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教改中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高校金融教改中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进行研究,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述,互联网金融对高校金融教育的影响,以及高校金融教改中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高校金融 教改 互联网 作用
  一、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模式,开辟了金融市场的新领域。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完成业务,简化了金融工作的流程,节省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其对金融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还需要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高校需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对金融教育进行教改,培养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互联网金融精英人才。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通过大数据、社交软件、搜索引擎等设备,去实现金融通与信息中介等活动,属于信息化时代新的业务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金融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与传统的金融行业具有较大区别。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操作,速度快,成本低,操作方便,节省大量时间。交易双方可以在网上进行沟通,对对方进行了解,身份资信公开透明,交易可信度较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给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高效的金融教育模式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满足互联网金融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有所改变,为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需要培养互联网型专业性的金融人才。因此,高校需要进行金融教育改革。
  三、互联网金融对高校金融教育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市场具有推动作用。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打开新的领域,扩大其发展范围。但是同时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影响,互联网金融存在取代传统金融的情况,会使得金融市场发生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懂得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而单方面的金融人才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人才短缺,导致互联网金融公司难以快速发展。高校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所需的金融人才,加强高校金融教改的力度,科学的进行教育模式改革,全面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去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民众的金融意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引起社会民众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为民众接触金融行业提供便利。互联网理财渠道也越来越多,而且基本上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增加了人民的收益。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行业,人民对其理解并不深入,经常会对其产生误解。例如,对于理财方面,群众普遍认为理财应该是只赚钱不会赔钱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理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金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多种多样的金融形势,都会遵循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而互联网的不确定性,提高了金融的风险性。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教育至关重要,提高民众对于金融的认识,维护民众的权益,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四、高校金融教改中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
  1.促进高校金融课程的改革。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全能型的专业人才,具有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还能够独自进行金融处理。高校针对社会金融行业的需求,对金融课程做出调整,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是高校改革的关键。诸多高校建立互联网金融专业,提高了师生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视,为专业性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渠道,有利于精英人才的培育。互联网金融专业是新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经验较少,需要摸索着进行改革,不断的进行调整创新。目前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学作为教育的核心,主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统计知识、金融知识等。高校互联网金融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实力的高校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实践基地,有利于全面综合性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对于跟金融行业相关联的其它专业,需要建设互联网金融选修课,提高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对于实力比较薄弱的高校,无法设置互联网金融专业,可以科学的添加互联网金融课程,普及互联网金融学科的教育。
  2.促进互联网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社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促进高校互联网金融教育方法的改革。大多高校的互联网金融教育课程,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完整的教育方式,目前还没有形成。互联网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网络教学与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主体是学生与教师,需要二者积极的进行参与。互联网金融是有待研究的领域,对于目的、方向、学习方法,还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于高校教育是最大的难点。因此,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教学,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与金融需要相互融合。网络教学主要是学习互联网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有利于通过网络的形势进行金融处理。通过网络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可以快速收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进行操作,提高互联网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查询大量与金融相关的资料,以及最新的金融动态,加强对互联网的了解。通过网络建立互联网金融交流平台,大家可以發布意见,提出问题,教师帮忙解答,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教学质量。
  3.提高互联网金融教育的师资力量。高校对于互联网金融教育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互联网金融学科的师资力量,而师资力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未形成标准的互联网金融教育体系的时期,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的水平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因素。高校对于互联网金融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并且拥有足够的教育经验,同时加强教师关于金融实践部分的培训,从整体进行互联网金融教育的改革。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知识兼备的教育人才,加大建设力度,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长期制订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会,加强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探讨,以及教学经验的分享。国外的互联网金融相对比较成熟,高校可以借鉴国外教学理念,进行合理的教育改革,从而去培养专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对高校金融教育的影响,主要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金融人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民众的金融意识。高校金融教改中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高校金融课程的改革、提高互联网金融教育的师资力量、促进互联网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周銮平.对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金融教育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365.
  [2]翟永会.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金融教育变革模式探析[J].高教学刊,2015,17:3-4.
  [3]付永红.高校教改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分析及对策[J].前沿,2015,10:67-70+112.
  [4]萧珺予.高校教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120-121.
  [5]王宇鹏.互联网金融下高校金融教育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21:100-101.
  [6]廖文婕.高校教改项目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1:68-71.
其他文献
摘 要:S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资金紧张,一切都靠自筹。所以在与公办院校强大的资金支持下的办学竞争中,民办高校的各项工作都遇到了阻力,比如培训工作的开展、科研队伍的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深刻影响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就S学院培训工作进行讨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培训 培养 资金  S学院是一所民办大专院校,成立十余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也是世界第三大外资投资国,兼具投资者与东道国的双重身份。在全国经济一体化逐步加强的阶段,世界跨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东道国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加严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开始逐渐重视要国际投资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仅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条款,而且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构也开始逐步关注环境问题。对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对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具有重
期刊
摘 要:高校作为学术的圣地,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环境建设在这一层面上就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环境的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学术校园的内在需求,更是促进全社会学术环境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学术道德环境 教育质量 建设意义  高校教师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大量的经济发展成果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发生了众多侵害不特定多数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本文立足于比较法的角度,对消费民事公益诉权主体展開研究,对各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我国原告资格的完善路径加以探讨,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和消费者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公益诉权 原告资格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期刊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尝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为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强化提供相应的环境保障。本文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融入措施进行了适当的研究,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中华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提出,高等学校的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 自媒体 学生管理工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总规模为6 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81%,并且手机网民偏年轻化,大学生网民成为
期刊
摘 要:隨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以此确保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同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管理 新时期  在
期刊
摘 要:当前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目前高校班级管理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 模式 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生活背景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对高校班级管理工
期刊
摘 要:应急救护技能作为人类生存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当代,人们的生命安全遭受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这一类人群,数量大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活动领域较广,极易突发意外伤害,围绕安全教育这一主题对大学生展开应急救护培训,不仅能让大学生减轻伤害,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是在应急救护技能的普及和推广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出发、以永川秀芽这个重庆茶叶产业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为例,分析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和机会,并提出永川秀芽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地理标志产品品牌 竞争力 提升路径  一、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竞争力现有理论分析  1.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内涵。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是指经国家商标局审核批准的产品商标,是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的代表。该产品品牌依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