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山苗族芦笙的文化功能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芦笙不仅是苗族人民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还是一种不是图腾的图腾。它不仅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情感交流的媒介,还是苗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文山的苗族芦笙,在历史传说、曲调类型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文山;苗族;芦笙;文化功能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和表达情感的纽带。苗族人民无论是在讲述历史文化,或是音乐舞蹈,都会将其与芦笙联系在一起。随着苗族的不断迁徙,各个地方的苗族形成了各具风格的芦笙文化,文山苗族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芦笙文化。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面积约为3万多平方公里,管辖着文山、砚山、富宁等8个县,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壮、苗、瑶等10种。其中,苗族有人口42万余人。随着迁徙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并成为了文山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苗族芦笙的来历
  芦笙,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乐器史上还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历史悠久,可见于《诗经》中就有诗句提到,即“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据考古发现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葫芦笙认定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1
  芦笙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苗族文化的象征”。因此,根据各个地区的差异,每个地方都流传着不同的关于芦笙的故事。
  流传于贵州惠水苗族中的芦笙故事是说:在宋朝真宗帝时期,有个喜爱乐器的人名叫赵巴脸杨。有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他家,并在他家房头叫出了六种不同的声音,他听得着了迷,想着要是有一种乐器同时发出这些声音该多好啊。因此,他开始专心研究制作这种乐器,去砍了些毛竹,將6支长短不一的毛竹组合成了乐器,发出的声音和那只小鸟的叫声一模一样。但他不知道把这种乐器叫什么,最后依据这种乐器是用6根管做的,给它取了个苗族名字,叫“丢格”。“丢是六,格是声,译成汉语就叫六声,后来才逐渐写生芦笙。”2
  “在广西大苗山,人们认为芦笙是由天上传下来的。天堂中仙人原有芦笙,地上的苗族人没有文化娱乐,一年到头在家中闷坐,寂寞得很,就派密笛(一种蝉的苗语名称)去天上学习芦笙曲,及制作芦笙的方法,下界后来教人们吹芦笙和制作芦笙。”3
  上述是流传于外省的芦笙传说,而在云南的苗族地区也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关于芦笙的传说:“在很早以前,苗族死了人大家都提刀来分人肉吃,后来传到苗族首领棉马与施绍时,夫妻俩对苗族群众非常好,深受苗胞爱戴,他们生育七子一女。当棉马与施绍老了去世时,大家都提着刀来分肉吃,其子女不忍心让大家分肉给大家吃,用牛肉来代替人肉(当今大多数苗族死了人,都要杀牛就是这个道理)。子女们把老人的尸体吊在堂屋中进行悼念,姑娘们天天哭、夜夜哭、昼夜不停地哭,尽管这样也寄托不了对父母的哀思。有一天,大姐砍来了七根薄竹,每节打一个眼,分给七姐妹各一支,由大姐开头,一调一调地吹奏起来,用笙声代替哭声。小弟在旁边看姐姐们吹得很有兴趣,也砍来一节空心树,并用牛皮蒙住两头,手拿小木棒配合着笙声敲打起来,笙声连着鼓声阵阵,渐渐地传到“祖牛”(指玉帝)耳里,“祖牛”奇怪人间哪有这样好听的音乐,派“使也”(使者)下凡到人间做调查,“使也”将调查得来的实况如实地报告给“祖牛”,认为做人就应该向棉马和施绍那样对人诚恳,死后才会得到众人的缅怀,便叫“使也”告诉人间,今后死了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要再分肉吃,而要像棉马和施绍的子女那样用笙声和鼓声悼念。自此,各地死人都请子女去帮助吹笙打鼓进行悼念。后来,大姐死去有一支笙没人吹,二姐就把它合起来吹,笙调仍然存在。以后,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都先后死去,只剩七姐一人,无法吹七支笙,她就找来一个葫芦,把大姐、二姐的笙合成一支,打上两个眼,做成六支笙插进葫芦里合起来吹,笙调仍然存在,所以现在的芦笙有六支小竹管七个音调,因葫芦不耐用,后来改用木质一直延续至今。”4
  以上这些传说因地区差异而使得故事本身内容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体现了各地芦笙文化中不同的芦笙功能和特征。
  二、芦笙的调类和调式
  (一)芦笙的调类
  文山苗族的芦笙按其支系分为:1、花苗调;2、青苗调;3、白苗调;4、红头苗调;各类芦笙在演奏技巧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但内容都大同小异,并严格遵循其使用原则。例如:用于丧葬习俗中的芦笙曲《祭祀》,曲调多达360多首。
  (二)芦笙的调式
  因苗族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各个支系间存在着差异,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种类的芦笙及其文化。“就形成文山地区的芦笙来说,八个县大概分布四十余万苗族同胞,大体有五个支系:花苗、青苗、白苗、汉苗、素苗等。但多数都使用两种芦笙调式:1、羽调式芦笙,苗族称为‘更声’,它的音列由低到高是6 1 2 3 5 6,也称重音芦笙,其曲调深沉而洪亮。2、徵调式芦笙,苗族称为‘更郎’。它的音列由低到高为5 6 1 2 3 5,也叫轻音芦笙,音律轻盈而高亢。”5由此可见,这两种调式是五个支系常用的调式,并被文山苗族广为采用。
  文山苗族的芦笙,使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曲调,它也体现了不一样的文化功能。
  三、芦笙的文化功能
  芦笙在苗族的各种节日和各个场合中都展现了强大的功能,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娱乐特性。
  (一)葬礼及祭祀中的芦笙
  芦笙在苗族的丧葬和各种祭祀仪式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举行丧葬的时候,从死者断气的那一刻开始就吹起第一声芦笙起,直到把死者抬上山埋葬的整个过程,吹芦笙的师傅们都轮流着将曲目吹完,在这个过程中,芦笙师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无论葬礼要举行几天,都离不开这些芦笙师傅们。葬礼中的芦笙调按顺序包括:“断气调、指路调、扶尸调、入棺调、迎客调、交牲畜调、祭祀调、交钱调、告别调、出场调、送葬调等。”6各个章节都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吹奏,如果不遵循就意味着把死者引入歧途,难以进入苗族祖先灵魂居住地。有的地方除了程序要吹的以外,还有“《散调》,又分为起调、小沙、大沙、小挪度、大挪度等”,7这些调在葬礼中不用全部吹一遍,而是根据死者的病因不同、时辰不同等内容吹奏。   除了丧葬过程中芦笙不断以外,在苗族人死后的另一个重大祭祀活动“烧灵”中,也是要芦笙调相随。“烧灵”仪式的场面和和礼节等方面和丧葬办理时一模一样,这时候演奏的芦笙调也和葬礼时所吹的调大致相同,只是在吹奏的时候,在名词上加以区分,例如:丧葬调中称为“死者”,而在烧灵中则称为“男灵”或“女灵”。
  在苗族的其他祭祀活动中,芦笙曲调很简单,没有做严格的规定,芦笙师傅们只需要吹出适合该场合的芦笙调就可以了。除了祭祀和葬礼中的芦笙调以外,在各个喜庆及重大活动中,芦笙也必不可少。
  (二)喜庆活动中的芦笙
  芦笙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曲调展现出它独特的文化特征,并贯穿于苗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各大喜庆活动中。
  云南苗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花山节”,不仅是苗族民间风俗的展示,还是苗族民间艺术的表演,更是他们相聚、交往、交流的场所。
  文山苗族的“花山節”在春节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当然也少不了芦笙。当节日开始的第一天,主办人在花杆下准备了酒菜,此时芦笙师傅要吹着芦笙绕花杆三圈,在主办人祈祷完之后,宣布“花山节”正式开始,这一仪式仅有文山州邱北的苗族才会举行。但无论如何,其他地方虽然在节前没有这一个仪式,但是仍然继承一些传统活动,例如:男女青年对歌、比武、斗牛及跳芦笙舞等。而其中,芦笙舞以及芦笙表演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如“倒立”、“走竹竿”、“爬花杆”等。在这些活动中,都伴随着芦笙演奏,例如“爬花杆”,表演者首先要吹着芦笙绕花杆跳一圈,之后一个翻身纵上花杆,并用双脚交叉紧扣住花杆,头朝下吹一段芦笙曲;之后,再一个鲤鱼打挺,使身体倒转180度后吹着芦笙往上爬。这个动作要一直重复,直到表演者爬到花杆顶端。由此可见,芦笙在整个活动中除具备表演功能以外,还伴随各种表演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它还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文山苗族地区所举行的各种喜庆活动中,芦笙很少用于婚礼中,原因是苗族的频繁迁徙,使得本存在的关于婚礼的芦笙曲调渐渐失传。在婚礼上偶尔能听到芦笙曲也是师傅们现场发挥,吹一些人们喜爱、悦耳动听的歌曲。
  结语
  芦笙自产生到现在,已成为苗族的代名词,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它仍然贯穿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发挥着乐器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表演功能,还作为芦笙文化的载体,伴随其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生活也逐渐提高,由苗族祖先所创造的芦笙文化在内容、舞姿及曲调方面也随之变化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传统的芦笙文化随着老人的去世而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保护芦笙文化并让其继续传承已成为苗族同胞、民族工作者以及芦笙爱好者的圣神职责。
  参考文献
  [1] 李昆声.云南青铜时代音乐、舞蹈和杂技.《民族艺术研究》[J].1994年第4期
  [2] 徐华龙、吴菊芬.《中国民间风俗传说》[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 梁彬、王天若.《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M].北京旅游出版社,1985年
  [4]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学研究会编.《文山苗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2月
  [5] 麻栗坡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麻栗坡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
  [6] 云南省丘北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邱北县志》.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年9月
其他文献
圆明园文创产业起步较晚,新时代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如何借鉴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等文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文创产业发展路径,是圆明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创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博物馆条例》中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2016年5月16日,文化部等四部委发
期刊
摘要: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制建筑为主,在建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往往会采用较为复杂的装饰。 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经五千年,在建筑方面,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也根据时代特点创设出了不同风格的华丽建筑。随着木构建筑体系的发展,并赋予了极强的等级观念,成为我国古代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秦砖汉瓦、明清故宫雕梁画栋已经成为我国古建筑中重要的代表。中国地区气候宜人,适合木制植物的生长,古代人民在进行建筑的
期刊
摘要: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群众对于服装的美观需求越来越强烈,服装艺术设计们为了满足这一现代化需求,巧妙的将手绘艺术应用其中,从而使服装艺术设计达到了一个水平。本文基于上述分析,对服装艺术设计中手绘艺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首先探讨服装艺术设计中手绘艺术的发展,然后分析应用价值,最后对具体应用状况展开分析。  关键词:服装艺术设计;手绘艺术;应用  前言:  现代服装已经不仅仅要求其具有遮
期刊
摘要: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中,作者以壮丽山河与山间云雾为主要描写对象,以西洋作曲手法为主,结合传统民乐作曲,大量运用二胡演奏技巧,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富有极高的艺术性。 在二胡演奏情感表达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江河云梦》 ;艺术分析;情感表达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意义,它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特定时代下音乐形态的不断变异与动态发展的美学特征
期刊
摘要: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设计创新、增加设计文化厚度,也有利于民族设计品牌的构建,同时还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是由于技术、观念等因素影响,当前传统美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价值意义也不限于传统概念的延伸和发展,更是生生不息观念的传承及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因此将其置于平面设计中是市场的发展规律,也是一种正确的抉择,这样不仅能够为平面设计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
期刊
摘要:每天忙碌的生活让人们的精神十分的紧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超越物质需求的第一要素。饮食是人类生活的必须项,一个好的就餐环境会让人快乐并且心情放松,在餐饮空间中注入中国传统的,吉祥的纹样元素融入到餐厅各个角落,可以使公共空间的文化层次又上升一个新高度。吉祥纹样的寓意非常好,它可以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和传承力。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造当代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把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期刊
摘要:《李尔王》以其宏大的场面、激烈的情感和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构成一组悲怆的交响曲,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本文从社会反讽的角度解读《李尔王》的文本,从戏剧所描绘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和颠倒的现实三个方面入手,剖析出莎士比亚在这一戏剧中对当时社会的反应和讽刺。  关键词:《李尔王》;社会环境;社会讽刺  英国戏剧诗人莎士比亚的名字一直以来被人们以“天才”二字装点着,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英国的社会
期刊
摘要:《圣经》是西方思想文化的奠基石,其中女性形象为数并不算多,而他玛就是这些女性形象中的一个,出现在《创世纪》第三十八章当中。旧约圣经当中的他玛逐渐由扁平形象成长为丰圆人物,由附属的被动角色质变为勇毅智谋的独立女性,本文将通过具体情节来分析他玛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圣经》;他玛;犹大;女性形象;人物分析  引言  他玛的名字是“枣树”或“棕榈树”的意思,是旧约中记载的一个人物。她是犹大的大儿
期刊
摘要:基层文化馆作为群体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场地,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艺术氛围,陶冶群体情操,提升群体生活幸福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是国家和政府宣传重要精神,传递中国共产党重要方针与政策的主要阵地。因此,本文就将围绕文化建设这一主旨,分析如何有效发挥文化馆对群体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体文化工作;主导作用  引言:  无论是文化馆的性质,特性还是建设目的,无一不是
期刊
摘要:《雨巷》是戴望舒的一首现代抒情诗,诗歌通篇弥漫着淡淡的愁绪,而诗歌中的“愁”情正是通过意象的有机组合、意脉的线性变化、韵字的着意选取得以抒发。  关键词:意象;意脉;韵脚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一经发表后就广为传颂,作者因此更是获得了“雨巷诗人”这一殊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给予了《雨巷》这首诗歌极高的评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雨巷》整体的情感基调是忧愁、伤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