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与会计保密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域文化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41个国家的数据,针对Hofstede-Gray框架的会计保密性假设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一个地域的阳刚性越强,个人主义越小,越可能具有较高会计保密性的倾向”,并通过对比中国的各行为习惯维度指数,得出“中国具有较高的会计保密性”的推论。会计既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又应该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该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理解中国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为国内地域行为习惯与会计行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文献积累和借鉴。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会计行为;Hofstede-Gray框架;会计保密性
  一、 引言
  La Porta等(1997)认为,包括法律、媒体、管制在内的正式制度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因素。杨瑞龙(1998)等验证了正式制度对中国这一新兴市场的积极影响。然而,由于各国正式制度和制度的巨大差异,并且一些正式制度并不完善的国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韦伯(1958)、诺思(2008)认为,不同地域长期积累的宗教、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这些非正式制度可能会影响到正式制度的运行效果,尤其在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民族众多,隐性契约作用不可忽视,非正式制度更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陈冬华等,2008)。
  地域人口行为习惯等是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构成,既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也影响微观企业会计行为(Hofstede,1980;Gray,1988)。然而,关于地域文化与会计行为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的概念框架内Hofstede(1980)。本文试图利用The Hofstede Centre网站上公布的41个国家的数据,检验地域文化与会计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之所以研究地域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对会计行为的影响,基于以下理由:一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明表明,包括法律、媒体、管制等正式制度以及公司自有的经济动机对微观企业会计行为的解释已经相当丰富,我们在很难从这些方面对企业会计行为做出更多的、更深入的增量解释;二是包括法律、媒体、管制等正式制度之外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会计行为做出越来越多的解释,尤其是在中国这一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新兴资本市场。因此,本文试图从地域人口行为习惯这种非正式制度入手,分析地域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这对于从宏观层面理解一个国家的企业会计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三是尝试为中国地域文化与企业行为的检验提供必要的和初步的文献累计和理论铺垫。中国地域广袤、历史悠长,长时间的沉淀,不同地域的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等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稳定性,但永恒不变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赵曙明,1997)。由于历史或者区位原因,可能不同地域的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更增加了现代中国地域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地域文化的缓慢形成,具体表现于地方居民行为习惯的系统的变化,最终不同地域的人口会有系统化的行为差异,会计行为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限于笔者的能力、研究数据以及知识储备的限制,很难完整清晰地刻画出中国的地域文化框架,只能通过简单的国际比较研究为中国的地域文化与会计行为研究抛砖引玉。
  会计行为有诸多表现,如会计稳健性、盈余管理、会计透明度等等。本文之所以选择会计保密性作为研究对象,理由有三:一是会计保密性本来就是会计的本质属性之一。除了一些可以公开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需要为企业的会计财务信息保密,在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下更是如此;二是出于投资者保护的目的,以往文献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关注较多,却极少有文献关注会计保密性,忽略了会计的本质属性;三是由于数据的限制。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我们只能获取到样本国家会计保密性的数据。
  本文的研究贡献有三:一是对Hofstede-Gray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将地域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理论框架层面拓展到经过检验的实证研究。尽管概念框架中的六个变量我们仅发现两个变量显著,但这并不说明概念理论框架经不起实证检验。之所以如此,可能原因是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或者限于数据,我们没有控制其他国家的宏观环境变量。但该研究可以为在中国检验地域文化与会计行为提供必要的借鉴。二是我们利用回归数据验证了中国的会计保密性较高,这可以为进一步理解中国企业会计透明度提供实证参考。三是在Gray(1988)分析思路“国家文化影响会计亚文化,进而影响会计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文化影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影响会计亚文化,最终影响会计行为”的分析思路。
  二、 文献综述
  关于会计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往经典的文献主要从两个大的领域展开研究,一是以La Porta等(1997)系列文献为代表的正式制度;二是以韦伯(1958)、诺思(2008)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在中国,大量学者检验了正式制度对会计行为的影响,如杨瑞龙(1998)等。但对非正式制度与会计行为关系检验文献的却不多见。陈冬华等(2013)检验了宗教这种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影响,随后国内也有学者开始宗教与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阮荣平等(2014)检验了宗教对创业的影响。在地域文化领域,国外学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潘爱玲等(2012)系统地回顾了文化对会计行为的研究文献。从国际文献看真正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是Hofstede-Gray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的提出。Gray(1988)基于Hofstede(1980)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在借鉴Harrison and McKinnon(1986)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文化影响会计亚文化,进而影响会计行为”的分析思路,提出Hofstede-Gray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Hofstede(1980)将文化定义为“区别不同人类组织的集体心理模式”。由针对52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万名IBM员工的采访和调查问卷得出的大量数据,用统计方法归纳出地域文化与工作实践相关的四个文化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阳刚性与阴柔性。Gray由此提出会计亚文化四维度,即专业精神与法定控制、统一性与灵活性、保守与乐观、保密性与透明度,认为以地域人口行为习惯为表现的地域文化影响会计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会计行为,并提出了四个假设。但是Gray当时只是针对地域人口行为习惯对会计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理论假设,而没有进行实证分析,自此之后的大量研究分析都是围绕Hofstede-Gray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进行的实证分析,集中于三个领域(潘爱玲等,2012),分别是会计稳健性(Liliana et al.,2010)、财务披露(Haniffa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新一轮改革已历经7周年,7年来,行业运营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为中国通信行业的“标杆”——中国移动,改革给它带来了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文章认为“低成本、高效率”将是中国移动新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为此,我们引入了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方法,将过去十年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找出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相关模型,求出最优解,从而实现成本的最优配置。关键词:电信改革;紧迫感
摘要: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利用1998年~2013年空间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市场规模相对大小以及交通的相对便捷度因素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地区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对进程等制度因素也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正效应,而人力资本相对优势对区域产业集聚无显著影响。关键词:高技术产业;新经济
摘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业与创新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文章论述了创业导向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姿态,如何通过各种路径,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提升公司绩效。构建路径体系,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关键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整合与突破价值。还结合案例,提供有效构建创业导向的建议,对于企业在当前动态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关键词:创业导向;公司绩效;竞争优势;创业过程;动态能力一、 引言当前中国经济
摘要:文章研究了制度逆差背景下,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制度逆差背景下,随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管制距离、规范距离以及认知距离的增大,跨国公司会更倾向于选择成立全资子公司。此外,文章还剖析了管制、规范制度距离子指标与进入模式的关系,发现只有法律制度距离与进入模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关键词:制度距离;管制距离;规范距离;认知距离;进入模式一、 引言进入模式选择,一直以来
摘要:农地抵押贷款及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农村产权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全国第一批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就枣庄市农地抵押贷款的运作机制、运行绩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农地产权改革和农地抵押贷款金融创新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风险高、贷款期限短、抵押物处置难、担保公司承担风险大等问题。因此,防范农地抵押贷款违
摘要:文章用定量研究方法,在讨论各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布的基础上,从金融支持相关度、效率和投资额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与金融资产直接相关的变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益,提出了系统详尽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效益一、 引言理论界对支持文化产业的金融政策研究已经不少,方法基本是定性研究。代表性的论著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常晔,2009)、《文
摘要:食品作为特殊商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导致市场萎缩与效率损失;消费者事前受制于产品专业知识和信息搜寻成本不能有效获取食品安全的准确信息,而消费者事后维权的成果往往具有外溢性,“搭便车”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故,食品安全的管制属一种公共产品。鉴于此,食品安全管理的进路有三:立法进路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促进外部性内部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行政进路在于通过机制完善提高监
摘要:文章结合社会资源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了组织战略信息获取、内在动机、工作投入与创造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内蒙古包头一家服务型集团公司的522名员工为样本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员工组织战略信息获取正向影响员工的内在动机及工作投入;内在动机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及员工创造力,工作投入对员工的创造力有正向影响;内在动机及工作投入在组织战略信息影响员工创造力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完
摘要:文章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双鹭药业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双鹭药业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管理层通过选择性披露信息、以及选择股票价格相对较低的日期行权,达到降低行权价和行权日股票价格的目的,进而获得节税收益。关键词:双鹭药业;股权激励;股票价格;行权价格一、 引言股权激励是为了使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达成一致,股东承诺给予管理层一定数量的股票,激励管理层为提高公司经营效益而
摘要:研究共发放问卷351份,探讨了员工感知的集体主义氛围对其组织认同、工作投入的影响,并研究组织认同在集体主义氛围感知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集体主义氛围感知积极影响组织认同与工作投入;组织认同积极影响工作投入;组织认同在集体主义氛围感知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集体主义氛围感知;工作投入;组织认同一、 引言集体主义是区分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同时,集体主义也是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