而是把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移风易俗以及清明上坟引发山林火灾等观点明确地提出来,不断推进话题的进行,使一期节令性应景之作成为一期文化内涵比较深,社会宣传效果非常好的节目。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民声直播》这样的开放互动类直播话题节目的报道创新,不是对传统谈话题材的摒弃,而是用更新的视角,用更好的参与方式,让我们的“新闻事件”、“新闻故事”意境更悠远、内涵更浑厚、形式更优化,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把握“观点、看点、互动点”,有机地设计和操作节目的整体结构和效果,这就是通过《民声直播》栏目的实践,我们总结出的一点点操作体会。直播、互动、开放讨论的形式,关注民生、传达民声的内容,这一类的电视节目正是目前迅速兴起并方兴未艾的电视节目新探索,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料。我们也将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不断总结提高,把这一创新性成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