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来源 :江苏教育·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班主任可以搭建平台,组织“话题讨论”,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设立“明星擂台”,搭建展示学生特长的舞台;组织设计“每日一练”,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激励;成就感;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1-0053-02
  有效激勵。就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从学生个性和特长出发。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针对性的活动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张扬个性,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终身发展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品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班主任要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下面,笔者就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个具体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激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一、组织“话题讨论”,创新学生能力训练的方式
  “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每周话题讨论”,训练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1.贴近生活,确定话题。班主任让学生讨论的话题要尽可能是学生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者就是发生在学校、班级、学生身边的事件,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班级中出现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信心不足等问题时,可确定“怎样正确看待和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话题:再如在大型集体活动之前,为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可以确定“我是集体中的一员”等话题。
  2.感知生活,丰富资料。一般情况下,每周讨论的话题在上周末由班主任宣布,每天发言的学生名单在前一天讨论结束后由班主任公布。准备发言的学生在演讲前,认真审题,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好发言稿。发言稿要求尽量从自身体验的角度讲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做到有理有据,有张有弛。
  3.创新形式,组织讨论。每天可以确定3~5名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开展讨论,以学号或其他顺序依次轮流上台演讲,达到人人演讲、个个参与、全部锻炼的目的。演讲可以利用每天上午的早读或者晨会课时间进行,每个人演讲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另外,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量脱稿,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4,.完善机制,注重激励。为激发学生对话题讨论的兴趣。提高参与的效能,每天在讲演的学生中,可以通过民主评比的方式产生一名优胜发言人和一篇优秀发言稿,在此基础上,每周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发言稿,并将最佳发言人的名单和最佳发言稿公布上墙。
  二、设立“明星擂台”。搭建学生特长展示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明星擂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力,树立学生的自信。
  1.结合实际,设计项目。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设立“小作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围棋高手”“篮球明星”“体育健将”“舞蹈明星”等项目。在设立明星项目时,尽可能向后进生的闪光点处倾斜,以此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提高。
  2.客观公正,组织评选。通过学生的自荐和同学推荐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然后以能够反映这方面素质的比赛决出一名班级的明星。如在开展“小书法家”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报名,再由班主任组织一次班级书法比赛,最后在全体学生评比的基础上班主任最终确定班级的“小书法家”。
  3.公开平等,开展竞争。“明星擂台”最好每月评选一次。也可根据项目的特点随时开展“挑战”和守擂。如“围棋高手”的评比,班级中任何一名学生随时都可以向现任“围棋高手”挑战,在教师或同学的监督下“打擂比赛”,攻擂成功的,成为新一任班级的“围棋高手”。
  4.注重宣传,放大效应。每一任明星,班主任都向他们颁发证书和奖品,设立“明星墙”。将明星照片张榜公布,满足学生的“展示欲”。同时建立班级明星档案,学期结束再综合评比出各项的“学期明星”并进行表彰奖励。
  三、开展“每日一练”。拓展学生潜能开发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考虑这种个别差异的适应性教育引导才是最有效的。班主任工作研究主题聚焦“对学生成长问题的及时研究与解决”。“每日一练”突出学生个性化需求和重点性培养。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1.整合资源,开辟专栏。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室内的空间位置和相关教具,可以利用黑板旁边的一个位置,也可以利用小黑板。还可以在室内墙壁的适当位置,设置“每日一练”专栏。既不影响教师课堂教学黑板的使用,也不破坏教室的整体布置,还能提升班级文化的整体层次,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每日一练”的积极性。
  2.题目设计,力求全面。“每日一练”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的参与率。在“每日一练”内容确定上,通过向相关任课教师或其他教师征集题目,可以涉及语文、数学、外语等知识内容,还可以包括生活实践、思维转换等内容,关键是相关题目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把学习知识趣味化。
  3.注重难易,分类要求。“每日一练”题目的选择上既要与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又要能够体现学生思维的拓展。“每日一练”一般设计1~3个题目,其中基础方面与思维提高的题目按照2:1的比例确定,让一般的“学困生”也能解答1~2道题目。另外至少有1道提高发展题满足学科成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
  4.激发兴趣,形成氛围。在“每日一练”活动中,可以实行“星级”激励法,即教师现场对学生题目解答情况。实行无“×”批改法。以“√”的数量确定星级,激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热情。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学生的各种能力需要在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创新载体中锻炼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要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激励。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讲究管理语言的艺术。惩罚教育时,我们要多一些威严,少一些威吓;赏识教育时,我们要多一些恩厚,少一些恩赐;常规教育时,我们要多一些套路,少一些套话。班主任如果能做到这“三多三少”,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可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语言;言语艺术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1-0066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感教育;管理智慧;学生发展  李庾南老师曾说:“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一生勤勉奋斗,始终追求不止。”她这样说,也这样做了。我与李老师搭班教学多年,近距离地感受到她的处事风格和教育艺术:学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由冲动走向理智,由慌乱走向从容,由踌躇走向坚定。犹记得,当我工作十余年后遇到瓶颈,陷于困境,感到茫然,是李老师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为我厘清了教学的混沌,为我展示了最
【摘 要】通过对数列单元的整体分析,大致梳理了立足单元整体的数列创新题的设计路径。在命题技术层面,基于数列单元整体视角分析了问题载体和设问方式;参考已有的核心素养评价框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数列创新题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三个层级。  【关键词】单元整体;命题设计;核心素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3-0015-04  【作者
议论文写作的程式比较清晰,平时积累的素材可以运用,写作跑题或被判跑题的可能性小,因而成为高中学生作文选择最为广泛的体裁。有人保守地估计,若文体不限,至少70%的学生会把议论文作为自己写作的首选体裁。但是,日常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无为、内容无序、指导无法、训练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我想,可能正基于此,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高中组命题为“议论文写作升格指导”,以期对当下
【关键词】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1-0068-04  【作者简介】赵晓燕,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教育背景  注重时间管理就是以提高效率为最终目标,合理安排可以支配的时间。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中学阶段
【摘要】当前学校社团建设中,存在人员流动频繁、参与人员热情消退、社团发展规划缺位、经费与场地受限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在社团的后建设时代,我们要合理吸纳社团成员、规范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改善社团条件、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和合理的奖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校社团走出发展困境。  【关键词】社团建设;管理模式;智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5 【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9-0075-02  【作者简介】郭敏,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南通,226001)教师,高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阶段,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学习不只意味着学习知识,也强调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开学初,我召开了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电子产品;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55-03  【作者简介】黄敏,南京市百家湖中学(南京,211106)教师,硕士。  一、活动背景  当今的科技发展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工具”和“玩伴”:电子产品。当家长们无暇陪伴孩子的时候,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让孩子玩上大半天。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周末的时候
【摘 要】历时近10年,我们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认为数学也可以“做”实验。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看演示”为“动手操作”,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是可行的,但实施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政策扶持、深入研究、面上推广、建设资源库、开发实验工具,从而使数学实验得以常态化实施。
·导读·  乡村班主任是乡村学生发展的关键人,是乡村教师团队建设的领导者,是乡村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农村教育,这是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的直接构成;而乡村班主任也是重要的主体之一。  可是,当前乡村班主任的工作与发展还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他们可能缺少直接接触教育专家的机会,可能缺少与同行进行高质量互动共学的机会,可能极少被关注、被理解、被支持和被欣赏,可能要面对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