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多种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要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体育课程具有综合性质,它以教育科学和体育运动科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以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技术体系和各种体育活动为内容的一门学科。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体育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新形势下,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已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受竞技体育与体质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内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乏味,体育课程资源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学内容重复、陈旧、复杂,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烦心理。
(2)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不能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精神。过去,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主要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完整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忽视了体育对于培养人的作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和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地方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要充分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它们引进到课堂当中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程资源要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差异较大,体育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努力发展反映学校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
3体育课程资源的种类
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六种:(1)人力资源;(2)体育设施资源;(3)课程内容资源;(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5)自然地理体育课程资源;(6)体育信息资源。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能获得的体育教学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广播、体育杂志等资源获取体育信息。充分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由体育教师、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行政机构的体育视导员和学生家长等构成。他们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岗位职能作用,鼓励他们关心和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不仅节省了重复购买器材的费用,还能根据器材的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例如:①接力棒:除了用于接力跑的传接工具外,还可作为健美操的手持器材和各种跑步的障碍标志物。②栏架:用于跨栏,也可用于投射门和钻越障碍等。③跳绳:用于各种姿势的跳绳动作和绳操,还能用作游戏标尺等。④标枪:用于投掷、跳高架、标志物等。⑤实心球:用于投掷、做游戏的负重物、障碍物和标志物等。⑥呼拉圈:用于身体活动、游戏套圈、障碍物。⑦橡皮筋:可当跳绳使用,也可做跳高的横杆等。⑧单、双杠:除用于体操动作外,也可用于打秋千等游戏活动。
(2)制作简易器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废旧的生活物品和生产工具等,可以制作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解决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短缺问题。例如:①发动学生和家长利用家里的旧布和豆子、谷类等制作成大小不一的沙布口袋。②汽车轮胎可作障碍物和攀爬阶梯的工具。③多余的地板块可重新改装用作“齐心协力”走,还可做冬季的“脚滑子”。④旧书包可用作负重的“小背篓”和障碍物。⑤各种矿泉水瓶可用作标志物、沙瓶、障碍物等。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成人标准的体育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生身材标准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如:①可将足球场地缩小成适合学生小范围活动的空间,把球门也按照场地的比例适当调整。②降低学校篮球架的高度,在学校的室外墙壁上多安置一些篮球架。③健美操室可用于进行乒乓球、武术、室内毽球等项目的混合型场地。④夏季的轮滑场地可用做冬季的滑冰场地、冰球场地和多种冰上活动场地等。⑤降低排球网架的高度可作为网球场地。
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运动项目的改造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简化技战术:只保留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战术。
②简化规则:只保留一些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兴高采烈“玩”起来的简单规则。
③修改内容:去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使学生无兴趣的陈旧内容。
④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改变器材的功能。
(2)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新兴运动系列的内容极为丰富,《课程标准》对新兴运动的定义是: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深受学生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下面列举几项新兴运动的种类:
①定向运动:定向运动也称定向越野,是借助于地图、指南针来识别方向,越过各种地形,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这种运动非常适合青少年。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国家,很快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②轮滑:轮滑运动是一项融健身、娱乐、竞技与一身的风靡世界的趣味性很强的大众休闲运动。现在这项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列,有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和轮滑球比赛等。从旱冰鞋上来看,也有了创新与改造,从捆绑在脚上的鞋到现在特制的单排轮,有不少地方盛行这项运动。轮滑的场地也不同于过去固定的场地,有圆形、长方形和波浪形等各种场地。现在,轮滑在某些地区也被少数人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③攀岩: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运动项目,它包括野外攀岩与场地攀岩两类。野外攀岩已经是世界性的流行运动项目,由于它具有实际的生活与生存价值,因此,对青少年具有教育意义。场地攀岩也有室内与室外之分,是在人工造的攀岩墙上进行的,高度的设计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年龄有所不同。这种攀岩墙已经在我国的某些学校出现,室内攀岩墙相对来讲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安全性更好些。
4体育课程内容与校外体育资源整合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给学校体育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通过体育俱乐部与政府、社区、家庭三方面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校外体育资源。
(1)与政府文体部门的体育资源整合。俱乐部主动与政府文体部门沟通,把以前文体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繁杂的比赛、活动组织起来,并把各种活动办出层次。政府部门则将有关的活动经费下拨俱乐部,使俱乐部成为了一个专业的体育组织。另外,俱乐部各个项目的体育骨干除了代表本地政府参加各种体育竞赛获得荣誉外,也成了带动本地体育文化活动的排头兵,参与比赛、组织比赛等也成为了他们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乐趣。
(2)与教育部门体育资源的整合。作为学校体育俱乐部,本身拥有大量经过优化了的学校体育资源,这部分资源已经使本地教育部门在应付传统的各类竞赛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大量的校外体育资源使教育部门在考虑学校体育的发展时,自然而然地把俱乐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俱乐部承担了以前体育教研组的大部分职责,如组织教育系统内各种项目的体育比赛、参与教育系统的高层次体育竞赛等,因此,俱乐部的存在已经把大量的体育教师从繁重的体育竞赛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的研究。
(3)与社区体育场地资源的整合。俱乐部遵循“政府投资、立足学校、面向校内外”的原则,分总部场地和其他各所学校活动场地两部分。各俱乐部一般选定一所场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作为总部场地,该场地由俱乐部负责管理使用,将活动的时间详细分清楚,以达到学校和俱乐部资源共享,在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时间,俱乐部可以象征性地有偿向社会开放。
在一些社区的公众活动场所,也有俱乐部的活动点,如各种类型的文化广场,俱乐部可以随时在这里进行活动,这对广大民众的影响以及体育文化向社会的渗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1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内容的选取。选取的内容应当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特征,并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要注意更新课程理念,根据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继承好的思想,更新旧的观念,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要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4应当把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工作纳入体育教研工作之中,克服消极和懒惰情绪,防止“一问了之”和“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5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6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体育课程设计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实施能力。
7各市、地有关部门要不断总结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体育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新形势下,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已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受竞技体育与体质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内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乏味,体育课程资源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学内容重复、陈旧、复杂,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烦心理。
(2)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不能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精神。过去,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主要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完整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忽视了体育对于培养人的作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和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地方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要充分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它们引进到课堂当中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程资源要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差异较大,体育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努力发展反映学校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
3体育课程资源的种类
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六种:(1)人力资源;(2)体育设施资源;(3)课程内容资源;(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5)自然地理体育课程资源;(6)体育信息资源。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能获得的体育教学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广播、体育杂志等资源获取体育信息。充分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由体育教师、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行政机构的体育视导员和学生家长等构成。他们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岗位职能作用,鼓励他们关心和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不仅节省了重复购买器材的费用,还能根据器材的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例如:①接力棒:除了用于接力跑的传接工具外,还可作为健美操的手持器材和各种跑步的障碍标志物。②栏架:用于跨栏,也可用于投射门和钻越障碍等。③跳绳:用于各种姿势的跳绳动作和绳操,还能用作游戏标尺等。④标枪:用于投掷、跳高架、标志物等。⑤实心球:用于投掷、做游戏的负重物、障碍物和标志物等。⑥呼拉圈:用于身体活动、游戏套圈、障碍物。⑦橡皮筋:可当跳绳使用,也可做跳高的横杆等。⑧单、双杠:除用于体操动作外,也可用于打秋千等游戏活动。
(2)制作简易器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废旧的生活物品和生产工具等,可以制作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解决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短缺问题。例如:①发动学生和家长利用家里的旧布和豆子、谷类等制作成大小不一的沙布口袋。②汽车轮胎可作障碍物和攀爬阶梯的工具。③多余的地板块可重新改装用作“齐心协力”走,还可做冬季的“脚滑子”。④旧书包可用作负重的“小背篓”和障碍物。⑤各种矿泉水瓶可用作标志物、沙瓶、障碍物等。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成人标准的体育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生身材标准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如:①可将足球场地缩小成适合学生小范围活动的空间,把球门也按照场地的比例适当调整。②降低学校篮球架的高度,在学校的室外墙壁上多安置一些篮球架。③健美操室可用于进行乒乓球、武术、室内毽球等项目的混合型场地。④夏季的轮滑场地可用做冬季的滑冰场地、冰球场地和多种冰上活动场地等。⑤降低排球网架的高度可作为网球场地。
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运动项目的改造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简化技战术:只保留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战术。
②简化规则:只保留一些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兴高采烈“玩”起来的简单规则。
③修改内容:去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使学生无兴趣的陈旧内容。
④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改变器材的功能。
(2)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新兴运动系列的内容极为丰富,《课程标准》对新兴运动的定义是: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深受学生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下面列举几项新兴运动的种类:
①定向运动:定向运动也称定向越野,是借助于地图、指南针来识别方向,越过各种地形,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这种运动非常适合青少年。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国家,很快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②轮滑:轮滑运动是一项融健身、娱乐、竞技与一身的风靡世界的趣味性很强的大众休闲运动。现在这项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列,有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和轮滑球比赛等。从旱冰鞋上来看,也有了创新与改造,从捆绑在脚上的鞋到现在特制的单排轮,有不少地方盛行这项运动。轮滑的场地也不同于过去固定的场地,有圆形、长方形和波浪形等各种场地。现在,轮滑在某些地区也被少数人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③攀岩: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运动项目,它包括野外攀岩与场地攀岩两类。野外攀岩已经是世界性的流行运动项目,由于它具有实际的生活与生存价值,因此,对青少年具有教育意义。场地攀岩也有室内与室外之分,是在人工造的攀岩墙上进行的,高度的设计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年龄有所不同。这种攀岩墙已经在我国的某些学校出现,室内攀岩墙相对来讲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安全性更好些。
4体育课程内容与校外体育资源整合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给学校体育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通过体育俱乐部与政府、社区、家庭三方面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校外体育资源。
(1)与政府文体部门的体育资源整合。俱乐部主动与政府文体部门沟通,把以前文体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繁杂的比赛、活动组织起来,并把各种活动办出层次。政府部门则将有关的活动经费下拨俱乐部,使俱乐部成为了一个专业的体育组织。另外,俱乐部各个项目的体育骨干除了代表本地政府参加各种体育竞赛获得荣誉外,也成了带动本地体育文化活动的排头兵,参与比赛、组织比赛等也成为了他们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乐趣。
(2)与教育部门体育资源的整合。作为学校体育俱乐部,本身拥有大量经过优化了的学校体育资源,这部分资源已经使本地教育部门在应付传统的各类竞赛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大量的校外体育资源使教育部门在考虑学校体育的发展时,自然而然地把俱乐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俱乐部承担了以前体育教研组的大部分职责,如组织教育系统内各种项目的体育比赛、参与教育系统的高层次体育竞赛等,因此,俱乐部的存在已经把大量的体育教师从繁重的体育竞赛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的研究。
(3)与社区体育场地资源的整合。俱乐部遵循“政府投资、立足学校、面向校内外”的原则,分总部场地和其他各所学校活动场地两部分。各俱乐部一般选定一所场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作为总部场地,该场地由俱乐部负责管理使用,将活动的时间详细分清楚,以达到学校和俱乐部资源共享,在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时间,俱乐部可以象征性地有偿向社会开放。
在一些社区的公众活动场所,也有俱乐部的活动点,如各种类型的文化广场,俱乐部可以随时在这里进行活动,这对广大民众的影响以及体育文化向社会的渗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1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内容的选取。选取的内容应当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特征,并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要注意更新课程理念,根据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继承好的思想,更新旧的观念,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要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4应当把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工作纳入体育教研工作之中,克服消极和懒惰情绪,防止“一问了之”和“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5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6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体育课程设计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实施能力。
7各市、地有关部门要不断总结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