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全国范围内高中英语教学与研究的积极开展。这种理念上的变化,从深层次引发了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新课标中“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理念的提出,更是彻底颠覆了以往“唯分数论”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思想和理念,“在授课时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手段、素材、媒介,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把课堂教学变成与学生情感交流、潜能开发、思想沟通、精神共享、个性发展的大舞台”,成了时下高中英语教学最为迫切关注的问题。在认真研读、领会并付诸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校具体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有了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寓情感教育于高中英语教学中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成绩偏低,并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水平低,很大原因是学生对英语课程根本不感兴趣。教师必须具备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克服学习心理障碍等情商培养的能力。“情感是心灵的钥匙,是促发行为的动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更是联系教与学双方的纽带。”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并在课堂教学前、教学过程中、教学后这几个阶段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英语成绩。当然,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鼓励。鼓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无论学生进步与否,只要他尝试了、努力了、尽力了,教师都应该及时地、恰如其分地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媒介素养的培养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和目的,教师作为传播者,要向学生传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情感态度(affective attitude)、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等。在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代社会,多媒体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简单地说,就是高中英语教师“能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自己能够设计并制作相应的网络课件,将课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中,教师打开多媒体设备,导入自己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于是教学信息通过电子幻灯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当谈论到课文的环境背景时,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直接登录谷歌地图,并在投影机上显示,使学生有非常直观的了解。无论是环境背景、历史人物,还是音乐、电影片段等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在课堂中得以展现,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课后,教师还可将自己收集的教学素材(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心得等加以整理,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供学生学习时选用。使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将高中英语信息更好地呈现在学生前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社会语言学家德·西门斯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的学说。根据他的观点,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通俗地说,就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讲得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 and when)的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因为“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能使他们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营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情境来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教师可就中西方命名方式的不同展开跨文化交际的讨论,列举一些耳熟能详的国际名人的英文名字,如Jacky Chan(成龙)、Jet Li(李连杰)等。对这些当今影坛的偶像派人物,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随即列举出更多的诸如此类的英文名字,并且很快就融会贯通,把自己的名字“西化”地翻译了一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具体地了解中西方取名的巨大差别。此外,教师还可适当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晚会、角色扮演等。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语言情境的英语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并把在一定情境下可能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出来。它大大有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了解文化,必须先对承载该文化的语言有所了解。语言教学的本质和目标,说白了,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完成基本单词、句法、语法等语言学习的内容外,教师还应为学生交际提供时间、空间和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在模拟语言环境、营造语言氛围方面多下工夫。
  3.以专题讲座形式介绍跨文化差异
  孙荣等学者指出,“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的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可自己做好准备,举办一些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讲座,如动物寓意的差异、颜色的不同寓意、英汉谚语异同以及禁忌语专讲等。在开展专题讲座前,可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自己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搜查和研究,使讲座的效果更好。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体制,并从学生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培养。在当前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下,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教学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文化素养的培育是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常彩凤.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研修心得[J].华章,2012(34).
  [2]高玲.高中英语教学不应忽视情商的作用[J].教研论坛,2012(10).
  [3]田彩言.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2(75).
  [4]康昭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英语新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语数外教学,2012(12).
  [5]孙荣.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J].正德学院学报,2004(78).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目前,正值大棚卷帘机使用高峰期,卷帘机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农委十分重视大棚卷帘机安全监管工作,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大棚卷帘机安全使用监管工作。  据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狠抓大棚卷帘机安全使用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成立由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大连市卷帘机和微耕机安全监管办法》、《大连市卷帘机等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014年8月4日下午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的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会上表示,准备就进一步发展分布式光伏下发通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这一新政很可能就是《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分布式通知”)。  近日,国家能源局给部分光伏企业、相关部门下发了一份“分布式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按此征求意见稿,我国的分布式企业“可利用废弃土地、荒
进入大学校门后,许多大学新生会产生一些自我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和生活两个方面。在学业方面,大学新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在生活方面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通用技术真正凸显其“通用”性?我认为教学生活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较好途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1.教学生活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通用技术的基本理念就是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并力求设计创新。
在我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北面,有个面积1000多亩(66.67公顷)的韭菜菜地,是由天津请来的高师傅指导种植的。一直长得不错。1981年2月我们听到北京四季青公社的技术员反映,这个基地
新疆问题是国外学者对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海外媒体的时政报道中也频繁出现。其中,西班牙媒体涉及新疆问题的报道不仅折射出该国传媒界对中国内部民族事务
通常我们口中所说的“优生”是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当然,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教师的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关注学生身上成绩以外的东西。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变化在学困生身上起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优生”身上起到的作用可谓是微乎其微。教师们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班里的学困生,认为把学困生的工作做好,追赶上优等生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这种思想的左右,使得更多的教师忽略了“优生”的存在,使“优生”也有了“为所欲为
课外文言文是中考必不可少的内容,许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外文言文得分率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考试考查的课外文言文都比较短小,不认识的字只有极少数,但学生往往读不懂。究其原因,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因此,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一见到这个词,就能马上想到这个词的意思,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内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我国发展的新目标、社会存在的新矛盾、理论取得的新成果,才能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科学信仰,才能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祖国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一说起作文教学,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说起考场作文,总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受传统思想禁锢,认为写文章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生活的积累,从而不认可考场作文这种“文字快餐”;二是观念作祟,怕领导批评“八股”,怕同行非议“古板”;三是不知不觉中以作家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其实,教师大可不必设置“人为禁区”,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