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实施对英语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给教师提供了更多探索发展的空间。英语是高中教学科目中最具特殊性的一种,教师要熟知两种文化,熟练运用两种语言,才能深入解读教材。英文影视对于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视无疑是英语教学中的省力杠杆。
一、影视的特殊性
影视是一种视听并用、音像同步的媒体,而英文影视为学生提供纯正鲜活的语音材料和现成地道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影视能使声音与形象相结合,语言与情景相结合,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相结合,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各种感官同时并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及临场发挥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英文原版电影作为教学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与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相比,学生从电影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既快又多,既深刻又牢固。
二、影视是教学的需要
1.影视中的文化现象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问莫名其妙的“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知之甚少。于是在课余时间我选择电影 Gua Sha Treatment(《刮痧》)为切入点,寻求突破。此片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反思,并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国电影佳作。
《刮痧》这部电影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感人故事。“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刮痧》的噱头就是“民族性”。其高明之处就是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及移民者的精神困境。学生通过观看此片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存在,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学习语言不单单是学习怎么说语言,更重要的是体会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文化中学到比语言本身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2.影视中的语言现象
我经常听到学生说我们学的是“哑巴英语”,高中三年学习英语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我们自己听不懂,外国人更是听不懂。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听力水平低,口语练习少,平时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成绩,而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虽然新课标中有关于听力培养要求的内容,但高考的指挥棒使我们忽视了它的存在,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题海中。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8 Unit 4 Pygmalion 的教学内容是戏剧欣赏,提到了皮格马利翁现象,学生一头雾水,无从理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经典电影《窈窕淑女》正是由该剧本改编。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了教材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我“搭台”来学生“唱戏”。在熟悉台词的前提下,学生带着疑虑欣赏影片,不仅学到了地道的英语,掌握了口语,培养了兴趣,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No pains, no gains”, 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人的语言和行为都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并体会希腊神话 《皮格马利翁的象牙雕像》的深层含义。欣赏完影片后,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鼓励他们要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的现状,寻求机遇,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3.影视中的兴趣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性。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可避免。高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喜欢探究。
以新课标人教版选修7 Unit 3 Under the Sea为例,本单元以大自然中的海底世界为话题,以谈论海底世界的动植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通过阅读奇闻故事,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Using Language是一篇关于与海底动植物相处的感受的日记,把学生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本单元的话题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不多的海底生物,为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语言的状态,我对课前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图片进行了加工整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课文前,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欣赏了电影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中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学语法、记单词。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相关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会了大海的神奇和美妙。通过影视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教育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加强环保意识,很好地解决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三、影视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影响学生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关注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总会有遭到失败、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他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时,也就发展了智力,并且往往使学习活动获得成功。我给学生推荐了两部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和Cast Away,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欣赏。
1.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束缚越紧,梦就会在心里勒下越深的痕迹。《肖申克的救赎》是一个关于笼中鸟如何飞往自由的梦的故事。综观整部电影,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哲理,都是对生命的探讨,对自由的追寻,对是非黑白的诠释……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人们的心灵的。那些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不设防的瞬间直刺你的内心深处。当影片结束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生命可贵,希望永在。
2.Cast Away
这是一部现代版的鲁滨孙漂流记,是关于时间的现代寓言,被称为是一颗具有艺术片灵魂的票房炸弹。这是一部由奥斯卡获奖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和两次奥斯卡获奖演员汤姆·汉克斯联手推出的冒险剧。本片以独特的手法探索命运的美好和残酷,赞美那些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人们。这个故事讲的不仅是一个人如何能够顽强地活下来,更主要的是它印证了人的精神是打不死的。
总之,英文影视为学生在英语学习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直观,新颖,强烈。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正宗的英语,扩大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影视这一丰富的资源,使英语教学更加有效、实用。
参考文献
[1]余艺玲.英文影视与英语语言学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1).
[2]王美岚,刘志燕.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J].枣庄学院学报,2005(6).
[3]樊芳芳.英文原版电影在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5).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影视的特殊性
影视是一种视听并用、音像同步的媒体,而英文影视为学生提供纯正鲜活的语音材料和现成地道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影视能使声音与形象相结合,语言与情景相结合,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相结合,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各种感官同时并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及临场发挥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英文原版电影作为教学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与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相比,学生从电影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既快又多,既深刻又牢固。
二、影视是教学的需要
1.影视中的文化现象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问莫名其妙的“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知之甚少。于是在课余时间我选择电影 Gua Sha Treatment(《刮痧》)为切入点,寻求突破。此片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反思,并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国电影佳作。
《刮痧》这部电影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感人故事。“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刮痧》的噱头就是“民族性”。其高明之处就是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及移民者的精神困境。学生通过观看此片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存在,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学习语言不单单是学习怎么说语言,更重要的是体会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文化中学到比语言本身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2.影视中的语言现象
我经常听到学生说我们学的是“哑巴英语”,高中三年学习英语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我们自己听不懂,外国人更是听不懂。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听力水平低,口语练习少,平时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成绩,而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虽然新课标中有关于听力培养要求的内容,但高考的指挥棒使我们忽视了它的存在,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题海中。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8 Unit 4 Pygmalion 的教学内容是戏剧欣赏,提到了皮格马利翁现象,学生一头雾水,无从理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经典电影《窈窕淑女》正是由该剧本改编。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了教材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我“搭台”来学生“唱戏”。在熟悉台词的前提下,学生带着疑虑欣赏影片,不仅学到了地道的英语,掌握了口语,培养了兴趣,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No pains, no gains”, 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人的语言和行为都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并体会希腊神话 《皮格马利翁的象牙雕像》的深层含义。欣赏完影片后,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鼓励他们要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的现状,寻求机遇,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3.影视中的兴趣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性。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可避免。高中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喜欢探究。
以新课标人教版选修7 Unit 3 Under the Sea为例,本单元以大自然中的海底世界为话题,以谈论海底世界的动植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通过阅读奇闻故事,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Using Language是一篇关于与海底动植物相处的感受的日记,把学生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本单元的话题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不多的海底生物,为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语言的状态,我对课前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图片进行了加工整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课文前,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欣赏了电影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中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学语法、记单词。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相关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会了大海的神奇和美妙。通过影视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教育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加强环保意识,很好地解决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三、影视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影响学生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关注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总会有遭到失败、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他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时,也就发展了智力,并且往往使学习活动获得成功。我给学生推荐了两部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和Cast Away,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欣赏。
1.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束缚越紧,梦就会在心里勒下越深的痕迹。《肖申克的救赎》是一个关于笼中鸟如何飞往自由的梦的故事。综观整部电影,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哲理,都是对生命的探讨,对自由的追寻,对是非黑白的诠释……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人们的心灵的。那些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不设防的瞬间直刺你的内心深处。当影片结束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生命可贵,希望永在。
2.Cast Away
这是一部现代版的鲁滨孙漂流记,是关于时间的现代寓言,被称为是一颗具有艺术片灵魂的票房炸弹。这是一部由奥斯卡获奖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和两次奥斯卡获奖演员汤姆·汉克斯联手推出的冒险剧。本片以独特的手法探索命运的美好和残酷,赞美那些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人们。这个故事讲的不仅是一个人如何能够顽强地活下来,更主要的是它印证了人的精神是打不死的。
总之,英文影视为学生在英语学习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直观,新颖,强烈。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正宗的英语,扩大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影视这一丰富的资源,使英语教学更加有效、实用。
参考文献
[1]余艺玲.英文影视与英语语言学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1).
[2]王美岚,刘志燕.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J].枣庄学院学报,2005(6).
[3]樊芳芳.英文原版电影在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5).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