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应用于高血压教学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高血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我校2014级大专护理A班共60人为实验组,B班共6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高血压的理论考试,比较2组的学习效果。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考试的优良情况、成绩构成、平均成绩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在高血压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广为推广。
  【关键词】PBL 教学法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249-01
  《内科护理学》既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学好内科护理学,是日后进一步从事专科领域护理的基础,也是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在以往的高血压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即:理论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善这种学习及教学现状,笔者开展了PBL教学法应用于高血压教学的研究,以探索其具体应用及观察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選取我校2014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其 中A班共60人为实验组,B班共60人为对照组。
  1.2方法:
  2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课时数亦相同,由同一位教师任教。在入校分班时已将其基础成绩分成若干个分数段,由电脑随机抽取,故排除了基础成绩的影响。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高血压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讲授法+多媒体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比较2种教学法的效果。实验组高血压内容采用PBL教学法。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边学习边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评价:2个班级的学生在高血压考试时,使用统一命题的试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统计2个班级的得分作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对比见表1。
  3.讨论
  3.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PBL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PBL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案例分析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3.2 PBL教学法的优势
  首先,它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
  本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2]张红丽,孔德娟,苏霖,等.案例式PBL教学法在白血病专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2016,36(12):82-83.
  作者简介:
  郭大英(1970-),女,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本科,专业方向:心血管内科临床及教学。
  郑晓妮(1980-),女,主任护师,本科,专业方向:护理教学。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线教师,笔者试图让课堂导入充满魅力,让每节课成为学生学习的殿堂。  一、语文课堂导入的原则  在设计语文课堂导入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贴近课文。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为整堂课服务的,为整篇课文的教学服务的。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