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音乐的殿堂放飞孩子的心灵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工具和手段,教师不能把它作为教学目的。如何正确的在音乐课堂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它更好的服务于音乐整体教学。我认为找准课件的最佳作用点是关键。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化解难点、欣赏审美、激发创造几方面展开论述。力争通过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中的巧妙应用,把音乐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 广泛应用 音乐教学
  一 、创造环境,诱发音乐兴趣
  幼儿学习音乐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好的音乐课首先要让幼儿感兴趣,所以在讲授新课前,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欲望。把幼儿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如在教幼儿园音乐《小雨沙沙》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用生动的画面,把幼儿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使幼儿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一上课,老师首先出示一幅多媒体课件:(音乐大楼),然后讲解;在今天的音乐课堂里,有一座奇妙的音乐大楼,里面住着几个好朋友,他们天天在一起唱歌,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歌曲都是由他们组成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今天,这些作曲家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小问题,然后出示问题,让幼儿通过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幼儿甚至又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样,通过多媒体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动机,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让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把握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限于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幼儿的经验有限,无法独立地去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必须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然而,有的教师千篇一律空口说教,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欣赏《蓝色的多瑙河》时,让幼儿们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多瑙河的粼粼的波光和沿岸的美丽风光,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这样,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便犹如身临其境,使幼儿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欢音乐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把美妙的音乐与生动的图像联系在一起,辅以儿童化语言的讲解,以直观的视听效果触发幼儿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三、利用多媒体,化解教学难点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为幼儿提供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例如:在音符的认识中,我设计了一个小音符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利用鼠标的点击和拖动来为小音符找家。如果拖放正确小音符便会对幼儿说谢谢。如果不对,小音符就会滑落原处。幼儿们被这个游戏深深吸引了。在游戏中,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每个音符的位置、音名和唱名。效果很好。通过多媒体,使教学难点由远及近,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音乐创造
  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音乐以他独特魅力,成了最好的桥梁。在音乐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学习形式,营造信息场。多渠道地向幼儿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不仅能丰富学习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同时也能活跃幼儿的思维,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我在讲解《春天的音乐会》这一课时,播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及春雨、春雷等自然现象的录像片段,让幼儿充分体会了春天的美丽,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活力,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接着便进行了“强、弱”等音乐知识的教学渗透。在录像背景下,请幼儿模仿小雨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弱),春雷的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强),使音乐知识的学习不仅融人了情感,而且为音乐知识充实了丰富的情感,幼儿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
  总之,多媒体音乐课与传统音乐课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怎样在音乐教学课中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要在教学中慢慢探索、学习。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作得更好。让我们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召唤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幼儿教育学[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4]孙民从.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5-6岁大班下学期[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常州市勤业新村幼儿园)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一、 教学思想  从学生的角度看,以课堂分组实验探究为主,开展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小组活动,归纳出Na2CO3的部分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提问题”“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创设渐进式情景,引导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异同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倡
会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被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用“数学生活化”一词加以概括,并在实践中受到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学习 把握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因此,对“数学生活化”的讨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要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确立学生在品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注重心灵沟通、引导学生“认同”,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关键词】品德 儿童生活 课堂 教育  有学者指出:传统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第89-9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运用“替换”策略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运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