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的荒村”与“可悲的厚障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2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故乡》,首先应该从鲁迅的身份特征人手。鲁迅从小镇走向城市,而且还曾留学日本,为现代文明所启蒙。当他再回过头来,打量自己生长的乡村的时候,自然会带上另外一种眼光,以现代文明的尺度来衡量还停滞在前现代状态中的故乡。鲁迅对故乡的这种书写,是一种现代性的审视。在现代文明的对比下,乡村在各个层面都体现出了前现代的落后与荒凉,《故乡》中,鲁迅通过对景物、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前现代乡村的悲凉画卷。
  《故乡》的开头就为小说的整体叙事定下了基调,在“我”的视野中,离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是一个让人绝望的世界,没有丝毫魅力可言: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虽然主人公的返乡是“为了别他而来的”,要处理掉老屋子,带着母亲侄子离开,但是对于漂泊者来说,这次返乡还是要寻找灵魂可以得到安慰的精神家园。然而,面对这样一个破败的乡村,返乡者自然会禁不住悲凉起来,这里无法给漂泊的游子提供心灵的慰藉。“萧索的荒村”成为新文学乡土叙事的核心意象,前现代的乡村在现代城市的对比下,显得萧索而没有活气。在开头段落的叙述中,作家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的荒凉体验来突出悲凉的心绪。阴晦的天气、深冬的冷风、呜呜的风响、苍黄的天空,在这样的氛围笼罩下,乡村所展露出来的面貌自然是无活气的,同时也正是因为故乡的荒凉,其周围的景物才在“我”的眼中都沾染上了阴郁的色彩。这些景物的描写,最终都是为表现主人公的心情服务的,“我”对故乡的绝望心理,是一切荒凉景物展示的根本原因所在。
  为什么作者会疑惑“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并且肯定地指出“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呢?漂泊于都市的离乡游子,处在前现代与现代的两种文明的夹缝中,自然会体验到两种文化的纠缠,也会感受现代化带来的压力,所以在精神上始终有一种身份认同的危机感。这种认同上的危机感使他们无法对城市产生真正的亲近,记忆中的乡村世界才是灵魂可以栖息的家园。然而,他们所怀念的乡村也并不是真实的乡村,而是经过了头脑加工过的乡村,在加工的过程中去掉了乡村世界所不能为人忍受的一面,突出了其宁静与充满温情的一面,“尽管过去并非真的就那么好,但至少过去没有现在的那些‘坏东西’,人们对失去的东西总是怀有夸张的想象与回忆,在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批判的参照中,过去的一切都有了‘失乐园’的意义和价值。”思乡是对孤独无依的心灵的慰藉,人们在思念故乡的时候总是回忆故乡最美好的一面,那是一个被虚幻了的世界,抹去了自己所不能忍受的一切东西。当“我”从记忆中的故乡走出来,接触到实际的乡村时,所有的虚幻的假象随即破灭,这依然还是自己曾经逃离的那个不可忍受的乡村世界。“对于归来者来说,故乡属于记忆中的故乡,因为记忆已经定格在离开前的过去,离开后到返回前对于故乡而言是一片记忆的空白。所以,归来后的一切会让他感到惊异,因为,过去的记忆与眼前的现实构成了对比的反差。”所以“我”会有这样的错觉:“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在记忆中虚幻的美化被瞬间击碎之后,“我”必须要面对现实,从客观的角度来重新打量乡村世界,“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我”离乡二十余年后,再次返乡,而在这二十余年中,乡村世界是脱离现代化进程而停滞不前的,时间的演进并没有带来任何正向价值的增加,甚至更加衰落了。作为乡土之子,“我”的返乡不仅没有得到些许安慰与欣喜,反而加重了“我”对乡村世界的失望,再次逃离将会更加决绝。正如鲁迅所说的:“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萧索的荒村”,不仅是乡村的实际面貌的真实体现,也是现代化对比下的产物,作家怀着告别的心情,以及永远失去精神家园的绝望来审视故乡,更加重了这幅画卷的悲凉感。
  与“萧索的荒村”景物描写相应的,对故乡人物陈旧思想的叙述,主要通过两个人物进行描写,其一是被唤为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另外一个则是“我”幼年时代的玩伴闰土。如果说“我”代表现代,那么不论是杨二嫂,还是闰土,俨然还处在前现代的状态下,
  “我”与他们之间都存在“可悲的厚障壁”,这主要通过双方对话的中断来展现。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没有对杨二嫂的外貌做细致描述,而是从她的话语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恐慌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地站着。
  从套近乎到奉承“我”发达到指责“我”愈有钱愈不放松,杨二嫂一句接一句、急不可耐地诉说,不容“我”答复。与“我”说话是不重要的,表达出拿“我”家东西的合理性才是目的。所以,她在一番疾风暴雨的言说之后,“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然后扬长而去,似乎她的行为已经被认可并合乎情理了。杨二嫂的话语不仅体现了她的性格特征,而且也表明了她的思想与乡村世界一样还停滞在前现代。杨二嫂为了奉承“我”,便用“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八抬的大轿”来恭维我。她的价值观是陈旧的,是否升官发财、是否拥有三妻四妾,是她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在没有“道台”,不能一夫多妻,轿子作为交通工具也消失的时候,这些名词依然还活在杨二嫂的话语中,可见她代表的乡村世界与现代社会的严重脱离。所以在“我”与杨二嫂对话的过程中,先是愕然,然后是默然,“无话可说”,双方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他们的话语已然不在一个体系之内了。“萧索的荒村”不仅是萧索的、没有生气的,而且也是荒芜的、荒废的,杨二嫂的话语与价值观念,显然不属于这个时代。
  如果说与杨二嫂的无法交流,对“我”来说还没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么与成年闰土之间对话的中断,则让“我”很是难过。我们看到,在文本中出现了两个闰土,一个是少年时代鲜活的闰土,一个是成年的、干枯的闰土。鲁迅先生这种对比的叙述方式,很清晰地反映出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巨大变化,这种描写本身就具备了典范价值。
  闰土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容貌上——“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 皱纹……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而且也体现在思想性格层面,与肌体的老化相应,他的话语方式与思想意识,也是陈旧的。“我”很期待见到闰土,所以当母亲提起闰土的时候,在“我”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了美好的少年生活。闰土像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与一个鲜活的少年相连,与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相连,这个符号也承载了关于乡村与少年的美好回忆,“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再次见到闰土,让我很兴奋,“我”希望借此来改变返乡以来的悲凉心境。“我”还按照少年时代称呼他为“闰土哥”,然而,闰土一句“老爷”打断了我关于少年时代的回忆。于是,“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与闰土这个少年玩伴的对话也没有得到有效进行,与故乡的对话再次中断。
  出现在“我”与闰土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使我们无法像从前那样无拘无束地言谈。从“我”的角度来说,年龄变化,不可能再像少年时毫无顾忌,所以虽然再次见到闰土,“我”很兴奋,很想提及儿时的趣事,但是“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成年人那种欲言又止的心理在“我”身上表现得很充分,“我”的不自然表现首先拉开了两个人的距离,虽然在称呼上“我”并没有表现出与少年时有什么不同。另外,“我”作为接受现代文明的人,对“老爷”这种称呼所代表的尊卑观念是排斥的,所以闰土的一声“老爷”便使“我”断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可交流。从闰土的角度来看,他的成长就是接受社会等级观念的过程,他自觉地用尊卑贵贱来确认彼此关系,这与现代文明所倡导的平等思想有着天壤差别。虽然在闰土的心里依然还有他与“我”交往的记忆,见到“我”的第一反应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但是很快他的态度就“恭敬起来了”。鲁迅先生指出,中国历史分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闰土对“我”的称呼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主奴意识,显然是他主动地将自己置于奴仆的地位,而并不是“我”强加给他的。母亲劝说他照旧与“我”哥弟相称,闰土却对此并不接受——“这成什么规矩”。闰土所代表的老中国儿女,给自己贴上了奴隶的标签,奴隶与现代人之间的障壁不仅厚实坚固,而且显得异常可悲。
  “萧索的荒村”与“可悲的厚障壁”,在这样氛围中,“我”完成了从返乡到再次离乡的整个过程,显然,这次返乡让“我”感到了悲凉的绝望。世界在急遽演进,现代化是历史大趋势,但自己的故乡却依然在前现代的泥淖里停滞不前,这是“我”悲从心起的缘由。当然,鲁迅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宏儿和水生之间不要像自己与闰土那样隔阂起来,但希望只是希望而已,谁又说它一定会实现呢?在前现代的乡村展现中,浸透了鲁迅先生深刻的悲凉意识。
其他文献
《灯下漫笔》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一篇杂文,被选入人教版大纲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对于这篇文章的教与学,历来为老师和学生所畏惧。因为大家都觉得鲁迅的文章难读,而这篇尤甚。原因是:第一,文章的语言不属于规范的白话文范畴,文白夹杂的表达方式,给大家带来了阅读上的困难。第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小说和杂文居多,而他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杂文中的议题已离我们远去,读者觉得陌生。第三,学生现实思想的深度与阅历的广
与戴望舒、何其芳等现代诗派的抒情诗人相比,卞之琳是倾向于知性诗歌创造的。在诗集《雕虫纪历》的自序中,他坦承情感不能自已,“总倾向于克制,仿佛刻意要做‘冷血动物’”的确,他诗中所传达的不是单纯的个人情感或时代情绪,而是一种浸润着智慧与思想的人生经验,一种对宇宙、人生、命运等问题的知性看法。创作于1935年的名篇《寂寞》就是卞之琳诗歌风格的缩影。    1 人类寂寞的睿智探寻   人的寂寞有多种形态
这本书有个奇怪的名字——“岩中花树”。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在贫瘠的岩石上长出的一株开满鲜花的树。这个说法来自王阳明的一则比喻。  也正出自对王阳明的好奇,我才去读这本书的。原本以为这是—本介绍王阳明的传记,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我在这本书中遇到了很多“熟人”: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  教书这么多年,这些人已然成了我“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那是因为或早或晚都曾经教过他们的文章;说陌生,那是因为
要读懂并讲清楚这篇文章,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  于是,就有了两个问题:说什么“理”?如何“说理”?  而要弄清楚“说什么‘理”’,又先要弄清“如何‘说理”’:在某种意义上,“如何说”比“说什么”重要,更准确地说,“说什么”体现在“如何说”里,“如何说”又受制于“说什么”,两者是融为一体的。而我们阅读、理解、把握,又必须从“如何说”入手。
近年来,轮滑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推崇。随着这股声势浩大的运动群体的崛起,“平花”与“刷街”这两个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广泛流传于网络。现举例如下:  (1)腿伤一个多礼拜了还没有好,开始担心它了。中午去了医院,医生说有点发炎需要挂盐水。真希望腿快快好,好了就可以去刷街练习平花了,不过玩轮滑的人变少了,哎——人少了就没意思了……(新浪博客2008年7月8日)  (2)对刚学
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中断和“失语”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大都发生在代表启蒙话语的、具有现代性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与落后的、不觉悟的群众之间,据此,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鲁迅的这些小说旨在说明古老中国的“厚障壁”和“铁屋子”是窒息和扼杀中国人的罪恶渊薮,必须全力打破,才能使昏睡于其中的大众醒悟。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有僵化文本之嫌,忽略了鲁迅思想更复杂的层面。本文拟通过对《故乡》中“失语
要想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经解经”“以史解经”,让学生具备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经史素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能够审视经典,合理质疑,小心求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素养。学校向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国学”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这是一门必修的校本选修课,面向高一学生,分上、下两个学期。此外,建设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群,如孔子的
教学设想    很多老师在上《江南的冬景》时,往往会注意到其中的“画意”,并将整篇文章分解为各种题名的画,进而分别进行鉴赏。但是以分解图景的方式来阅读整篇文章的话,我们会发现除了典型的“微雨寒村图”之外,全文的其他部分似乎并不能够非常顺利地转换成共时性的画面。同时,这篇文章毕竟是由画面和感想穿插而成,如果以分解画面的方式来阅读全文,我们也很容易忽略作者直接的情感表达。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该文最
词语意义都有时代性。对于虚词来说,每个虚词用法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时代。正如汪维辉先生所说:“每一个词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我们可以根据某些词语的使用来确定某部作品的时代性:同理,我们在解释词语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词语的时代性,绝不能用后代才出现的词义来解释前代的词语。《语文建设》2007年第10期发表了《(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文中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
一、联系生活,导入“飞翔”    师:因为中考的原因,大家是不是度过了一个动荡而又痛苦的暑假?原谅我触及你们的伤痛!尽管,你们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学校,但是,你们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学校,因为我想11中可以还你们一个理想。亲爱的同学们,在高中,你们有怎样的梦想?  (出示PPT——亲爱的同学,在高中,你有怎样的梦想?)  生:我想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好的大学……  生:我想改掉我的缺点,我记性很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