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思路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以此确保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同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管理 新时期
  在我国,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难度普遍比较大,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例如,学生自身的情况、教学改革的影响、网络的冲击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新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等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加强管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新时期,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有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深造。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难度普遍偏大,并且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众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促使社会各行业发生新的变化,进而导致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等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节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组织开展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必然造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化高职院校管理方式与传统学生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
  2.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深刻影响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那么网络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将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心智模式还不成熟,并且处于转型期,这一阶段存在较强的叛逆心里,网络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甚至一部分学生,无论是课余时间,还是上课时间,都会在网吧度过,并且上网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网络游戏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带坏了一部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无形中会增加管理老师的工作难度。与新时期的管理方式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导致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3.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不适应高职院校新校区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原有的校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新的校区,进而引发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在同一个校区学习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院系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必须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此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新时期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认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通过树立全新的管理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机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此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新时期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一方面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通过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挖掘学生潜能,通过教育的方式挖掘潜能,帮助其转化为现实性。
  2.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在新时期,高职院校为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进行结合,一方面学生需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考虑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管理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从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创新管理方式,以此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采用科学、规范,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管理。在未来的学生管理方法方面,个体化、咨询化,以及全方位的双向交流式的管理方式将成为主流。
  4.依法治校。在当前的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依法治校可以全面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是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法律意识方面,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不断增强,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国家法律、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对学生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借助规章制度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范化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措施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积极参与各种群体性活动,同时合理协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关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众多挑战。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放松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纪律松散、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下降等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出现抽烟、酗酒、打架斗殴、逃课上网等行为。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18岁左右,这一阶段学生心理正在由不成熟转变为成熟,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由于父母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同时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压力。对此,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方面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针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想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青.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4-05-24.
  [2]刘海斌.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路探索[J].学理论,2010(13).
  [3]李进,王正,黄秋明,岳洪群,王永章.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7(05).
  [4]邓玲.坚持服务理念创新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40).
其他文献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类高校的主体构成部分,他们的网络行为极具代表性,由于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典型特征。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网龄较长,上网次数频繁,以网络作为外界信息的主要获得窗口,上网目的以查资料看新闻以及娱乐为主,各类社交软件在他们的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群体整体上以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对待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激进言论等,但是还需要信息安全教育和民族
期刊
摘 要:高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合本校发展的模式,学生督察队是高校准军事化管理的代表,督察队建设应该统筹好队员学业与工作关系处理问题、督察队自身定位问题、与普通学生关系的处理问题和严格的纪律与大学生自由个性发展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高校 准军事化 督察队  一、高校准军事化管理与广州工商学院学生“督察队”  高校的准军事化管理主要是指:学习和效仿军队正规化管理的模式
期刊
摘 要:辅导员是普通高等教育工作师资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一线人员,辅导员工作艺术直接关系着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成效。新时期面临着诸如网络、电视传播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在新时期挑战中需要具备的部分工作艺术及这些工作艺术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 工作艺术 大学生 健康成长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团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日常
期刊
摘 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載体的建设能够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当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体,但在新的时期,传统载体不足的窘境已经暴露了出来。新形势下如何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问题。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探究新时期下高校如何进行有效载体的建设。在深入研究传统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拓展、社会实践、学生自我管理等
期刊
摘 要:S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资金紧张,一切都靠自筹。所以在与公办院校强大的资金支持下的办学竞争中,民办高校的各项工作都遇到了阻力,比如培训工作的开展、科研队伍的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深刻影响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就S学院培训工作进行讨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培训 培养 资金  S学院是一所民办大专院校,成立十余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也是世界第三大外资投资国,兼具投资者与东道国的双重身份。在全国经济一体化逐步加强的阶段,世界跨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东道国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加严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开始逐渐重视要国际投资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仅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条款,而且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构也开始逐步关注环境问题。对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对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具有重
期刊
摘 要:高校作为学术的圣地,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环境建设在这一层面上就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环境的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学术校园的内在需求,更是促进全社会学术环境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学术道德环境 教育质量 建设意义  高校教师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大量的经济发展成果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发生了众多侵害不特定多数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本文立足于比较法的角度,对消费民事公益诉权主体展開研究,对各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我国原告资格的完善路径加以探讨,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和消费者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公益诉权 原告资格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期刊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尝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为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强化提供相应的环境保障。本文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融入措施进行了适当的研究,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中华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提出,高等学校的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 自媒体 学生管理工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总规模为6 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81%,并且手机网民偏年轻化,大学生网民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