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悖谬的玄思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宗教诗歌创作中,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改变宗教信仰的行为在文本中处处留有痕迹,本文将细读文本以探究多恩宗教诗与其改变宗教信仰的关系及影响,主要探讨多恩宗教诗中改变信仰所留下的印记。
  关键词:约翰·多恩 宗教信仰 宗教诗
  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期,政治斗争远未成熟,因此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利益纷争就首先表现在新旧宗教教派的更迭上。新的教派发展对于生产力的解放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虔信旧教的信徒来说需要面临社会和内心的双重震荡。约翰·多恩身处其间,也不能免俗,不同的是:作为诗人,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学者,他有足够的理性;而作为罗马天主教徒以及之后的新教教徒,他的想象力和理性并非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因此阅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更深层的冲突与宁静。
  多恩家族是罗马天主教的忠实信徒,但就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这一信仰使其家族陷入了极为糟糕的处境,新教的监视与迫害使多恩家族几乎无法在英国生存,多恩的亲友中不乏出国避祸者,也不乏被迫害致死者。多恩本人在这种宗教迫害中无法正常取得大学学位,之后甚至在国王的过问下必须改变宗教信仰才能出仕于国教教会。这些现实生活的打击使得多恩转向内心向上帝求索答案。当时,阿奎那的神学思想较为流行,阿奎那认为虽然上帝还不能被人的理性所完全理解,但人自身能够认识现实,并依据《圣经》指出人和上帝具有一致性。但是,加尔文与之针锋相对,认为这种看法有损上帝的威严。并且,加尔文认为上帝早已预先选定了获救赎者,与人的功罪无关,人力也无法改变。这两种观念是人与上帝在不同教派的“角力”,要么肯定人的理性,损伤上帝的光辉;要么尊崇上帝的威严,贬低人的价值。
  作为富于理性、善于思考的人,多恩不得不思考这两种宗教观念孰是孰非。就发挥个人理性、与上帝对话的层面而言,多恩似乎倾向于支持前者,其诗文中曾多次引用阿奎那的观点。如果遵循加尔文的观点,那么多恩的人生将一无是处,这是多恩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多恩也没有完全屏蔽加尔文学说的影响,似乎他也在走折中路线。在面临改宗这一人生大事时,多恩不可免俗地陷入恐惧疑虑之中,这一状态也呈现在他的诗歌中,如《神学冥想14》①中,他说:
  理智,您在我之中的总督,本应保卫我,
  却被捕成囚,并被证明为懦弱或不忠实。
  于是,多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不断地向上帝祷告,同时关注上帝之子耶稣的牺牲与复活。
  在信上帝者看来,死亡虽然代表此生的结束,但也表示有机会获得救赎洗去原罪,升入天堂,从而站在上帝身边,获得永生的幸福,只不过不同教派方法不同。新教认为,信徒只要信靠耶稣基督就能与上帝沟通,不需要通过任何天使或圣徒。而天主教则认为,人的罪恶极大,无法直接面对上帝,除了基督耶稣作为中保外,还需要加上天使以及众圣徒的代祷。作为信上帝者,多恩渴望成为义人,渴望获得永生的幸福。义人要做的是严格遵守上帝律法,以此获得上帝给予的恩赐,顺利摆脱死亡而升入天堂。如若希望获得上帝的这一恩典,要做到:一敬信上帝,二真诚忏悔。这种忏悔不同于人类的相互祈求,而是精神上的无限臣服与皈依,“是在最高审判者面前战栗不已……对上帝的祈祷,则只能乞求恩典”②。
  忏悔是反思自己做出的行为,但是忏悔并不是要人产生思想包袱而踟蹰不前,忏悔是要人对自身的有限性产生深刻理解,为错误担责,并认识到尽管人生只是短暂停留之地,但仍要全力实现它的价值,找寻生命的意义,非此不能实现自我。而进行忏悔是否正确或是否道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忏悔这一行动本身。因为唯有上帝才有拣选的权利,而是否做出这一行动却是由人的自由意志做主的。也正因此,一个人若是想在死后获得上帝的救赎就必须主动向善,忏悔自己的罪。在罗马天主教,忏悔需要经过教会,需要有神父;而在新教,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就诗作而言,多恩的宗教诗中出现多次的是新教思维模式,这一特点在多恩改宗前后创作的诗歌中均有出现,如《启应祷告》《神学冥想》等。《启应祷告》一诗中说:“(既然为了承受神恩,/我们的任务有三重:祈祷、忍受和行动)/但是主啊,请听这句祷告:主啊,请解救我们”③,“在死亡的时刻,最后审判日的前夕,请解救我们从那左道邪路上脱离”④!“主啊,当我们祈祷时,请垂听!”⑤在《神学冥想》中多恩写道:“您造就了我,您的作品是否将会朽坏?”⑥“主,让我哀哭片刻,/因为,如果在这些之上,我的罪孽繁衍,/我们到了那里时,再祈求您的无量恩泽/就来不及了”⑦,“上帝,哦!用唯您才有的宝贵的鲜血/和我的泪水,造一股天国的忘川洪波,/把我的罪孽的黑色记忆淹溺在那里边”⑧。在这两组诗中,多恩均直接与上帝对话,向上帝祈求救赎,在《天父上帝赞》⑨中,这种祈求与忏悔更加具体深入。
  《天父上帝赞》可分三个部分:首先是从始祖亚当开始追思人类的原罪,第二部分忏悔自身曾犯过的罪孽,最后则再次忏悔过往对上帝犯下的疑虑之罪。层层递进,逐步深究。诗人在第一部分即追问:“您会饶恕那罪过吗?”这里的“您”即指上帝,“那罪过”就是亚当偷食禁果的原罪。亚当因“那罪过”被逐出伊甸园,也因“那罪过”而繁衍子嗣,衍生出包括诗人在内的人类群体。从另一角度看,亚当及其后人也都因“那罪过”而成了罪人。世人皆罪人,“我”也不例外,都面临着上帝的拣选。“我”因而无时无刻不在悔过,但还是时时刻刻处在疑虑之中,表现出来就是不时向上帝发问以便确认罪孽是否被饶恕。第二部分,诗人继续追问:“您会饶恕那罪过吗?”这个罪过就不单单是指亚当流传下来的原罪,因为作为个体的“我”也有自己犯的罪。在诗中,多恩说:“我曾经借它诱劝/别的人去犯罪,且以我的罪为楷模。”多恩在前两部分中强调了“我”曾在一两年中避免犯罪,却又沉浸其中二十多年。在第三部分中,多恩表达了“我”因为亚当和自身的双重罪孽而带来的恐惧。于是“我”祈求:“以您自身起誓,您的儿子在我死前/将一如既往普照,将普照一如此刻”——他祈祷上帝的慈悲能使自己免于领略地狱的黑暗。
其他文献
【摘要】汉字是中華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沉淀,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纽带作用。小学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基础技能的阶段,汉字的书写是其中重要的一门课。本文将从汉字的重要地位展开论述,探究如何教导一年级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掌握规范的汉字书写技能。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汉字书写技能;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此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游戏教学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手段;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于香港文学的黄碧云“以风格化的文字,捕捉天涯海角的爱欲生死即景”{1}。黄碧云的文字同她作品里的人物一样,有一种很低调的、很隐晦的诱惑。像海水,平静却不可知;像冰川,冷峻却不可测;像幸福,可见却不可得。  关键词:黄碧云 情爱 失落  这世上写情爱的人多矣,这世上写情爱的女人亦多矣。而这世上如黄碧云这般写情爱的女人却独她一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于香
引导语:最简单的幸福,是爸妈在闹,儿女在笑。下面跟随着笔者的脚步,看看这些让人服气的爸妈给我们带来什么笑料。   1、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忽然老妈举着个铲子跑出来冲我嚷嚷:你看电视的声音太大了,让我分心了,排骨都炸成黑色的了,这事没有五百块钱过不去!   我:额,老妈,你想讹我直说……   2、我去朋友家吃饭,他们一家人都在,他爸看着电视广告,突然说了一句,哎呀…平时看他都不穿衣服
【摘要】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既可提升幼儿教育趣味性,还可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间优秀文化。同时,民间游戏活动开展简单,场景要求较低,只需要幼儿简单掌握游戏规则即可,且无须考虑参与人数,对幼儿园来说应用价值较高。因此,本文针对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并提出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融入无穷的助力;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更将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带进了一片新天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入手,从教学行为进行改进,在计算练习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理念、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理念、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理念、在多彩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理念,将核心素养理念深深贯彻并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摘 要:本文运用新批评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中所描写的各种意象,并以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它们所表达的内涵与意义,力图通过新批评视野下文本细读法,对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挖掘出作者背后的创作意图——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关键词:新批评 《高原上的野花》 自由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常用文体,“诗缘情”的传统发展到今天,使得当代诗歌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
【真题回放】   社区,它是指特定的区域里,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构成的一个大集体,小区、村庄、养老院……是社区的常见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每个社区都流淌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都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值得我们用文字把它铭刻并与他人分享。请以“社区的傍晚”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说明:   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
【摘要】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阅读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既是幼儿教师的责任,也离不开幼儿家长的配合,家园合力,才能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习惯。本文从幼儿阅读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家园合力对幼儿开展阅读教育的策略,以此为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阅读教育提供一定
菁菁,你浣衣古潭,水面生凉,我看见你的影子在水面颤抖了。而当你归去,独木桥上,月明如霜,正是一个银色的夜,残荷上的水珠滑落了,一切切静寂,过路的只有微风同你,更不闻青蛙跳水的音响。   夜秋天来了,它随着牵牛花的残朵,嵌进了竹编的门同小窗子,于是,秋意满了屋子,连回忆也凝结了,还有梦。但是你晶亮的眸子可也注意到丝瓜的藤蔓么?皎黄的花似乎开得美了,是否慵懒的秋阳,忘记了收去它这一件衣裳?在那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