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摆正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引导与合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呢?下面我结合教学事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提高学习主动性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得很多孩子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别的学科那么有趣,比较枯燥。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使例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在教学四年级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把例题“113+59”改成:
  1.创设情境,课件展示:“某商场的营业员原有113元,一位顾客买了59元的商品,顾客付给营业员60元,营业员找给顾客1元,营业员现在有多少钱?”
  2.讨论:
  (1)能列出一个算式计算营业员现在手里有多少钱吗?(113+59)
  (2)顾客付给营业员60元,营业员为什么要找给顾客1元?谁能把营业员收钱、找钱的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113+60-1)
  (3)能口算出113+60-1的结果吗?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到简便算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知道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如果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数,可以把它看作整十数来加,最后把多加的再减去。这样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
  二、巧设多答案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疑问为创新之始。“疑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能诱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因此,要使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长进学问,就得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得出新知
  动手操作既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中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发挥潜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1.回忆以前学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转化)
  2.猜想梯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3.你准备怎么验证你的猜想?
  4.动手操作,交流发现。(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实验,有的把一个梯形割、拼成一个已学的平行四边形等)
  5.汇报推导过程并得出结论(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学习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自主学习,勇于探索,体现了再发现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可贵的发现法。
  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要怕学生有了学具影响课堂纪律,动手操作耽误教学时间,把小学生都喜欢的、本该学生动手的操作活动由教师取而代之,要放手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会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
  四、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精讲重要,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活动更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进行知识梳理、归纳概括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引导学生观察: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1. 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看一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找出变化规律。启发学生说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 引导学生从下到上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 根据学生揭示的商不变的规律,进一步归纳概括说出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即: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 重点引导说出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含义。
  我不仅在新课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而且在讲评课中,也经常设法引导,提供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因而,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说的“权利”,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我们应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关键时刻把说的权利留给了学生,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五、留足时间让学生练,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如果上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没有学生练的时间,课堂练习常常被搁至课尾,拖到课外,这是加重学生负担和冲击其他学科教学时间的做法,同时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如果安排在课外练习,学生懒得动脑,没有教师监督,每个班总会有一些学生照抄他人作業,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便不抄别人作业,但课外完成也不认真,马虎了事,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我认为要保证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要把“练”纳入课堂。
  总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退居幕后,变主演为导演,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走到台前,变成课堂的主角 ,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患有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的运动疼痛存在明显的变异性,而这种疼痛是停止运动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疼痛灾难化是疼痛的重要预测因素,本研究评估了疼痛灾难化对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
期刊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是知识性于人文性的统一。纵观当今的语文课堂,很美很炫也很乱,声色光影的大量投入反而让学生迷乱而茫然。而原汁原味、内在自然、朴实和谐、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尽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扎实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一、情境激趣  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现代
【摘要】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语言文字作为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小学是每个孩子真正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点,它的启蒙作用为教育过程中的支柱。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的有效性进行粗略的分析,同时提出几个可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 有效性 方式方法  所谓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更多地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中有许多具有教育价值的
有关颈痛的相关职业类型的研究显示有某些职业群体颈痛患病率更高。该研究进一步分析职业、工作时长与颈痛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因素。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健康问卷调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问题情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熟识。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数学教师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个问题上还显得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生活 兴趣  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
[摘 要] 英语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语言,它作为全球性的交流语言已被纳入国民综合素质教育中。特别在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以及重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强化英语社会功能,提高运用语言意识。而朗读是小学英语中训练英语发音和培养语感的关键步骤,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朗读培训。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朗读教学 指导 思考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朗读是学习英语最快速的途径之一。小学英
【摘要】小学数学语言是一门特定的语言,她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教学中加强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语言 规范 启发 通俗 幽默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