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协奏曲之配器手法初探

来源 :艺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探讨的中心议题是“配器手法”,正如题目所示,是指在钢琴协奏曲中与钢琴独奏者合作演奏的管弦乐队在配器方面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在此类体裁的作品中,钢琴与乐队二者之间呈现出既有相互协作、融合、促进,又有对抗、矛盾、竞争的状态,追求的是在相互转换的主从关系中的相对平衡。它既有别于常规编制的乐队作品,又不同于乐队与其他乐器的协奏曲。凡此种种,皆因钢琴这件被称作“乐器之王”的键盘乐器,其本身就兼具演奏旋律与和声的功能。因此,本文将以管弦乐法作为依托,对钢琴协奏曲之配器手法做一个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天的音乐创
其他文献
厦门小剧场戏曲在厦台文化交流与互动中悄然产生。本文以歌仔戏实验小剧场《孟姜女哭长城》和高甲戏小剧场《阿搭嫂》为例,分析成因及其艺术探索。
为准确贴切地演绎艺术歌曲,演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感情发展层次和脉络,本文以演唱实践为例,从三个方面阐释如何演绎艺术歌曲的层次美。
湘西苗族的历史、祖先,神话史诗,民族的迁徙过程,生活的方式等等方方面面都可以从巴代的唱腔中体现出来,因此,巴代就是湘西苗族历史的传唱者。诵唱的内容反映了苗族人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