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异化回归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在生活的需要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它走出“婴儿期”走进“少年期”。从原始社会迈入阶级社会之后,却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逐渐异化。时代在呼唤教育的回归,变质的教育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在更高程度上回归本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杨贤江;教育不平等;两重教育权;教育异化;教育回归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g-010x(2008)03-0011-04
  
  一、教育的起源及本质
  
  教育在生活的土壤中孕育、萌芽,在时代呼唤的雨露下茁壮、繁荣,伴随着社会的需要而生长、发展,它的成长状况取决于它生长的土壤、水分和其他各种条件。如若遇到暴风雨的袭击,它会顺势而弯腰、低头,甚至扭曲。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曾指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之一领域,是给予劳动力以一种特殊的资格的;换句通俗的话,教育便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动物与教育是毫不相干的,例如,在实验室里人工孵出来的小鸟,没有见过任何鸟的飞翔,发育到一定阶段,飞起来也跟其它小鸟一样。可知小鸟飞翔,完全是本能的行为,并不需要教育。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一项专利。“但是,这样一种起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教育,并不是终古如斯的;它的意义和它的内容是常常变的。”“只要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变了,它是必然地跟着变的。”因为教育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必要工具,作为“工具”必然要随着生产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发展。
  杨贤江说,“这个转变的关头,是在社会的分成阶段。在社会未有阶级即在原始社会时代,教育是全人类的,也是统一的,等社会分成阶级,即在所谓文明时代,教育就变成阶级的,且是对立的。”既然教育所依存的土壤出现分层,所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异,那么教育自然而然地脱离本性而“变性”异化。杨贤江指出:“这个变迁的大概,可说如下:第一,在氏族制度时代之教育,是为种族之维持发展,由一代向次代传下物质的及精神的社会的遗产,完全是生物学的目的。第二,当私有财产制勃兴时代,社会分裂,从而教育于生物学的目的之外,加上当作支配工具的目的。第三,当私有制已经发达之后,教育之目的遂变为忽视第一义而重视第二义。”
  原始社会是人类未开化的时期,面对苍茫的大自然,仰望高高的苍穹,远看杂荆丛生的森林,搏击凶猛的野兽,相比之下,人类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人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但人之所以被称之为“最高等的动物”,自然有独特之处。动物只是把同类的本能无意识的“遗传”给下一代,而“当代的人,一面利用由前代所传下的精神及物质的遗产,一面更加上新的经验与发明,以传授给下一代。”这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目的的;这不是消极适应,而是积极主动。人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生存。开始自觉地互相帮助,共同协作,组建集体。在生产生活中有意识地把自己获得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便是教育。这种与生活浑然一体的教育,人人得以享受,人人必须接受,受教育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正如杨贤江所说,这种教育“除‘种族保存’(‘个体保存’包括在内)之目的以外,更无他种教育目的。”“所以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会的事情;这又不是支配的事情,而是平等的事情。”
  杨贤江指出,“照唯物史观来说,社会的经济构造是现实的基础,而法制上、政治上、宗教上、艺术上以及哲学上——简言之,就是观念上的各种形态(即所谓观念形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教育就是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一。”所以,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环境而独立存在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根本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劳动之外的“劳心者”。杨贤江说:“在原始共产社会,大家劳动,大家既(即]就劳动所需要的知能,随时随地学习,或受长老的指导;所以学问也是大家共享,且和劳动相联系的。”学习的内容“不外两方面:一是获得生活资料的‘实用教育’;一是安慰精神的‘宗教教育’。属于前者,是渔猎、战争、利器的技能;属于后者,是风习、仪式的传授。”杨贤江科学地概括了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他指出,“原始共产社会教育的特征,就在无阶级性、无尊重私产、拥护支配权的内容,教育与劳动不分,是每个人,无论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的。”
  
  二、迷失方向——教育远离本性而逐渐变异
  
  当人类走过“婴儿期”,迈入“少年期”,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的本领,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教训,体格健壮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这使得我们的祖先也有了少许的“积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因为经济基础发生变动,所以巨大的上层建筑全体,也徐徐地或急速地发生变革。”社会分为两种阶级——有治者和治于人者,“劳心者”与“劳力者”。杨贤江说,“在政治上,‘劳心者’与‘劳力者’是支配与隶属的关系;在教育上,便是‘学问’与‘劳动’的关系。治者阶级一味从事‘学问’(自然,有很多是不从事‘学问’而只荒淫过日的),而绝不从事‘劳动’,被治者阶级则一味从事‘劳动’而绝不从事‘学问’;”学问与劳动分家,教育与生活脱离,使教育异化为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杨贤江指出,这种社会现象是变态的,“决不是有种人生成是只配读书不做工,而有种人生成是只配做工不读书的。”生长在这种变态的环境中的教育自然的被扭曲而变质。杨贤江说,一旦社会中有了阶级,单纯的社会要求者就会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乃为某一阶级的要求,自是而后,学问这样东西,终是由于这种阶级的要求以发生、以发达的。从而无论何种学问,必然地带有多少阶级的性质、阶级的色彩。”阶级社会的教育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被统治阶级被拒之于教育的大门之外,不敢问津。即使有幸受一点教育,也只是愚化的教育。这时候的教育由于私有制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变动,已经与原始社会的教育发生了本质的区别,已经脱离本性而变异,具体异化过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
  在原始社会,人人都能受教育,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受教育权。而在阶级社会,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专有品。正如杨贤江所说“教育的分配,主要是受所有的多寡以决定;就是所有的特权连结到教学的特权;从而有产阶级成为有识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无识阶级。”从而由于财富的多寡,阶级的不同,贫穷的被统治者与教育是毫无缘分的。那是富有者的奢侈品,那是统治者地位的象征。如果你是被统治阶级,那么你在娘胎里就已注定“此生不识教育面”的命运,即使你天生聪慧;如果你是统治阶级,你还没出生,可能已经决定好了你受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即使你是低能儿。所以杨贤江精辟地说:“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   2、从“教育是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到“教育垄断——专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
  原始社会的教育“只有生物学的目的,就是以‘保存种族’为目的,绝无支配的意味含在里面。虽有尊重长老的教训,可不是阶级性;长老之值得尊重,是为了代表全社会的利益;尊敬长老,就无异尊敬全社会。除此别无作用。”这时候的教育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到了阶级社会,教育已成为统治阶级粉饰门面的装饰品。杨贤江指出,“在教育目的上,不复是单纯的生物学的目的,而是拥护私有财产。”这时的教育承担着两种职务,“一是当作政府的支配手段的,一是当作维持并促进经济的榨取手段的。”被统治阶级即使得到恩惠,有幸受了一点教育,但这种教育“对于被支配阶级,既不是适应他们自身的利益,也不是适应全社会的要求,主要乃是施行对支配阶级有方便的教育,以俘虏被压迫者的心意,且使之成为对支配阶级服役的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共有制到阶级社会的私有制,教育的目的已经严重变质异化,很难再看到原来的性质。
  
  3、从“教育与劳动密不可分”到“教育与劳动分家”。
  在原始社会中,教育与劳动是水乳交融的,很难分辨出何时何地进行的是劳动,何时何地进行的又是学习,大家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接受教育。但到了阶级社会,教育与劳动却“断交”了,教育的地位“升级”了,成为陪伴统治阶级左右的消遣物、装饰品,和劳动断然分了手。就像杨贤江所说的“脑与手拆了伙,求知与做工离了婚,两者形成俨然对抗的阵势。”对于这种分家,杨贤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并不否认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他指出,如果承认这种分家为必要和当然,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严厉批评了这种“分家”的教育造成的后果。他说,“这种教育的结果,在个人方面,是读书人弄成‘手无缚鸡之力’,弄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工人弄成‘目不识丁’,弄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在社会方面,是读书人高居‘四民之首’视劳动为微贱;做工人居于下流,视学问为无用。”他积极主张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4、从“单重教育权”到“两重教育权”
  杨贤江说,“这所谓两重教育权,就是阶级社会中相并存甚至相对抗的两种教育。即教育制度之组成与教育行动之存在是相对立而不相统一的。”杨贤江指出,在原始社会存在两种教育,但不是两重教育权,更不是两种相对抗的教育权。那个时期,教育制度之组成与教育行动之存在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单重教育权”下,本质都是为全社会的生活需要服务,而不是专为某种特殊阶级所利用。而在阶级社会,这两种教育的关系却变了质、分了家,且对抗起来。“一种教育制度专供支配阶级的利用,被支配阶级是被摈在这种教育制度之外的,所靠者只有不成为制度的一种实质的行动。”中世纪的徒弟制度,看似一种有组织的制度,其实质却仍属于行动,不过这时期的教育制度与行动井水不犯河水,平行前进,二者没有交叉点,所以可以相互独立,而不对抗,矛盾。“但自近代的阶级制度——资本家与无产者——发达以来,即自近代的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以来,阶级不单是自然的对立关系,而[且]为意识的对立关系;这一关系的改变,同时就发生了教化上的意识的对立关系。”这二者不再是“并行不悖”,而是“水火不容”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互排斥,都以打倒对方为目的。杨贤江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实质,掀开了资产阶级的面纱,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扫清了障碍。
  
  5、从“男女教育平等”到“性别歧视——男女教育的不平等”。
   杨贤江指出,在原始共产时代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虽然在野蛮时代,女权特别优越;未开化时代,女子地位仍然较高;但男子方面,并不因此有在教育上的差别待遇;因为氏族社会实是平等友爱之社会,并无阶级分裂的。”但是到了阶级社会,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使得女子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男子掌握着女子的生杀大权,决定着女子的命运。“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统治阶级愚化政策的一部分,已深入到人们的骨髓,根深蒂固,成为女子身心的牢笼,把女子紧紧锁在绣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简直与外界隔绝,更是与教育绝缘。杨贤江指出,“‘重男轻女’这种‘社会道德’之所以产生,不是偶然的。凡是社会隶属与压制,皆由被压制者对压制者之经济的隶属而起。”所以“不独女子,即一般劳苦群众,在少数人握有经济支配权以前,也是不能脱离隶属的地位的。”杨贤江目光犀利,一眼就看穿了统治阶级的“花招”,对“重男轻女”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作了深刻分析,透彻的说明,并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以上五种演变过程,勾画了教育逐渐脱离本性而变异的路线,隐含着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呈现出教育异化的大致轮廓。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已经由为“保存种族”的生物学目的,转化为支配者的统治工具;已经由教育机会平等转化为“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已经由教育与劳动的密不可分到断然分家;已经出现了两重教育权的对立和性别歧视。正如杨贤江所说,“这些现象,在原始共产社会,即无产阶级的社会中,是不能有的。所以这都是教育的变质。”
  
  三、走在回家的路上——教育挣脱“变态”而逐渐回归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这棵大树已经东歪西斜,扭曲变形。她疙疙瘩瘩的躯干里长满了“蛀虫”,这些“蛀虫”在侵蚀着她,吞啮着她。要让这棵千疮百孔的树挺拔茁壮,充满生机,恢复原生态,是何等的困难啊!杨贤江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指出了“治疗这棵树”的方法。他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解决教育——上层建筑之一的问题,必须从经济人手。在经济上未能独立以前,是无法得以脱离支配的。而私有制的存在是阶级对立的根源所在,必须消灭私有制才能使教育回归本性,才能消除阶级,才能教育平等,而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势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杨贤江以前苏联教育为例,指出这时期的教育已经远离了“变态”的阶级教育,向教育的正常的轨道靠拢、贴近,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回归。虽然前苏联教育也是阶级的教育,不过,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杨贤江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教育是为了少数资本家的利益,而苏联的教育,却是为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工农大众的利益,是民主主义的。虽然“苏联现在的教育还不是个百分之百的充分和推广。”但已经在努力向教育的本性之一领域——人人都能受教育靠近。何况“俄国的阶级教育实在已尽接近全体人类的能事了。”另外,在前苏联,教育主张教育与劳动结合、男女同学、对八岁至十七岁的儿童实施平等而且免费的教育等现象,表 明了前苏联的教育在努力挣脱阶级教育的“桎梏”,“游向”教育的本性,印下教育在回归途中努力跋涉的痕迹。
  杨贤江还以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未来社会的教育作了科学的预测。首先,未来社会经济完全平等,每个人都将接受一种完全的教育。“对一切儿童施以免费的公共教育。”其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每个人或者差不多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过程”,肉体劳动将平均分配,“一切教育制度都将变成劳动制度。”教育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劳动之一领域。”再者,“未来社会主义的劳动训练,将启发每个儿童的好性质,且将使每事都受制于儿童自身及全体的利益以行。”这是对“种族保存”更高程度的复位。总之,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国家已自动消失,阶级已悄然消亡。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教育不再是某一阶级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的必需品。未来社会的教育,既回归了本位,又高于本位,是“更高程度的归位”。
  
  四、一路走来—教育的演变历程
  
  纵观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一路走来经历的坎坎坷坷,留下的串串脚印和深深足迹。人类社会从一开始产生,她就背起行囊踏上了征程,就像杨贤江所说的“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在原始社会,这一人类的初期阶段,教育保持着它的本色,“种族保存”是它唯一的目的,教育与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教育在随时随地进行着,没有不公平,也没有阶级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发生、发达,人类的生活遂发生根本的异化,教育被统治阶级俘虏,成为统治阶级手中的“棍棒”,束缚人的“囚笼”,禁锢思想的“紧箍咒”。正如杨贤江所说,“国家是建立在原始共产社会之废墟上的回旋舞台。……在任何舞台面上,台柱子终是‘所有多者’,‘跑龙套的’终是‘所有少者’及‘无所有者’。而所谓‘教育’这条鞭,终被握在台柱子手里,以之驱策指挥‘跑龙套的’用的。”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一跃成为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独立的社会事业,呈现出五种新的特征。“第一,教育的地位——‘教育与劳动分家’;第二,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第三,教育的职能——‘专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第四,教育的双轨制——‘两重教育权的对立’;第五,教育的歧视性——‘男女教育的不平等’。”这种异化的教育是与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相联系、相适应的,杨贤江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从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揭示了这一现象的实质,并对未来社会做了科学的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消亡,教育必然会找回她的童真,并增添几分成熟,经过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在更高程度上归位。“杨贤江引用美国人摩尔根的话,把这种回归称为‘在一个更高形态的复活’。革命导师列宁对此也有精湛的论述,称此为‘更高形态的复归’。”
  教育从生活的需要中走出,从原始社会中走过,经过阶级社会的长途跋涉,终于要回归了……回归的不仅仅是走出的,还有一路的收获。
  
  [责任编辑 韩四清]
其他文献
寒冷的冬天,早晨寒风凛冽地呼啸着。我极不情愿地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去为一家人买早点。   大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匆匆忙忙地彼此擦肩而过,没有一丝温情,有的只是冷漠地向前走,谁也不会为了别人而停下脚步,更不会有人注意到街角蹲着的那个衰老的身影。我把双手紧紧地塞在口袋里,穿着厚实的棉袄,可是这样却还是感到寒冷——冷风360°无死角地往你衣服里钻,让人打着寒颤,呼出的热气很快就变成了一缕白烟。我不
我国实施英语教学以来,也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但是,这几十年教育培养成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相对英语基础知识水平较差。这也是导致“哑巴英语”和“应试英语”的主要原因,一句话说到底就是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水平较差,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刻不容缓。   国家教育部也发现了该问题,及时将英语听力能力考查加入到中、高考中,并占有相当的分数比例。不仅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听力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蔬菜雕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128-01    教学片段:  为了上好《蔬菜雕刻》这一课,我要求四年级学生不但要带蔬菜来,还带上新鲜的水果。  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一响,我走进教室,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蔬菜和水果的清香。带着水果、蔬菜上课还是头一次的同学们都很兴奋,虽然听到铃响,但是教室里的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3-0010-10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主要特点及中国所有制改革的原点  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构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以及其他更早期的相关著作中,马克思不仅从分工视角论述了所有制的本质,①详细探讨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
供稿:懒懒小卷  自由插画师,知名设计美学博主,培训机构动漫专业教师,喜欢用画笔记录生活。  很多女孩喜欢写手账,手账可以用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用来写读书笔记,总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发挥。有读者留言,买了手账本却不知道该怎么写,怎么才能让手账变得好看又有个性呢?本期萌绘馆,插画师会告诉你一些写手账的小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一、了解手账  手账的大小和种类有很多,常見的有A6、B6、
摘要: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以提高能力。  关键词: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唤醒;问题意识;教学片断;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9-0048-02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
Parked beside the sleek Air Canada jet, she looked like a toy. But my enthusiasm would not be curbed.  The tiny two-seat Cessna shone in the sun. And for one hour she was mine. Well, sort of. The bill
关键词:课堂教学;社会生活;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7/08-0045-02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根据课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
内容提要狄德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一文不仅提出了市民剧的概念,而且还第一次论述了戏剧读者和戏剧观众的不同。本文将戏剧《私生子》和谈话结合在一起,分析了狄德罗对戏剧现代读者的引入及其给戏剧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现代戏剧舞台提示的创作上,随着舞台提示的出现及其所承担的功能的增加,改变了戏剧台词和戏剧表演,促成台词与戏剧动作的分离和导演的诞生。这对现代戏剧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狄德罗戏剧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开拓创新的能力   如何挖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