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在心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教育学家调查,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只能适应顺境,受不得委屈或挫折;遇到困难茫然失措,情绪极不稳定;缺乏意志力,害怕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弱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认识自我,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自身心理调节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心理学教育认为,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归结为: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培养儿童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儿童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人物,务必掌握许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
  
  在学校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常常容易形成带有很多强烈性的管教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禁区,这也不准,那也不准,似乎学生的一切必须服从老师的意志,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在没有“自由”,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环境之中,结果学生要么感到自己无能、羞愧、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要么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其生活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活动能力。如果老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意志,哪怕是为学生好的愿望,也容易造成缺乏民主、呆板拘束的气势,结果使学生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因此,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要通过组织参与学校班级内的文体活动,创优争先活动,训练小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互相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通过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需要的锻炼,使小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服从集体的思想观念。
  (二)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最看不惯老师对优等生的偏心,对后进生的不关心,因此作为一个班集中的班主任,你首先要对学生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不如对别的学生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你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并且要让这个集体充满和睦相处的氛围,首先就要一视同仁,不偏向,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集體的温暖,这种温暖不但来自于老师还要来自同学之间。
  (三)宽容地对待犯错误的同学。再好的学生也有犯错误的可能性,此时老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和学生分析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正确,用讲道理的方法说服学生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宽容不是放纵,意识到老师的宽容是为了让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每一位同学在犯了错误之后不要不敢承认,而是做一名勇于承认敢于改正的人。
  (四)耐心、热心地对待后进生。后进生在班级里是一个弱势群体,学习优秀的学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心灵本身就很脆弱,这时候,如果老师火上浇油对他们不闻不问,那么他们的世界必然是灰色的,他们对老师的态度也会改变,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自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后进生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学习成绩代表不了一切。
  
  二、鼓励学生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总会找朋友、同学、亲友倾诉,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因此,要鼓励学生多于同学交往,积极倡导并想方设法给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交往,加深理解,相互信任,增进友谊。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交友方式。怎么交朋友学生不是生来就有的,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的各种活动,教给学生寻找朋友,建立友谊的方法。有了亲密的朋友,学生的不良情绪就能得到发泄、缓解,在别人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中增强信心。
  
  三、注重个体的区别教育
  
  班主任利用心理学、教育学、辅导学的原理,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情绪、行为,使他们更适应生活。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个人资料,例如:日记、周记、心得体会等,也可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心里细微变化,把这些做成心理档案卡片。对于家庭经济相对贫困的学生要教育她克服自卑心理。对成绩相对差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找到自信。对于家庭出身富裕者,要教育学生居安思危,富而不奢。对于优等生,可采取“敢为人先”的表扬法;对于中等生,采取“比、学、赶、超”的激励表扬法;对后进生,采取优点激励法,是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级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开展教育活动的形式,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其他文献
从教几年,我认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和造就适应现代化社会人才的客观要求。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性。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和目的,又是教育的力量和手段。良好的班集体是中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熔炉,对于培养中学生集体主义思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和发展性心理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了班集体,就不能教会中学生学
施工项目的党支部是党在企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很多,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抓住重点、找准关键点,对于支部的工作绩效、作为和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应该抓住四大切入点,从而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突显项目党支部的最大作为。  1、抓住战略定位与思想引领,突显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一个团队,支部书记就是一面旗手,
口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际交往中思想交流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编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贯穿于全套课本之中。但是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大多数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是口头作业,无法进行考查,因此,把这项训练内容忽略了,有的教师甚至把它给省略了。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我的从教生涯里,别说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就是让他们用普通话提出问题都有一定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刻感受到只有抓好班集体的工作,才能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人把班集体比作一个大火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大家都想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把自己放进去,煤炭越多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就越温暖,温暖的班集体是靠全体同学的热情、尽力、爱护汇聚起来的。是啊,这就告诉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一、抓好班级初建工作,班级初建时期是形成集体观点的重点工作    面对来
写作原由:高三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知识点掌握的模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关的推导问题如动量守恒,冲量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问题,只知理论,与实际联系不上;只背结论,不知过程。对于大部分高考资料,尤其高三一轮复习,对此只有理论,没有对应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答题完全靠蒙,又很少有人总结,需要归纳一下,一方面要重视作用力与作用力的学习,另一方面使作用力与作用力的知识点更清晰。仅希望对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
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在振兴民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地方的重要战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改革教育,提高教育品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
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是一部分量很重的武侠小说,性格复杂的韦小宝被多次搬上荧屏,但唯独周星驰版的韦小宝让人过目不忘,成为经典形象。本文通过对小说中韦小宝的性格形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强调以智育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它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只有每个学生都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今后的全民素质才有可能提高,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功 语文     凡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谁不知道素质教育,谁不正在大力推广
谈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谈心,有很多艺术学问在里面,通过谈心,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个人的思想;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通过谈心,班主任可以了解整个班级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可以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然而,如果,在谈心中不注意方法和学问,学生感觉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往往会适得其反。下面,我浅谈一下,谈心时,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班主任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谈心要及时   
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不同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并结合中国现状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