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包装设计的隐式交互应用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式交互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理论。从交互设计诞生至今,人类对于人机关系的探索和产品受众的研究从未停止。包装设计本身包含了丰富的交互,包装设计对于受众的行为影响就是交互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包装的视觉、功能、情感三个方面的互动行为,在包装设计的常见交互手段之下,寻找能被隐式交互理论所解释的行为,研究适用于包装设计的隐式交互的表达方式,以探寻包装设计在人性化设计中的前景。
  关键词:包装设计;包装互动;隐式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1 交互包装设计、隐式交互简述
  1.1 交互设计
  交互式移动网络系统设计,这个基本概念最初是由IDEO的主要联合创始人之一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移动网络系统设计国际大会上首次提出[1]。交互式移动网络系统设计本身就是认定、构造人造系统与互动对象相互影响的设计领域,其认定与构造数量大于2的对象个体之间的沟通内容与构建,让对象之间互相运作与合作,以达成其影响心理活动或行为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交互式设计,是一门专门关注人与其他人造物体验的学科。交互式设计的研究成果和最终目标可以从“可实现性”和“使用者体验”两个方面来完成和解析。交互式设计是基于人机交互的概念提出的一种设计思想,关注用户以人为本的实际要求。由于主要是针对使用者与人造系统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总称,所以通常涉及多学科领域的融合。
  1.2 隐式交互
  隐式交互的概念诞生在计算机人机交互领域,是温迪朱和拉里莱弗提出的。在人机互动领域,不以使用者的关注重心放于交互对象的情况下,以对象按照设定程序先于用户行为,解码意图作为其隐式输入的交互[2]。随着交互式设计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扩张,阿尔布雷赫特施密特提出了交互式设计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隐式交互概念。隐式交互理念的出现是来自于交互設计,这种理念是将用户的体验作为其理论和逻辑的核心。出生于体验经济时代的我们,深知用户是评价交互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隐式交互概念被正式作为设计理论提出。阿尔布雷赫特施密特将隐式使用者与其他人造物之间的交互行为进一步阐释为:使用者不将注意力主体放于交互流程本身,同时减弱使用者对于人造物的物理存在与程序感知,而是由人造物或应用程序代码自发地和隐藏地进行解码、分析使用者与其他人造物之间的互动行为,并将代码分析后的信息直接作用于人机交互过程,因而隐式交互的两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感觉和推理[3]。
  交互设计视角下,隐式交互关注的是对用户具体的自然行为所隐含的特定交互意图的推理[4]。结合技术与科技作为隐式交互的编码DNA,用自发能动的观察角度来编辑观察设计行为所需的多样性和人性需求。即隐式交互是对人和产品关系底层需求的再现,拓深了交互中自然互动行为的发展路径。其具有认知门槛低、天然行为导向和使用去精英化、直观化的特点,是当今社会以体验为主导的消费市场及交互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隐式交互包装设计的视觉层级、功能层级、情感层级三个角度出发,探析适用于互动式包装设计的隐式交互的表达方法,探求隐式交互在人机交互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如何应用到包装设计之中。
  1.3 交互式的包装设计概述
  交互设计是研究行为的设计[5]。包装设计的存在是影响着行为的存在,交互进入包装,可以考虑分类分析。交互实际上是互相影响的过程,而影响又是立竿见影的,如:直接使用文字或图像指引,开口位置指示,废弃标识等;也有潜移默化的,如:利用色彩和形态,促使使用者考虑其内在含义或再利用。从互动的影响来看其也有直接性,暗示性,象征性。它们有的利用视觉形态元素来表现,有的则是利用非视觉元素来进行交互,但是当交互进入包装设计时,其互动过程不仅仅是单向的——产品对于受众或者受众对于产品的往来行为影响,更多的可能是产品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联系[6]。
  隐式交互作为非直观的一种交互形式,利用包装设计中多表现为暗示性、象征性的手法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由于隐式交互概念提出的领域主要在人与计算机之间,所以其针对的互动内容也多在虚拟端,比如网页设计中广告出现的左右方位速度、提供实时位置的地图APP,又或者是游戏界面内的按钮按压反馈等。而在现代实体化产品中,隐式交互技术就是泛指产品的交互接口具有某种内隐性,操作起来使用者也无法一望即知[7] 。所以,这次将通过分类的方法对利用了隐式交互理念的包装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视觉、功能、情感三个方面的包装设计,了解它们对隐式交互的运用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 隐式交互在包装设计中应用
  2.1 基于包装视觉的隐式交互
  包装设计的信息传达中,视觉是最为直观、主要的手段,但包装的隐式交互,其内隐性的表达往往会依赖非视觉层次的元素来达成目的,利用多感官的交互,通常会表现为在保有视觉层级的包装设计的交互信息之外,将产品的内涵和隐喻包含在隐式交互之中。
  深层次的隐式包装交互,则如图1所示,名为NAKE(裸露)的品牌的概念包装就是利用了材料来达成隐式交互目的,直接由具有强烈对应视觉的颜色和材质来表现。所以这些包装给予受众的第一观感就是裸露的皮肤感,带来清晰的视觉吸引。除开视觉的直观和互动,其设计重点还在于当我们接触到包装的同时,由于包装表面采用的是感温或者变色的涂料,温度会促使这些颜料在皮肤接触时的颜色逐渐转变为粉红。此过程以材料完成充满暗示性的隐式交互,表达了肌肤应该被关爱,产品的温和适合敏感肌等理念。其互动是递进的,视觉、触觉都有所包含,色彩和材质的直接互动和内在含义的暗示互动,这样递进式但十分内隐却没有理解门槛的设计,是十分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2.2 基于包装功能的隐式交互
  包装的功能常见的有保护产品、防护运输伤害、展示产品信息、宣传产品、增加商品附加值等。通常,瓜子类食品包装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与宣传。如图2,这例瓜子壳的包装在兼顾了保护和宣传产品之外,还对传统瓜子食品的包装结构进行调整,带来了功能层面的隐式互动。如图所示,它将开口转移到了中间,使用时在中间将它从中破开,再揭起密封的塑料膜,形成2个袋子。对以往瓜子产品产生的附带垃圾,这样包装就能做到一半保存瓜子,一半收纳瓜子壳,形成了新的行为互动。这样的包装,有着对环保绿色的指引性,超越了同类产品的使用流程和交互形式,扩大了产品的体验性,其对市场的刺激性也不言而喻。对于包装设计而言,其互动性在于两个层面,首先是对行为产生影响,这是包装设计的显性互动。其次,由于功能增加带来的心理暗示,则是其隐式互动的设计点。将一个产品从功能的完善达到消费过程的心理满足,是十分值得借鉴的隐式交互设计手法,即产品的内隐性可以通过完善产品的使用流程来设计,也有可能是和消费者的心理相关,而非产品本身的使用过程。   在食品的包装设计中,图形采用较多,利用其直观视觉功能来完成包装的交互。许多食品的包装都会采用具有吸引力的图形设计来捕获消费者的视觉。在某些饮品的包装设计中,采用同饮料颜色的字体印在瓶身上,将包装设计的直观交互减弱,利用隐式互动的理念来完成包装设计。这种设计在于用户的消费前阶段并不是直观的,因为该设计的图形变化隐藏在了消费完成的行为之中,当你喝完饮料之后,瓶身上的字才会显现出来,这样的正反馈行为,用户会更快喝完该饮品,加速了商品的消耗,无形中提升销量。而且这种无法一望即知的互动,在消费者完成购买后,其包装仍能与受众带来互动性的交流与沟通,满足了消费者好奇的心理,并且可以为受众提供趣味。相似的设计手段可以被使用到更多的隐式互动设计之中,可以说是包装设计的展示与信息传达功能的多维度利用。
  2.3 基于包装情感特征的隐式交互
  以使用者的情感特征为设计重点的包装设计,本身蕴含了隐式交互,因为在其基础视觉之外,更多是利用色彩、结构、材料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暗示,这符合隐式交互的特征,即产品对使用者的影响是在产品理解了使用者的意图和行为之后建立起来的,减弱理解的门槛和使用的要求。能够充分调动情感来进行交互设计的包装,必然是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的包装设计。在利口乐(品牌名称)润喉糖的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将糖的清声润喉作为设计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包装纸:将不同的风格、形象的卡通人物绘制在润喉糖纸上,糖纸的包扎部分与歌手形象的喉咙结合,传达出当你拧开糖纸时,释放了他被遏住的喉咙这一信息,也点出了润喉糖的功效。以视觉的直接利用,辅以色彩和图形的配合,给人直观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互动感受,而所有的直观、视觉互动元素,都被用来引导出交互行为,完成“打开喉咙”这一动作,为完成情感层面的宣泄做出推动。从视觉到心理再到行为,是隐式交互影响使用者的完整路径。这样有着完整行为逻辑的包装设计,是心理与设计的交织,也是包装设计在交互设计上的人性化尝试,不仅仅是生理功能的人性化,更是情感特征的人性化。
  3 總结及展望
  包装设计的思维与交互设计有着相似性,适用于包装设计的隐式交互往往与传统的包装交互环环相扣,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成就。为了提供更优质的交互体验,需要大量的行为研究与市场调研,而包装设计本身有着商业的需求,其对隐式交互设计的应用会受到经济成本、研发成本的阻碍。所以基于用户体验而提出隐式交互包装设计,适用于生活中常见的产品,而不常见的产品和本身需要较高的操作逻辑的,隐式交互设计的加入反而会影响产品本身,影响用户体验,所以通常会为了保证包装的基础设计功能而舍弃隐式交互,以免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4 结语
  隐式交互诞生于人机领域,但其理念能被非直观的、暗示性的包装设计诠释。许多适用于包装设计的隐式交互手段,是产品受众之间关系的良好利用。无论是何种交互形式,本质上都是在求索最为人性化设计的表现方式,也是在寻找设计的最终目的地——以人为本,承载着设计者对人与物、物与自然间良好关系的美好期望。
  参考文献:
  [1]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交互设计”词条[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A4%E4%BA%92%E8%AE%BE%E8%AE%A1/7769950?fr=aladdin#14,2015-01-01.
  [2] 文迪·朱,拉里·莱弗.含蓄互动的设计:让互动系统不那么讨厌设计问题[J].互动设计中的设计研究特刊,2008,24(3):72-84.
  [3] 施密特A .通过语境的内隐人机交互[J].个人技术,2000,4(2/3):191-199.
  [4] 张慧忠,李世国.产品的隐式交互界面研究[J].包装工程,2011(16):59-62.
  [5] 王巍,姚宇双.可穿戴产品的隐式交互设计浅析[J].装饰,2016(06):106-107.
  [6] 周雅琴,穆政臣.基于互动型设计的食品包装创新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06):66-69.
  [7] 辛向阳.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装饰,2015(1):58-62.
  作者简介:穆鑫郅(1996—),男,贵州毕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包装设计。
其他文献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典型、最完美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以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室内乐的起源与发展,展现弦乐四重奏诞生的历史背景,突出
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结合而成的声乐曲,古典主义时期虽有诸多著名的作曲家创作过艺术歌曲,但舒伯特却将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做到了极致,因而其被世人称作“艺术歌曲之王”。本文以舒伯特联篇歌曲集《冬之旅》中的第二首《凤信旗》为例,探索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西方文学的代表之作,也是19世纪法国的一部重要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围绕女主角艾丝美拉达讲述了一个女人与四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雨果采用細腻的笔法描绘出女主角的悲剧爱情。本文从爱情观的视角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重点对艾丝美拉达与她身边四个男人的不同爱情观进行剖析。  关键词:西方文学;《巴黎圣母院》;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辩证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包装设计作为一个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创作的分支之一,理应受到该理论的指导。对于特定的包装设计而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关系体现为该设计作品应兼具的形式美感与功能价值。包装设计的形式之美展现、突出产品的功能,而产品功能的特点又抽象出来决定最终形式,形式与功能相辅相成,统一于艺术作品之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包装设计;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公共服务成为必然趋势,公共服务在各行业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提升其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服务设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只有做好服务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出公共服务的作用,继而为人们提供生活与工作上的便利。服务设计人员需要重视服务设计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不断挖掘服务设计在公共服务中的可接入点,然后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以此推
摘要:多声部视唱是视唱训练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其训练的目的不仅在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更是对多重线条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视唱与听觉的关系密不可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成就。因此,对于同时注意多个声部的弥散性听觉训练是多声部视唱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多声部视唱中,多声并非仅为多个单旋律的叠置,各声部之间的配合衔接,声部进行中的和谐感知都需要听觉进行引导。  關键词:多声部视唱;弥散性听觉;训练方法  中图分
摘要:本文从国家政策大方向出发,引出现代家具设计中应用燕尾榫结构的可行性,再对现有的关于燕尾榫结构的研究进行阐述和探究,其中包括传统家具中燕尾榫使用、燕尾榫的力学性能以及燕尾榫的创新应用,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燕尾榫未来的研究方向,即新型燕尾榫的创新、新材质燕尾榫的应用与燕尾榫在模块化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燕尾榫;榫卯;力学性能;现代家具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国人情社会的形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带来的必然,实践传统、儒家文化的渗入、封建人治的影响及乡村自治的常态为人情社会的生长埋下了种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情文化艺术在培养和谐的亲情伦理关系、维护社会结构稳定上起到了重要的凝聚作用,对现代社会青年人的成长却带来了明显的阻抗,如何处理好法律、制度、规矩与人情之间的关系,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时代话题。  关键词:
摘要:汪曾祺创作了诸多与自身气质接近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着独特的形象特质,他们坚守儒家思想道德传统,富有世俗精神,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典型形象。  关键词:汪曾祺;知识分子;文学形象;儒学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曾经指出:“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是
摘要:在我国古代小说中,女子作为重要描写对象的作品不多,并且由于女性在人们心目中的固化形象,大部分作品中的女性多柔情似水抑或是温婉可人。而宋话本《碾玉观音》中的女主人公璩秀秀形象与古代小说中的传统女子形象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本文通过对《碾玉观音》中璩秀秀形象的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小说产生的时代阐述其进步的女性观。  关键词:《碾玉观音》;璩秀秀;女性形象;封建思想;进步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