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教学思想
  从学生的角度看,以课堂分组实验探究为主,开展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小组活动,归纳出Na2CO3的部分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提问题”“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创设渐进式情景,引导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异同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倡导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利用实验突破难点。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实验,掌握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2)知道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中,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使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实验及实验后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小组学习、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借助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的进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分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
  三、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Na与H2O生成NaOH,NaOH吸收CO2可得到Na2CO3和NaHCO3 ,Na2O2与CO2生成Na2CO3等知识,那么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有哪些?有没有异同呢?
  2.活动探究1。提出问题1:从物质的组成看,它们应该属于哪类物质?(盐类),那么它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猜想1:与某些盐反应;猜想2:与酸反应;猜想3:与碱反应……
  3.探究活动2。提出问题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利用哪些物质的反应?Na2CO3和NaHCO3 和盐酸是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呢?
  (1)分组实验 。向盛有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小药瓶中分别慢慢推入浓盐酸(注意使盐酸以液滴状)。
  (2)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3)师生活动。 请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4)教师活动。Na2CO3中滴入盐酸开始先生成NaHCO3和NaCl,继续滴加会产生二氧化碳,请同学们继续推入盐酸,观察现象,NaHCO3中滴入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教师板演书写方程式,并
  用图像描述。
  Na2CO3中滴入盐酸NaHCO3中滴入盐酸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通过实验、分析、交流、讨论、表达、交流,得出Na2CO3和NaHCO3滴加盐酸时不同的反应。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并通过图像巩固所学知识。
  4.活动探究3。提出问题3:为什么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碱类吗?猜想:它的性质可能与碱性有关。
  (1)分组实验。用注射器分别抽取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2)学生讨论。得出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从而得出Na2CO3俗称“纯碱”。(3)教师活动。平时生活中锅碗瓢盆有了油污除了用洗涤灵外,还有别的办法吗?热的Na2CO3也可以,Na2CO3也俗称“碱面”,蒸馒头要用碱面,你们知道为什么蒸出的馒头为什么疏松多孔吗 ?
  5.反馈与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向含CaCO3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又有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根据所学知识,你有什么办法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教学参考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
  (作者单位:河北省阜平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不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也学的很苦、很累,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并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益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要教给学生点金术,这样才
【摘要】目前大部分初中教育还摆脱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这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并且对学生来说,也使他们变成了没有创新能力的接受机器。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却又要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创新能力和意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如何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在课下搞题海战术,是我们每个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摘要】如果说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餐”,那么,如今孩子们对口味的追求和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怎样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吃好这份“精神营养餐”呢?我在语文教学中给孩子加了一些简单的“开胃佐料”,对活跃课堂气氛颇有成效。  【关键词】活跃 课堂气氛  教师当“导演”,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兴奋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