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HS-R9培养基的优化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ru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培养乳酸菌的传统培养基MRS为基础,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基主要成分进行优化.最优培养基选择碳源为19.48 g/L的乳糖,氮源为21.12 g/L的酵母浸粉,缓冲溶剂为2.92 g/L的柠檬酸铵.与MRS培养基相比,在优化培养基下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提高了20.29%.抑菌活性检测发现,植物乳杆菌HS-R9所产的活性物质对食物中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种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耐酸耐高温能力,在pH 2~5和40~70℃仍能保持较高抑菌活性.
其他文献
针对北京某公园内湖水下方单衬电缆隧道严重渗漏却无法采用传统的二衬方式防治的问题,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玻璃钢盾壳防水设计,有效解决了隧道渗漏水的问题.
针对一次主变油色谱分析中总烃超出注意值的缺陷,对主变进行停电试验,发现主变变高B相绕组直流电阻偏高的缺陷.经过现场逐步排查及返厂检修,确定缺陷原因为主变变高B相绕组上、下尾端与引线压接位置的导线漆膜未去除彻底,对此采取了相应的维护处理措施,为今后变压器缺陷的定位和隐患排查提供了流程参考.
结合大面积停电危害及典型案例,从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标准规范等方面分析了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的必要性,从演练准备、情景构建、演练保障的角度剖析了广州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面积停电实战演练的提升建议.
奥氏体不锈钢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时,若焊接接头存在残余应力易产生应力腐蚀裂纹,需进行消应力处理.文中对不同的消应力方法及其组合对304L不锈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消应力热处理方式和进行机械振动时效处理均可有效去除焊缝及焊趾的峰值应力,应力峰值下降相当,采用消应力热处理方式消应力相对比较均匀;采用振动时效+消应力热处理的方式与单纯的振动时效处理相比,应力峰值下降不明显,与先退火后振动时效相比,焊缝处应力峰值略有下降;采用消应力热处理+振动时效的方式,相比较单纯消应力热处理应力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各类型发电厂广泛应用的高度集成化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结合现场案例对该设备各类型故障特征进行阐述,为快速判断故障位置、故障类型及缩短电厂停电时间提供了参考.
为筛选法夫酵母耐热菌株以实现虾青素的中温化(25~40℃)生产,构建了法夫酵母整合型表达载体pUC18-kan-18S-groes,并将嗜热菌HB8的热激蛋白基因整合到法夫酵母基因组中,构建了基因工程菌法夫酵母XD-G,成功将发酵温度提高至25℃.发酵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25℃下法夫酵母XD-G的虾青素产量达到177.7μg/g,比野生菌株提高了26.7%.
某水力发电厂在主变压器中性点套管端部发热故障的检修过程中,发现主变压器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中存在的一些工艺及材料使用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和措施,有利于快速处理类似故障,防止该类故障重复发生.
采用硬模板技术制备Ni/Ce0.8 Zr0.2O2催化剂(NiCeZr-N),利用N2吸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氢气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分析了合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乙醇干气重整制合成气为探针反应进一步考察了合成NiCeZr-N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硬模板可以有效抑制活性金属Ni催化剂在焙烧过程中的烧结,提高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以及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改善催化剂的性能.与常规共沉淀法制备的NiCeZr-C催化剂相比,NiCeZr-N催化剂表
利用以C、H、N、O元素为主体的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一种完全可燃的非磷系绿色吸附剂2,2\'-(1,4-亚苯双(氮杂二基))二乙酸(PADA),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等对PADA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ADA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pH对PADA的吸附能力影响显著,pH为4时达到97.5% 的最高吸附率;当Cu2+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前pH为4、溶液体积为10 mL时,PADA在120 min内达到吸
为提高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粗酶液催化L-天冬氨酸生产β-丙氨酸的效率,研究了诱导剂添加时间、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和培养时间对重组菌株产酶的影响,并优化了粗酶液的反应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转化条件.得到最优诱导条件:在OD600达到0.6左右时加入诱导剂IPTG 0.5 mmol/L、25℃下诱导表达18h时,酶活力达到251.2U/mL.粗酶液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体系10mL中含1.5mL粗酶液,底物质量浓度90g/L,反应温度60℃,pH7.5,反应3h后β-丙氨酸产量最大,可达32.58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