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媒体营造健康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己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为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的信息,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显著特征,为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精彩。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更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自身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多方面限制,老师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困难,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了困难。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就为数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西谚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教室里,你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我们教学的关键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否则,教师只是拥有一腔无用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 。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多媒体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的表达方式是形式化的,但我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数学应该是作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不是“学术形态”的数学,应该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具体说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人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題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将数学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创新”的过程,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创新”氛围中。
  1.创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2.创设自主操作的环境,培养学生敢于操作的能力
  二年级学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后,教师设计了“分一分,摆一摆”以操作为主的练习课。其中有一题是:把7根小棒平均分成3堆,每堆最多分几根小棒,还剩多少根?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知道分析,思考问题要严密,每个概念、每个问题、每道算式都要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其实,用纸做成模型,画画线段图,亲自测量或检验等,都是“动手试试”的好方法。
  四、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一要传授知识,二要培养能力,三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说教为主,学生的认知程度停留在听到的基础上,因此认识的事物、道理存在模糊性、片面性、浅显性,学生的德育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我们可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建教学情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多媒体教育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使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喜欢上了数学。实践证明,教育信息化燃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对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有着不估量的作用。要想让新时代的数学课堂真正异彩纷呈,我们就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和。新时代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动脑,还要动心,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随着鼠标和画面的滚动而灵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根植到学生心灵深处。
  总之,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从而达到激情引趣,以情猝思,乐中学知,寓教于乐的目的。
其他文献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西门外四机中学蒋静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以读促写”,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写作的技巧与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小学写作现状分析  1.内容单薄,立意不高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接触社会少,不少学生面对一项写作主题时,除了根据自己那点有限的生活常识或阅读体验“就事论事”之外,
期刊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通过上学期在大班进行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幼儿期
期刊
环保纪念日是唤起人们热爱人类、尊重环境意识的重要时机。我们选择各种节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既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又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美好向往的情感,因此它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最佳时机。活动中,我们创设了与这些节日相关的主题环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幼儿直接体验、感受、节日环境所特有的情境性、实践性、娱乐性。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一、
期刊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课程功能由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功能的转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策略与方法,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评价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
期刊
语文,本质上是人文的,是情感的。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人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学生们学习语文,是培养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文精神、对爱与美的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即精神上、心灵上的对话、沟通。《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
期刊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事关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民主课堂的构建,关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和新时代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探究式教学已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如火如荼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主观的原因,相关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力求根据当前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剖析其成因,并找到初步解
期刊
一、什么是原生态民歌  皮晓彩在2006年01期的《音乐探索》期刊中的《中国原生态民歌生存之我见》中对原生态民歌进行了一番解释,文章认为: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它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是音乐之源,亦是人类文化之始。在民族音乐中民间音乐份量最大,而民歌又是民间音乐中普及面最广的音乐形式。它
期刊
现在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刚接触弯弯曲曲的英文字母,吸引他们的好奇心,他们跃跃欲试,信心十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学生渐渐学习吃力,于是他们的厌学情绪潜滋暗长,与日俱增,就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这样那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欠明确,认为英语将来无用,导致了他们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学习干劲不足,产生了厌学情绪。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有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英语落在了其他同学
期刊
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知识的窗户,才能的马达,创新的动机。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语文并在语文教学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体检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落实这一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目前数学教师的中心任务。那么如果对数学既不兴趣又无智力的学生,又该如何提高他们的成绩呢?是目前数学教学的一个盲点,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个案模型。基于此,本文就个人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个案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