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篇

来源 :大地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佳,女,出生于1963年3月。原名何光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在《十月》、《芒种》、《天津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男人的森林》、《重庆火锅》、《黑室谍影》、《碧水梦》等。《外迁》荣获第二届(2004年度)重庆电视散文、音乐电视大赛金奖;荣获万州区拔尖人才称号,被评为万州区学术带头人。
  
  一瓶茅台酒
  
  我虽是女流之辈,却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瓶茅台酒却永远地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我的老家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爷爷家和外公家是一个生产队的。父亲和母亲也算是青梅竹马。父亲五兄妹,就数父亲读的书最多,可以说是用车载船装。年轻时的父亲儒雅俊秀,风度翩翩,与其他粗野的庄稼汉不一样。年轻时的母亲个子高挑,一双大眼晴又大又明亮,最喜欢梳长辫子。母亲本来已许配了另一家。但母亲却坚决反对,最终嫁给了父亲。
  在文化稀缺的年代,父亲有几次吃皇粮的机会都阴差阳错地错过了。满腹诗书的父亲最终还是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劳力弱,生产队干活,男人一天评八分,妇女每天评七分。父亲只能跟妇女一样评七分。父亲渐渐在家里没有一点地位。“百无一用是书生”,在靠劳力吃饭的农村,父亲成了村里最没有用的人。我有四兄妹,生活的负荷让母亲的背过早地驼了。
  父亲人生不得志,渐渐地以酒浇愁。母亲常常数落父亲的一句话就是:“你枉做读一肚子狗书。”老家的后面有几座大山,山上很多树木,社员们没有别的生财之道,晚上都偷偷到山上偷树卖。父亲是绝对不会去干这事的,一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二是没有那个劳力。但无论家里多么困难,父亲总能想到办法买酒喝。父亲每一天都要喝酒,酒就是父亲的命。在家里喝,在外面也喝。逢年过节或是生产队谁家有红白喜事,总少不了我父亲。父亲写对联、写礼单,写符纸。只有这时父亲才找回一点文化人的自尊。
  后来我外出开笔会,每到一地都会千里迢迢给父亲买当地的名酒。自己也喝过一些好酒,茅台酒没少喝。但真正自己家里拥有一瓶茅台酒,则是2003年的事。春节回家时,一位著名诗人送我一瓶茅台酒。母亲怕父亲偷喝,把酒藏了起来,说有重要客人来了喝。过节后我又准备到北京,叫母亲把酒拿出来给父亲喝了。母亲没好气地说:“他有马尿喝就行了。”母亲说的马尿是指父亲平时喝的一般白酒。
  我到北京还不到一个月,得知父亲病了。过不了几天,大兄弟打电话来,说父亲病情严重,已经接回老家了。我匆忙赶回万州城的家,什么也没有带,带了那瓶茅台酒回乡下老家。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看到我很高兴。我举着茅台酒,说:“爸爸,我给您带好酒回来了。”
  父亲把嘴张了张,我倒出一点酒用小勺子送到父亲唇边,父亲喝了,很陶醉的样子。忽然有大滴的泪从父亲的眼中滴落。我说:“爸爸,你快好起来,这瓶喝了我再买,生产队的人就只有您有福气,别人都没有喝过茅台酒呢。”
  我看到父亲又带泪笑了。第二天下午,父亲离开了我们。母亲曾说不会为父亲流一滴眼泪,但母亲还是在父亲灵前哭了。剩下的茅台酒母亲不让任何人碰。父亲走后,每次家里有好吃的,母亲都会倒上一小杯,对着空中叫道:“老头子,喝酒了。”然后摆上一副碗筷,再过一会儿母亲就把酒慢慢倒在地上,请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享用。一辈子反对父亲喝酒的母亲,终于允许父亲喝酒了。
  每当这时,我总是想,母亲是在用这种方式,向父亲忏悔么?也许是,也许不是,作子女的,不能妄加评论他们谁对谁错。因为生活这副担子太沉重了,她会改变很多美好的东西。
  
  鹭鸶你们在哪里
  
  这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这里草长蝶飞,山花烂漫。一棵千年古松傲然仡立,古松高大挺拔,是树中的伟丈夫,从山根下一直往上,长过了山顶,高出长在山顶的许多树。这棵千年古松远近闻名,最令人称奇的是,树上有近六十个鸟窝,栖有百多只鸟儿,鸟儿是很珍贵的鹭鸶鸟。
  这里是某镇一个叫杨家墩的地方。与被烧毁的名寺宝莲寺遥遥相望。鹭鸶在这棵千年古松上生活了多少年无从知道,当地的老人们说,老辈人的老辈人讲,这棵千年老松上都栖有鹭鸶。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鹭鸶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棵大树。大树脚下好乘凉,大树之上是鹭鸶的家园。这是个和睦友爱的大家庭,它们生活、恋爱、养育儿女,古松是它们温暖又牢固的家园,风撼不动,雨撼不动,电闪雷鸣莫奈何,古松一直巍然亿立。
  你们没有想到,有一天,人类会向那棵千年古松举起斧头,人心竟会那样的险恶,你们祖祖辈辈栖息的家园竟毁于一旦。
  初夏时节,万物郁郁葱葱,树更绿,山更青,花更艳。千年古松也焕发了青春,发了许多嫩芽。灾难来临之前没有任何征兆。这个夏天的早晨很美好,风愉快地唱着歌儿,漫山遍野的野花香气袭人。田间地头的庄稼们,从牙苞里拱出来的牙惠,黄着嘴在轻风中微微地抖动。沟里冒出的青雾弥漫在山腰,青山之上是蓝天白云。明媚的太阳悬挂在天上,杨家墩沐浴在一种禅意里。尘世的芜杂仿佛被滤掉了,一种优雅的、安闲的、神秘的气息,像清凉的水一点点浸润心田,使人目光清澈,内心洁净。
  古松上的鹭鸶在晨光中醒来,有的雌鹭鸶留在窝中孵蛋,雄鹭鸶外出觅食。有的夫妻双双外出觅食,幼小的儿女正嗷嗷待哺。当它们觅食回来,儿女们欢快地叫着,张开了稚嫩的小嘴。可是,忽然之间大祸临头,大树剧烈摇晃起来,人类的利斧高高举起,砍向这棵饱经风雨的千年古松。鹭鸶们凄惨地叫着,看着不会飞的儿女摔得粉身碎骨,血肉模糊。那惨烈的叫声传得很远很远,青山都回荡着:“惨啊……惨啊……”有点良知的人听了,心里发酸,泪眼蒙胧。路边走着的人,田间劳着的人都停了下来,默默地看着这群悲痛欲绝的鹭鸶。他们看见有的鹭鸶以头撞树,以头撞崖,和儿女共赴黄泉。有人骂道:“作孽哟,真是作孽哟。”
  悲悲啼,凄凄鸣,那些举着斧头的手并没有软。旁边的许多树鹭鸶们不筑巢不垒窝,对古松却情有独钟,以为这棵经历了千年日月的古松才是你们最牢固的家,哪晓得人类的利斧比狂风暴雨、比山崩地裂的自然灾害更可怕。你们眼睁睁地看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古松轰然倒下,那温暖过一代又一代鹭鸶的几十个老巢,被散落得满地都是,还有巢里巢外血肉模糊的儿女……
  鹭鸶们遭此噩运的原因是要保护一家民房。理由是古树长了虫子,怕倒下来把树旁的一家民房砸了。一家民房能与一棵千年古松相提并论吗?一家民房能与一百多只鹭鸶相提并论吗?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些地方是空白的,在某些人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根弦。既使有他们也只考虑眼前利益,搬迁民房是要钱的,而砍掉那棵千年古松不仅不花一分钱,树杆可以做家具,树枝和那些鸟巢还可以当柴烧。
  想到有些地方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公路绕道,建设让步。而这里却为了一家民房砍掉千年古松,毁掉百多只鹭鸶的家园。如果当地政府和群众有一点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保护千年古树,杀虫和培护树基,而不是把千年古松砍倒。如果有一点点的环保意识,就该把树旁的那户居民迁走,保护古松和鹭鸶。许多摄影爱好者都去摄过影,每个人见到大群的鹭鸶是那样的激动和惊喜,没有不称奇的。我永远也忘不掉当初见到古松和古松上的大量窝巢大群鹭鸶时那激动的情景。我站在山崖边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大声地朝鹭鸶们呼喊着,鹭鸶们在我面前快乐地鸣叫着,飞翔着。当有些摄影爱好者想慕名前来拜访这一奇观时,却被告知那棵千年古松被砍了,活下的的一部分鹭鸶伤心地鸣叫了几天后,默默地飞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震怒。我以为我可以慢慢淡忘,几个月过去了,发现自己根本办不到。不但不能忘却,心中的牵挂越强烈。窗外寒风吹拂,落叶遍地。围炉小坐,喝着热茶时,半拥半坐在温暖的被窝读小说时,我都会想到那些鹭鸶。
  鹭鸶啊,在这北风呼号的冬日,你们在何处流浪何处安家?
  
  天 籁
  
  
  我的家乡很美,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叫泉水村。泉水村四周被青山围绕,无数条小溪、堰渠盘桓于村中的田间地头,水流的声音很轻,不是那种“哗哗”的暄响,而是低吟浅唱。夜晚躺在床上,聆听泉水在淙淙,潺潺,咚咚,涟涟,漾漾,咕咕……穷尽一切词汇也难描写我感受到的妙境。这是故乡的天籁,我的天籁。
  我家屋后的山形似一条大船,船头朝着不远处的长江。船头前一棵茂盛的百年老黄桷树,像船帆。船形山两边,住着泉水五队和泉水六队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姓何。船下有“何”,“何”上有船。最有意思的是,船尾住着一家姓晏的,晏家屋前也有一个黄桷树,杆粗叶少,远远看去像舵。有晏姓人家在船尾撑舵,船形山才不会滑走。在船形山的两侧,有两条大河沟。一条沟的水源来自远近闻名的坛神龙洞,一条沟的水源来自皂桷丫龙洞。两个龙洞都有很优美的传说。这两股龙洞的水四季不涸,清澈透明,冬暖夏凉。乡里正准备开发矿泉水,经过专家化验,两个龙洞的水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优于目前市场上的矿泉水,又养身又养颜。流经之地都是茂盛的丛林,没有任何污染。因此船形山两边的河中,常年流淌的都是优质矿泉水。
  老屋旁崖坎下面的河沟,是我童年最喜欢玩耍的地方。扯猪草割牛草总是不离河沟两边。由于有的地方落差大,河床中的石板被冲出千姿百态的形状。我和童年的伙伴们就在千姿百态的石窝石缝里藏猫猫,跳绳、玩石子。常常玩过了头,快到中午了背篓还是空的。就慌慌地割牛草扯猪草,割不满就用柴棍将下面撑着,然后背着泡泡的猪草牛草回家。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把西洋镜揭穿,少不了要挨骂,并吓唬说河沟有鬼,专门抓小孩。但我们都不长记性,也不怕鬼,吃了饭仍然到河沟疯玩疯闹,常常是一身精湿地回家。
  河沟不但有潺潺的流水,沟岸还有许多山花。乡村的景色一年四季都很美,景色最美不是桃花开也不是梨花开,而是桐籽花开的时候。乡村满山遍野都是桐籽树,桐籽树又高又茂盛,每一棵桐籽树上都缀满了粉嘟嘟的桐籽花,那花朵像一串串小啦叭,极是好看。而且花期很长,花开花落都很美。风一吹,桐籽花从树上飘飘洒洒地往下掉,像仙女在撒花,那花朵铺得满山都是,那花海接天接地,连绵无边,大地变成了一张神奇的大花毯。河沟两岸的石头上也铺上一层厚厚的花,沟里的水中也铺满了桐籽花,水流动着,因流速不同,那花朵在水中又组成不同的图案,真是美妙极了,仿佛走进童话世界。沟边丛林里各种鸟儿也快乐地鸣叫着。我常常看着流动的花朵,听着花朵下溪水的鸣唱,头顶鸟儿的伴奏,如痴如醉。那时的我不知道这就是天籁,这就是世界上任何音乐大师也弹奏不出的天籁。如此令人震憾的美景,长大后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
  亲水爱水,水也知感恩一样,我亲身经历了一件神奇的事。由于老房后面滑坡,我家被迫起房子。要起新房子,我们都很高兴,也很齐心。一家人动手平地基。原来担心把房子起在一个干田坡上没有水源。出乎意料的是,我和小弟弟在挖堂屋的地基时,竟挖出碗口粗一股泉水来。看着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沽沽冒出,我和小弟弟高兴得大喊大叫,又跳又笑。父母和大弟弟从地里回来见了,也高兴得不得了。这股泉水甘甜无比,简直就是天赐神水,这定是皂赵桷丫龙洞的水,生产队的人都很称奇。后来把这股水引到厨房后面,用一截竹子直接接到厨房内的水缸。在厨房外面修了一个水池,供洗菜和洗衣用。因这股泉水冬暖厦凉,冬天邻居们都来洗衣服。屋根下就有一股泉水流淌,这股泉水发出的天籁之音再和无数条泉水发出的天籁之音唱和,那个美,那个妙,真是到了极至。从早到晚倾听天籁之音,生活再累再苦,也能觉出甜来。
  长大后由于工作忙,很少回家。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多长时间没回家,我仍能感觉到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无论逆境顺境,只要想到家乡的泉水,我的心就会变得宁静、安祥,似有天籁之音在大脑里萦绕。
其他文献
黄昏,在富春江边感受台风莫拉克。  风呼啸着扑过来,雨像一颗颗冰砾从天而降,打到人身上真的有点疼。我在一旁观“潮”,妈妈在拍照,爸爸在为妈妈遮雨伞。旁边别人家的小狗,向我们这边跑,才刚踩出一步,就已经重心不稳,就差自由飞翔了。  江水汹涌,怒吼着向下游奔去。原来我们傍晚散步的江堤被淹没了。这边的树都活像是一个个中了台风魔法的魔女,张牙舞爪的,仿佛在替台风向我们示威:看,你们是多么渺小,我一口气就能
期刊
今天我们去游双龙洞。爸爸告诉我:双龙洞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双龙洞的洞口很低,进双龙洞必须平躺存船里,不能抬头,不然就碰到上面的岩石了。  很快我们乘船就进了洞,只见涮里灯光璀璨、光彩夺目,交相辉映。洞里奇形怪状的石头很多,有的像蝙蝠,有的像蛇,有的像老寿星,真是栩栩如生。一路上导游阿姨的形象讲解更给旅程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眼前的一些奇石据说是一亿年前火山爆发时遗留下的熔岩,仔细一看还真像是八百
期刊
老师让我们在家学做一道菜,我选了番茄炒鸡蛋,这道菜比较简单,也是我平时最爱吃的。  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我按照自己平时偷看到的程序,先把买回来的番茄切成条状。这些番茄圆圆的,不太听话,我好不容易切好了,菜板上全湿了,看着那些番茄汁浪费了,我真觉得有点可惜。我把切好的番茄放在碗里,又用淀粉和水调成了芡。  我打开电磁炉,开到大火,把锅架上,并加了一些食用油,又调到中火。油烧热了,我从冰箱拿出两个鸡蛋
期刊
在汶川地震灾区传颂着神奇少年雷楚生的故事。他是彭州磁峰中学的学生,平时顽皮好动,但乐于助人,是个优点缺点同样明显的少年。这在这次地震中,被教育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学生”、“抗震救灾好儿童”的称号。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在二楼走廊上伸展手脚,他突然感到地板有些晃动,以为是飞机飞过来了呢,这时陈老师正匆匆走来,对他喊道:“地震了,快跑!”  雷楚生一听这话,一个箭步冲到楼梯口,正准备往下跑,“不好
期刊
清晨,笼罩山沟的白雾慢慢稀散,山林呈现出一派油然景象。几只山鸡发出清亮的喇叭似的啼叫。山鸡同家鸡一族,都担负着报晓的使命。接着林间的鹧鸪、山鸟同声欢叫了起来,远处的山头,坡鹿也发出一阵“呦呦”鸣叫。一群不羞耻的猴群也渗和叫着。不久,整片山林拉开了一出交响曲。出现一个悲欢离合、和蔼而又弱肉强食的大世界。  但在黎母山眼里,现在这种交响会远远不如从前了。因为有不少鸟类和许多走兽,尤其是神一般的人熊全已
期刊
三分夜色,原名赵菊,1981年生于广西玉林。作品见于《北京文学》、《人民文学》、《诗歌月刊》、《伊人文学》《山东青年报》等处,现在北京一杂志社任职编辑。    当你说出纯洁这个词  ——写给TL    当你说出纯洁  这个词。我突然按奈不住,流下眼泪  你终于还是发现了我  荷花般的身世。藏在每一棵树里  这是我的誓言:化身为鸟  让你们每一个人都找不到    可你还是说出了纯洁  这个词。就等于
期刊
不断在全国一些诗歌权威刊物《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读到冉晓光一组一组的诗作。一方面说明他对诗歌的执著,另一方面说明他正在不断地突破自己,一步又一步地跃上诗歌新的高地。  据说,晓光常常在他自己独居的三室二厅的大房子里,脱得一丝不挂,高唱士兵进行曲昂首挺胸正步走。他这样做是欣赏自己,正如他在一首诗中说的:    在大漠与峡谷的夹缝里  生存,我欣赏自己的雄性   ——《孤旅者》    
期刊
踏上欧洲大地,我并没有眼花缭乱。记得在威尼斯水城的那个夜晚正值中秋佳节,我看到了一枚熟悉的月亮。接下来的日子,许多东西令我感兴趣,那绝对是以诗人的名义……  ——题记    阿姆斯特丹风车    阿姆斯特丹被风车旋着  千年之后仍漂在水上    高大的荷兰人最怕湿脚  祖祖辈辈都穿木靴    我看见阿姆斯特河水  老是在城里面打转    于是那个蓝眼睛女孩  吹虚这儿像威尼斯    说话间天空竟没
期刊
深夜的新城区如一叠影剪,  大街小巷亮起了路灯千万盏,  昌盛房地产的大楼前,  五颜六色的花灯一闪一闪。  丁董事长在楼里的办公间,  握拳沉思父辈们的破旧房产;  继开发“龙祥家园”、“新龙祥家园”。  今天,又推出大型依山豪宅“昌盛经典”。  为了山村旧貌换新颜,又要经受新的考验,  好啊,兴致勃勃的打开窗扇,  窗口牵进月亮的光线。  借着月光看见了道北的村民,  为迎接拆迁,把多年生的树
期刊
花语的诗歌足以宣布一个问题已经过时,即:“中国女性诗歌写作是否获得了真实的身份和表达”。和那些“永远的大多数”不同,除了浪漫的粉底抑或习惯性的忧伤,花语作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女性诗歌意识遗产的继承者之一,她提供了更多勇敢的探索。在近乎玩命地追求“女性写作身份确立”以及口语实验的过程中,她虽然不能轻易地摆脱焦虑,但的确获得了自由的抒写。从2005年至今,花语的诗歌始终在抒情与暴力相交叉的话语下放纵地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