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质量的双向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质量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家对当前教育的指导方针。通过分析目前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双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对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进行了设计,以期能客观、有效地评价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人工智能;在线教学质量;双向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教学质量双向评价研究”(2020SJA0455)
  [作者简介] 唐闺臣(1979—),女,浙江三门人,硕士,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研究;梁瑞宇(1978—),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研究;谢 跃(1991—),男,江苏淮安人,博士,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其他文献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实现行政人员的自我发展与岗位合理设置是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实现高校行政人员的自我发展与岗位合理设置,作者从新形势下完善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发展与岗位设置工作的意义入手,对新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发展与岗位设置的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以激励理论为视角探究了新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发展与岗位设置的方法。  关键词:行政人员;自我发展;岗位设置;激励理论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互聯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高校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最高层次,互联网的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互联网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借助互联网优势,改革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甘肃农业大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措
[摘 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课程思政”的具体操作策略和考核评价标准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就当前“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如何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
[摘 要] 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利用大赛成果的辐射效应,整合教学大赛资源,探索“模块化 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TRCOT模式,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四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使信息化教学应用日常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得到提高,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正积极探索将“导师制”逐渐推行应用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基于此管理模式,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更加系统的培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导师制”对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发现开展“导师制”之后,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获奖数目逐年增加,有效地激发了本科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探索和思考“导师制”的实施方法,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
[摘 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下,各个高等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要求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个专业在双创背景下,要求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至少1门。创新教育是现代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开设创新通识课是很多学校创新教育采用的方式之一。针对创新通识课与专业脱节的问题,结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创业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改革,将创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得到全国的广泛认可,社会实践种类增多、范围扩大、人群提升、成果显著,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有待提高的方面。该文旨在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具体实践,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可供其他高校借鉴的经验方法。该文选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该校从事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
[摘 要] 河南师范大学通过承办“国培计划”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学校“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结合中小学教师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策略,推动中小学教育教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飞速发展,同时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应对这些发展,研究生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成为主要趋势,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联合培养的提升空间巨大。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也顺势而为构建了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今研究生培养质量面临着交叉学科师资队伍欠缺、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联合培养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的
[摘 要] 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面向“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针对传统“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及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以兴趣为导向,围绕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标,开展了包括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加强创新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