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插图的运用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s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插图指的是课本前的彩色插图与课文里的插图,按其性质与类别,可以分为封面插图、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表、漫画等。它不仅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作了具体的补充与说明。它是历史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篇课文中的插图,都是课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插图的主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內容叙述,相互印证,内容更加鲜活;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信息;三是使学生观察、感受历史情境,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却很少有人能够重视对历史插画的讲解,教师往往只是关注课文部分的讲解,而学生一般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在书上记着笔记,划着重点。但其实,每篇课文2至3幅历史插画存在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增辉添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开拓视野,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过去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忽略了插图的功能,导致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历史的学习。如今我们要改善这一现象,将历史插图与文字结合起来达到了图文并茂。同时配合课文的内容叙述,相互印证,使课文内容更加鲜活。比如,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有一张图叫邓小平视察上海南浦大桥,我在讲到这一课的前一天,将图片放大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们并布置家庭作业:找出有关头像的相关信息,比如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要来视察,图片中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个事件说明什么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但是却几乎涵盖了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点,并且这些小问题并不会耗费学生多长时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时间有时候甚至会比一堂课要来的有价值。因为,这是学生自主的去获取历史信息寻求答案的过程,这期间学生观察分析学会了积极的思考以及归纳总结,其实这都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养成一个习惯,会让学生一看到图片就会想到这些问题,这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同时也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历史插图加深历史知识印象
  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对于文字的记忆是最弱的,而图片向我们传达的信息要高出文字很多倍,并且其占用的空间却相对小很多。这就意味着,学生们看到一幅图片之后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然而看到一个字的时候却只会局限于这个字。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对插图的描述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而如果是通过这些文字来描述上述图片,那么会加深学生对插图的印象,而图片总是比文字更容易牢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插图的应用,来增加学生的印象,强化识记。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完全依赖于插图,否则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框架的掌握出实现问题,这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
  三、通过插图让学生更好的复习
  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可能会有很多教师仍然觉得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十分重视分数和成绩。其实我认为,通过历史插图能够帮助我们学生进行更好的复习。如果有可能,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插图统一到一起,然后根据插图来复习知识点。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避免浪费时间,对于看到图片就能想到的知识点说明已经完全掌握也就不需要进行反复的识记,这是我们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时候插图具有的作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这些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研究这些插图的功能和所含的信息,考虑如何运用这些图像材料,如何引导学生从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方法,如何通过插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设计插图的运用时,要考虑与插图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和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更好地对插图进行学习。这些图片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师生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灵活运用插图来进行教学,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历史教科书插图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得力助手。让初中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学到从教科书的插图中获取其他历史信息的技巧,这既能丰富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史实资料,又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思辨能力等。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插图,那么可以很明显的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插图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的生活素材。作为数学教师,只有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本原,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使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乐学数学,这样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用生活探索数
期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能够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更进一步加快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步伐,成为人类生存的必备工具。因此,要提高国民这方面素质,就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此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正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期刊
善于利用测验的教师才是更好的教师。有效的测验能改善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之所以要进行测验,就是想确定学生们对教师所教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一、“以测导学,以测导教”模式的基本结构、流程  第一,“教学前测”。即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出示自测题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第二,“导学”。即教师在学生预习和自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疑难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独
期刊
一、热学中概念易混淆的原因  (一)生活经验的干扰  正是因为热学与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容易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所学的热学概念。用模糊的认识来理解精确的定义,理所当然地,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甚至是部分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容易将热学中的部分概念相互混淆。  (二)概念本身的相似性  很多热学概念本身就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由于这种相似,就更加大了理解和区分的难度,同时也增大了概念间相互混淆
期刊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养成教育中良好品德的
期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发现”这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二是“发觉”的意思。我认为教学上的“发现”,含义相当宽泛,上述两种意思似乎是兼而有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之“满堂灌”的传统教法,其优势是显著的。首先,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
期刊
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与补充,也是学校及教师积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自行设计与研究、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研究,能积极的推进学校教学、学生教育的科学有效发展。我们学校开展了两年的“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教研成果和典型经验。  一、善于发现和创建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千蚌完小地处县城北部郊区,距县城4公里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高中作文教学结构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达到乐于作文的境界,必须重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在语言习得中都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的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必须给予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而阅读是最好的语言输入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作文在中考语文120分的总分中占分高达50分。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作文教学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艰巨任务。由于作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能集中反映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成为衡量学生
期刊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指导思品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就现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方法来说,则尚存在欠缺。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