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BGR!英国湖区大环线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estination

目的地


  英國湖区42座山峰
  (Bob Graham Round,
  Lake District)
  位于英格兰西北海岸的
  湖区国家公园

Season

季节


  夏季6~8月

Highlights

亮点


  湖区被公认为是 “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湖光山色,风景柔美秀丽,人类生活完美地融入到自然世界中。别听是“湖区”,但是它的山脉文化可丝毫不亚于英国另一个“峰区”。BGR是其中一种隐秘而狂野的打开方式。
  BGR,即BGR大环线,是一条路线,也是一种玩儿法。一句话解释就是,穿越英国湖区42座海拔1000英尺(300米)以上的山峰。在这条路线上,可以一口气领略英国湖区的全部山地精华。这里虽然是英国诗人济慈、华兹华斯等湖畔诗人的故乡,但是这条路线也有狂野的一面。即使是当地人,尝试摸索了很多次也不一定能搞定这条路线。

BGR,领略湖区的经典玩法


  现代登山运动起源于欧洲,最早远征高山的欧洲国家是英国。而英国山地文化的中心,就是湖区国家公园。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故乡就是湖区,他曾评价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能在如此狭窄的范围内,在光影的幻化之中,领略到如此壮观优美的景致。然而当我真正置身于“优美”的湖区时,我感受到的却是“残暴”。
  整个湖区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2250平方公里,是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国家公园。说是“湖”区确实名副其实,国家公园内共计16个湖泊,如温德米尔湖和葛拉斯米尔湖。
  这里也有山。山峦起伏,层峦叠嶂,但是并不高。海拔最高的山峰不足1000米。晴空万里比较罕见,阴雨连绵是这里的常态,但是山丘、湖泊、草甸、遍布山坡的绵羊,配上这里19世纪复古色彩的“唐顿庄园”们,共同构成一幅幅精致的田园牧歌。
  然而,不要被所谓的“山丘”和“精致复古”所迷惑,这里的山丘地形崎岖,天气反复无常,技术难度很大。想要领略湖区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BGR穿越路线。
  100年来,作为英国三大徒步环线之一,BGR几乎是和英国的山地文化共同生长。BGR的起点湖区凯西克(Keswick)小镇,这里是英国山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路线基本约定俗成:一圈下来大概106公里,总爬升8200米,完成湖区国家公园内42座海拔1000英尺(300米)以上的山峰。
  从数据看来,本身就已经颇具挑战性。更何况还有变幻莫测的湖区天气,未知的特殊地形,还要自导航。因为这条路线经常没有小径,只是指定几个山头,大多数的时候是要自己探路开路的!
  路线历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而第一个真正这么玩儿的家伙,鲍勃·格雷厄姆(Bob·Graham),在1932年过了把瘾之后,路线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世界顶级越野跑运动员K天王,2018年以12小时52分打破了这个尘封36年的最快穿越纪录。
  另外,BGR协会是不承认单人Solo的,他们更建议几个人结伴完成。因为BGR协会认为,自己一个人背负所有的的补给,自己导航,自己一个人来玩,简直就是在作死,他们严重不建议啊!
  历史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在摸索过几次之后尝试过solo。自补给,自导航,不熟悉路线,一个人单挑,能力很弱。说的就是我。对于我来说,24小时完成BGR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太悬殊。好在我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跑步,所以把要求放宽到30小时,甚至35小时去快速徒步。
  既然不求在24小时内搞定,那就放轻松咯!但还是要做好万全的计划,和完备的退出机制。多年的个人穿越和户外探险经验告诉我,一切没有后备计划和撤退计划的探险都是在找死!于是开始精心研究路线,计算分段时间,规划补水点、休息点和撤退点。
  106公里,8200米爬升,被我拆成5个分段、5个撤退点、10个补水点。为了应付两三天内的小型徒步穿越中的热食补给问题,还特别DIY了特殊的解决方案,舍弃了传统的户外炊具方式,比最轻量的传统方式还更加超轻便携稳定。
  但这次越野穿越最大的难点不是装备,不是天气,不是路线技术难度,而是导航。我的导航系统是两块有导航功能的GPS手表和一份BGR纸质地图。两块手表分别预装好分段的轨迹和完整的路线轨迹,在微观和宏观的两个视角中随时矫正。尽管这样,对于未知的路线我还是忧心忡忡。在没有踏上BGR之前,再多的功课也不足以全面地感受湖区的地形和植被生态。
  4月25日飞抵伦敦, 28日就坐火车来到了BGR的起点,著名的湖区户外小镇,凯西克。远眺BGR路上第一座千米级大山斯基多山(Skiddaw),被阴云笼罩着,有种郁闷的感觉。
  一般BGR穿越者会选择七八月份,天气温暖的季节。这时会有更多的水源补给。只有一两个当地的变态穿越者会选择冬天来。也就是说,在我之前,BGR这条路线已经足足9个月没有人问津了。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大自然的坑


  4月29日,早上4点多从青年旅舍的下铺中醒来。整个湖区都在沉睡。自己一个人做早餐,调整装备,给惦记我的人报平安。早上5点50分,来到起点。气温3℃左右,湿度估计在75%。装备含水3公斤的重量,15L的背包容量刚刚好。6点准时出发,从凯西克小镇奔向最近的第一座大山,斯基多山。
  刚出10分钟,悲剧地发现过河的桥没了!桥呢?没时间想太多,只好一路走到上游过河。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座桥昨天晚上临时拆了…… 我这命。
  很快,就摸索到了上山的路。“双表加地图”的导航系统用起来非常不自然,虽然已经把分段的轨迹导进手表,但是方向定位看起来还是不够微观。基本上每走出300米,就要停下来检查下地图,因为不熟悉地形,岔路口太多了。一开始的差之毫厘,就有可能导致后来的谬之千里。
  爬到第一座山峰时,山顶风大吹得冲锋衣哒哒哒猎猎作响。想想,这特么才第1座,后面也就还有41座而已。虽然第一座大山就直接爬升1000米,很容易给人下马威,但也就是累一点而已。
  之后的路线开始变得十分棘手。因为比身体上更累的是,累心—后面开始,没有任何小径,要自己探索,自己寻找合适的路线。与此同时,还要实时观察手表和地图,不能跑偏。
  接下来,我遇到了湖区最有特色的植被地形,蓬松的藓类小地毯。远看以为是大五台或者武功山似的高山草甸,只要轻踏落足就能一苇渡江,实际上—实际上,它是非常蓬松的。一脚踩进去,能淹没脚踝。最深的地方,可以直接陷到膝盖。刚开始或许会觉得很好玩,但是想想,走着走着突然整个人掉进一个毛茸茸的坑里,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好嘛!
  于是我小心翼翼蹭着下山。生怕掉进这个大自然给我埋的坑里。就这样,终于摆脱了蓬松藓类地毯的地形,前方看起来一马平川,可以放心地过去了。
  然后,我整个人就掉进沼泽地里了。当我意识到不对劲儿时已经来不及了,身体已经重心不稳,整个下半身一凉,腰部以下已经陷进泥潭。眼前的这青黄色草窠,一处纵长有七八米的暗沼泽!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出来,更何况当时我是6分配速飞奔的,直接一口气冲进这片沼泽。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个沼泽黏稠度不够,或者说电影里看的沼泽太假,不会像流沙一样慢慢的吞人。虽然也会缓缓下陷,但是自己能够拄着登山杖拔出来。从沼泽里出来时,还是吓得摊到在一旁的草地上,抚摸着坚硬温暖的大地,觉得有些后怕。我仔细分析了下这个沼泽的成因,跟季节有关。正常七八月份,这里正好是一个补水点,但是四五月份的降雨量和湿度都很尴尬,就变成了这种沼泽状的小水泡子。只不过漂浮在上面的草丛太过逼真。
  沼泽之后,还是决定继续,只不过更加小心翼翼。但后面的路都是淹没脚踝的水路,深一脚浅一脚,只要安全就好了,就别想跑起来了。两个小时。在泥巴、沼泽和河水里泡得太久,鞋垫已经泡开了,袜子和鞋垫的摩擦力减小,十分湿滑。
  这种草丛看起来干燥,实际上下面都是水,吧嗒吧嗒走起来十分难受。不过比这更难受的是导航。首先要摸清下一座要攻顶的是哪一座山峰,然后想选择最合适—现在已经变成选择“最安全”的一条路上去。
  但是走起来十分没有自信,因为有时只有走错路之后几分钟,才能辨认出这条路不对。只能不停地试错。一路之上,几十次试错路,走来走去,十分疲惫。终于在一个山头上看到了一些徒步者。这种回到人类文明的安全感十分美好。知道第一段即将搞定。第一段的第三座高山,坡度将近60度,相当陡峭危险。充分说明了“湖区”山峰的技术难度。
  第一段19公里,本来爬升应该是1600米左右,但是由于各種迷路和试错,爬升却已经有2000多米,用了8个多小时。即使不考虑技术地形,单单是无法预测的苔藓坑和沼泽池,也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最后走在坚实的平路上,竟然有种幸福的感觉。
  最大的恐惧就是未知。

山顶呼啸的风


  第二段。
  在公路边简单休整后继续出发。然而寻找上山的入口就找了半天,最后从这个工地附近开辟一条破碎的路线横切上山。第二段,再次被各种极陡坡虐。当我翻上第6座山头的时候,甚至遇到两个徒步者问我,这里能不能下去—我都能上来你还有什么下不去的!可见坡度有多陡。
  最大的难点,除了一如既往地找路之外,就是补水了。由于季节问题,第一段三个补水点全部消失—变成了沼泽、小水坑和泥巴。第二段的几个补水点也全部变成脏水沟。
  终于坚持到了第二段唯一不可能消失的一处补水点。一处高山湖泊。之前做过功课,湖区的湖水水源直饮基本没毛病,经过净水器的物理过滤,更加不担心那些浮游生物和杂质了。此时,已经接近傍晚。在湖边休息了20分钟,饱餐过后天气变冷,狂风骤起。风力太大,湿度较高,体感温度接近零下5℃,赶紧把羽绒服、冲锋衣、冲锋裤全部套上。艰难前进。
  晚上8点30分,天色倏然变暗,阴云密布,月亮躲在山后,也不见星星。心里有些无助。白天找路都很艰难,更何况晚上呢。看着远处几公里外明明灭灭的灯火,在考虑要不要退出。主要是心累,找路太累了。前方不可预知的地形,和迷路都可能把我干掉,再加上当时还有一些其他的私事,心情差到爆。
  通往第八座山顶的路上,狂风愈演愈烈,几近可怖。不就是大风而已吗?或许你这样想,因为当时我也这样想。后来我跟朋友描述到,当我抵达山顶时,风力已经不能用“狂暴”来形容了,真的是自然灾害级别。那件超轻冲锋衣哒哒哒抖动的频率极高,随时都有被撕裂的可能,我不得不迅速蹲下,然后卧倒在地,不然真的能被大风吹倒。身处于夜晚的悬崖峭壁,谁知道万一摔倒是跌落山间,还是掉入湖底。哪种都不好过。   我慌不择路寻找一块一米高的石块,寻找背风的角度,匍匐在石块之后。风力稍微平息。风刮过石头形成刺耳的声音,我大口地喘着气,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我试图观察周围的环境,黑夜中却难以远眺。
  躲在石头后面有5分钟,觉得困在原地不是办法,不得不前进。我以一种极其怪异的姿势——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之所以要爬着前进,一方面,如果蹲起来都有可能被风吹飞,而且地上的小石子都已经吹飞在空中,怕被石子击中脑袋。
  风力直到半山腰也丝毫没有减弱。路上远远地看到几只头灯,刚放下心来准备上去打招呼,忽然那几只绿色的头灯如鬼火般迅速弹开到几米之外,我“呀”地一声吓出一身冷汗。定睛一看,原来是几只野山羊,头灯照在他们的眼睛里反射出来的绿光。可见当时的我已成惊弓之鸟,说什么也不继续了。
  第二段结束。共计45公里,总爬升4000米,用时17小时整。
  当晚撤到附近的镇子里,全部客满无人收留。只能在寒风中躲在一个小公交车站的长椅上,用太空毯裹着自己,直到天亮坐车回到凯西克。由于BGR路线并没有搞定,多少还是有点失望。不过后来查看了下地图,幸好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最后下山的时候要自己开路,傍晚没有能见度,狂风中地图一拿出来就吹碎了,所以导致方向偏离了90度。继续下去肯定又是错路。
  每当想起山顶离奇荒诞的狂风,愈加觉得自己的渺小。当时心里不自觉想起了海子那几句诗: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徒步经验总结


  总结来看,如果死磕的话,BGR的技术难度是可以接受的。我自认为经验不弱,七八年的户外经验和多次单人多日穿越经验,熟练识别等高线、山脊山沟等地理信息,还照样不停地迷路、试错。
  这次很多东西是超经验的,所以我总结,要想完成BGR必须要谨慎的几点是:
  路線的精确定位与导航。找路是这次最耗费精力的一件事,甚至远超于路线本身的难度。每走出去两三百米就要检查矫正,因为BGR大部分时候是没有小径的。要确定正确的山峰,再按图索骥找出合理的路线。
  可以选择预装好英国三合一等高线地图的手持GPS,我之前考虑过,但是三合一地图太贵,手持GPS太沉就临时放弃;或者是有熟悉路线的当地同伴向导为伍,事实上,整个路线就算是湖区当地人也要踩线四五次。
  补水点。四五月份的季节有点尴尬,不如七八月雨季降水充沛(不用担心下雨,因为肯定躲不过会下雨的)。这次前5个补水点只有1个还存在,因为它是不可能消失的湖水!最好有靠谱的补给团队,毕竟BGR协会不认同solo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未知地形。至少我遇到的就有蓬松苔藓、暗沼泽、泥巴路、水路等等,鬼知道前面还有什么。
  后备计划。在哪里撤退,撤退时的交通、时间、路线等等都要预先考虑。再次重申,一切没有后备计划的探险都是找死。
  保持愉悦且谨慎的心态。玩儿得开心很重要,不然干什么来了?当然开心之余也要保持谨慎,别忘了,这可是英国湖区BGR大环线!
其他文献
问:两年前,我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刚刚创业的许某,很快建立恋爱关系。得知许某急需创业资金,我二话没说就将20万元借给了他。半年后,我和许某登记结婚。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许某偷偷将10万元现金给了他的前女友!我要求許某偿还借我的20万元,他却说,他已经迎娶了债主,债务自然作罢。请问,婚前债务,婚后就自动灭失吗?  齐小娟(河北保定)  律师意见: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新年总是令人充斥着一些欲念,其中之一便是立新。新,往往能唤起那些关于对希冀、憧憬等等美好字眼的向往之心。无论这是头脑中自欺欺人的幻像还是真正能得到实现的心愿。像年关这种重大的时间节点,那种盼望着会发生什么却又什么也没发生的落差或许能被一份或精致或实用的礼物稍加弥补,的确,消费能给予人快感,而使用这些消费来的产品也应该是。也许一件产品就能启发你该去哪,这就是关于户外作为一种寻访内心世界的独有方式,关
6月23日,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仪式在四川眉山举行,来自安徽芜湖的11岁女孩弦弦和画家妈妈韦斯琴合著的散文集《心有琴弦》获得冰心散文奖。弦弦也因此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韦斯琴是艺术家,她对美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深深影响了女儿。散文集里收录了母女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描绘出诗一样的母亲、花一样的孩子和她们画一样的生活!  最好的家教是言传身教  今年52岁的韦斯琴是芜湖书画院的一
孩子有了过失,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也就是让孩子“自作自受”。这种方法最早由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卢梭主张,孩子犯了错误,不要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让他主动改正错误。我们很多父母,都习惯于用固定的模式去处罚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犯错本身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其实这才是处罚孩子最有效的方法。美国家长似乎对此更有经验,也经常采取这类方式教育孩子。  计时隔离
各位同仁:  大家好!感谢大家拨冗抽暇,莅临我校!根据本次现场会组委会的安排,我把我校文化管理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  (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实绩略)。应该说,我校的校风是纯正的,成绩是突出的,尤其是近年来,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更是崭新的。总体来看,少了一些浮华,多了一些朴素;少了一些虚妄,多了一些谦逊;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务实。校园不光有了楼堂场馆的壮观,花草树木的丰美,更有了人本的元素,人性的
编者按:  前不久,网上一则新闻引发广大网友关注,也引起很多未成年孩子家长的担忧。新闻报道了一位单亲妈妈的故事。这位妈妈在孩子接触网络方面较为开明,认为孩子迟早都会接触网络,不如引导孩子早点接触。结果却发现,10岁的女儿渐渐迷上了手机,经常半夜偷玩,还被一名15岁网友(一名网红)诱骗做出各种出格的事,包括“文爱”(网络名词,“文字性爱”的简称)、出走、自杀。这位妈妈先是气愤、震惊,后很快冷静下来,
单调的童年  我出生在机关大院,父亲是当地派出所的民警,母亲是一所医院的大夫,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父母对我的期望值很高。上天给了我一副好嗓子,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可是父母认为搞艺术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不是正经饭碗,他们让我上奥数班、英语班。  我的童年、少年单调而乏味,成天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几乎没有业余生活。我们家的电视从我读小学一年级起,基本上就是摆设,除了双休日,几乎不开,家里的电
高考是普通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历来被家长们看重。于是,以高考为重要目标,为提高升学率,对学生施以魔鬼式训练,并在高考战场上取得不俗成绩的学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高考工厂”。其中,河北省衡水中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衡水中学在众多家长和学子眼中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是有事实支撑的。  2017年高考,衡水中学174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2000余人被985大学录取,将近4000人被211大
问:上个月,我在上夜班的时候突发心脏病,晕倒在岗位上,住院半个月。请问,这种情况算不算工伤?  付春丽(江西南昌)  律师意见: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视同工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伤,只有出现上述情形才可认为是工伤,和工伤享受同等的待遇。按照您的说法,您突发疾病只是住院了,之后又治愈了,是不能认为是工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小原理,但是对于教育方式的影响却十分巨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则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强化理论    1 强化的定义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或反应;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