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初中国对外关系的建构

来源 :外交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之初,维护和平、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成为历史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面对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以中国的自信和智慧,冷静回应中国外交面临的世纪课题.中国已建立战略伙伴式的国家间关系模式;积极发展同作为地缘战略依托的周边国家关系;不断调整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全面参与多边外交等.这建构了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外交思维和行为模式.中国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同时也在缔造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否是法学,一直是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不仅有律学,也有法学,而且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法学。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论述: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世界思想大潮中一股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潮,它本身经历了缘起到繁荣再到转向的发展过程。本文从思想流变的角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可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越来越大,市场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都把交往作为其哲学历史观的重要理论范畴,并依据各自的交往理论,沿着不同的理论路径来阐释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
本文认为由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的影响空前加强,正在威胁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群众基础。必须提高民族文化产业马克思主义渗透力,才
1837年9月到1844年8月是恩格斯走上社会的最初七年.在这期间,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强,也就是说,还没有与马克思合作并受其影响的痕迹.恩格斯以自
本文从民族关系、加快民族发展、强化政策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构建黑龙江和谐社会的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曾把领导与群众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主要矛盾,对其进行过直接、集中的探索并取得重大成果.长期以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文本一直没有主要矛盾的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现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形成于对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它强调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权利.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马克思在科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