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崩漏60例临床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妇女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崩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上药水煎服,取汁4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剂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本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崩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肾虚 脾虚 崩漏 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7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51-01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女性在非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大量出血如注者为崩,出血淋漓不绝者为漏[1]。崩与漏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崩漏经乱可交替出血,互相转化,因此临床多以崩漏并称。本病多发生于妇女青春期、更年期以及分娩和小产后。西医大多采用性激素和诊刮治疗,但临床疗效不确切,且易复发。中医辨证崩漏可分为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证型。其发病机理在于肾及胞脉的亏损,肾中阴虚[2]。本文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崩漏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崩漏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7~4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5d~1年不等。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经血无周期可循,出量持续,经量或暴下如注,或淋漓不止,或二者交替出现,患者有倦怠乏力感,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虚缓等。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崩漏的诊断标准,排除外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部分患者在治疗前曾用黄体酮、止血敏等西药,单纯止血无效,改服补中益气汤治疗。
  1.2 治疗方法
  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黄芪30g、柴胡20g、人参(党参)18g、白术15g、杜仲炭15g、马齿苋15g、地榆炭15g、炙甘草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10g。湿邪重者加泽泻10g、茯苓15g;上药水煎服,取汁4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剂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①显效:用药后3d内出血停止,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期经量及颜色正常,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②有效:用药后10d内出血停止,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半年无复发;③无效:用药后10d出血仍未停止,症状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崩漏是指女性非经期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暴下不止为崩,淋漓不尽为漏。崩与漏出血状况不同,但两者可相互转化,因此临床统称为崩漏。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复发,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可累及多脏器。由于崩漏失血过多,患者往往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等一系列贫血征象。同时由于崩漏发病来势凶猛,出血量大,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3]。临床上西医治疗崩漏多采用药物止血,调整月经周期等方法治疗。药物止血采用孕酮类药物、雌激素制剂来治疗。但由于临床疗效不确切,且易复发,临床治疗崩漏多采用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崩漏主要是由血热、气虚、脾肾不固等各种原因使冲任二脉损伤,冲任气虚,不能统血,导致血从胞中非时而下[4]。崩漏出血情况不同,但均会耗气伤血,持续出血则使血脱气陷,气血大衰,而气虚导致不能摄血,因此使出血加重,从而损伤肝肾及冲任,经病之体在肾,本病之本在于气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充则摄血有权,因此治疗崩漏应以补中益气为主,调理脾胃是治疗崩漏的一个重要环节。
  补中益气汤方出自李杲《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8味药组成,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代表方。原方治疗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5]。经过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和探索,对原方进行不断完善,同时也扩大了临床适用范围。因肝、脾、肾功能失调崩漏之因主要在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本于肾虚,关于肝脾,因肝、脾、肾功能失调。崩漏以脾肾两虚、中气下陷者居多,伴血热、血瘀之象,故本方重用黄芪配伍人参、白术、升麻,以达到益气举陷统血的功效;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杜仲炒炭之后,补肾之力尤佳;马齿苋、地榆炭清血中之热而凉血止血;诸药合同,标本兼顾,是临床治疗崩漏的有效方剂。本研究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黄芪30g、柴胡20g、人参(党参)18g、白术15g、杜仲炭15g、马齿苋15g、地榆炭15g、炙甘草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10g。湿邪重者加泽泻10g、茯苓15g;全方具有补中益气、固摄冲任功效。上药水煎服,取汁4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剂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本研究药方用柴胡、升麻升阳举陷,黄芪、人参补气,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理气和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地榆炭固摄止血,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诸药相配相得益彰,起到调理脾胃、升阳益气的功效。本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疗效显著,与文献报道一致。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治疗崩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清瑞;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肾气虚崩漏86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年12期.
  [2]苏炳开;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崩漏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期.
  [3]叶慧宁;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型崩漏66例[J];新中医,2005年第8期.
  [4]延永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崩漏8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1期.
  [5]常东锋;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療妇女崩漏7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阑尾脓肿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病例为我院2008年01月-2013年09月收治的32例阑尾脓肿患者,随机标准将患者分成手术组和保守组,分别行手术和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组治愈16例,治愈率为100%,保守组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3%;手术组的住院时间要短于保守组,且住院费用要比保守组低;手术组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PCOS患者9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其展开MCP-1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OS患者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4.5%)明显优于对照组(77%);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找出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25例患者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判断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中有23例痊愈,1例患者发生并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療,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44例(95.6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34例((73.9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80%,静息状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呼吸衰竭中采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给氧2h的PaO2、SaO2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 方法  两种患儿均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脑出血患者52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液行静脉注射,并从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血肿大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比
期刊
【摘 要】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之间收治的6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CVA患儿97例为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46.39%,对照组MP-IgM阳性率10.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MP-I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麻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3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麻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麻醉过程均比较平稳,36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拔管,留置复苏室观察1~3小时,送至外科监护室,2例患者带管送入外科监护室,24小时内拔管。无死亡病例,未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前采用平衡麻醉效果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