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贡献

来源 :学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是一个有重大历史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毛泽东评价斯大林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56年3月17日晚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书记处会议到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
对拉美国家遵循的"华盛顿共识"的改革理念,中国的一些传统研究往往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加以批判,并未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其实,初始制度和人文条件造成了不同国家各异的发展结果,
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否是法学,一直是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不仅有律学,也有法学,而且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法学。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论述: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世界思想大潮中一股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潮,它本身经历了缘起到繁荣再到转向的发展过程。本文从思想流变的角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简要的梳理和概述,可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越来越大,市场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都把交往作为其哲学历史观的重要理论范畴,并依据各自的交往理论,沿着不同的理论路径来阐释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
本文认为由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的影响空前加强,正在威胁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群众基础。必须提高民族文化产业马克思主义渗透力,才
1837年9月到1844年8月是恩格斯走上社会的最初七年.在这期间,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强,也就是说,还没有与马克思合作并受其影响的痕迹.恩格斯以自
本文从民族关系、加快民族发展、强化政策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构建黑龙江和谐社会的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曾把领导与群众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主要矛盾,对其进行过直接、集中的探索并取得重大成果.长期以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文本一直没有主要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