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战略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选行情”,台股首季表现亮丽,根据彭博数据显示,台股今年以来累涨0.8%——在全球20大股市中是唯一呈现上涨走势的股市,相对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日股东证一部指数与英国FTSE100指数全数不支倒地,台股因选举庆祝行情表现超越巴西指数。以美元计算,由676支股票组成的台股加权指数今年累涨7.6%,也傲视全球10大股市。市场普遍认为,马英九的上任将有助于放宽对大陆投资与旅游限制,对于如向投资台湾股市,我们大可以从历史着手。
  
  从动荡不安趋向成熟的台湾股票市场
  
  新兴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经济起飞、资产泡沫、泡沫爆破、投资人逐渐成熟的四大阶段,当然大部份新兴市场因经济稳定性低,经常会有政治动荡的戏码上演。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阶段,经济成长率平均年增高达8.2%。80年代中期股票市场泡沫形成,最终在90年代初期爆破,台湾加权指数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从11,500点急挫至2,500点,跌幅接近八成,当时台股仍能维持十年支撑线以上水平,之后辗转回升至接近10,000点水平。
  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由民进党陈水扁获胜,民进党政府仓促决定停建“核四”,严重伤害台湾内外投资者信心。估算停建核四(第四核电厂)造成台湾直接损失在2,000亿新台币以上。而民进党政府执政后积极推行民粹政策,忽视大陆经济起飞为台湾带来的机会。反全球化的“锁国政策”便在这样的氛围下推行八年,重创台湾企业在国际竞争能力,也让台湾失去亚洲研发与航运中心的机会,台股从9,800点急挫至3,500点,并正式跌破10年线的重要支撑,台湾也从亚洲四小龙之首变成四小龙之末。近7年台湾经济成长平均只有4.1%,不单较90年代的6.2%大幅降,也明显低于同侪地区。2004年全球经济从网络泡沫爆破后复苏,国际股市大举扬升,台股也在国际利多环境下稳步回升,脱离3500~6500的区间震荡,重新站回10年线以上。
  


  2006年台湾爆发个人消费金融坏帐急升危机,银行为了打消坏帐,采取紧缩放贷措施,岛内消费支出严重减退,也让台湾股市表现相对落后其它新兴股市。而07年金融业坏帐降低,消费支出重新活络起来,房地产市场更藉低利环境蓬勃成长,变成岛内内需成长主力:同期,台湾的传统与电子产业在大陆的投资也开花结果,为台湾股市注入强心剂,去年第三、四季台湾年增率分别是6.9%与6.4%,远高于近5年平均值,台股因而加速追上亚洲其它新兴股市。07年底至今,台湾股票市场基本上完全是政治市。
  08年1月国民党在立法院获得席次超过三分之二,加上盟友的席次已达修改宪法门坎。国内外投资者预期台湾政策将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两岸关系改善,经济与企业获利会有大幅改善空间。乐观气氛在3月22日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当选台湾领导人达至最高点,之后台股一直徘徊在8,800~9,000点之间。
  
  马英九财经政策依赖大陆的“善意”
  
  马英九的经济政策完全侧重在两岸经贸的解冻,其它基础建设或减税政策也需要在两岸改善后,方能大力推动,否则台湾政府财政必然严重恶化。目前政府账面上的债务为4兆台币,但是包含退休、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支出等稳含性债务,台湾政府实质负债超过12兆新台币,相等于台湾可年国民所得。因此,其它项目在推行前必先让台湾经济成长回升,政府财政改善后方能推行,否则台湾财政赤字必然恶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马英九在两岸政策能独自掌控的只有开放台商回台上市,以及放宽40%投资大陆限制。
  但是这两项政策对台商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的作用明显有限。陈水扁执政后期,大股东利用免税岛成立公司,绕道投资大陆,令40%投资限制形同虚设:台商也利用在香港上市解决募集资金问题。因此,放宽投资大陆限制与台商回台上市的政策只是宣示性的作用,并不能有效推动台湾经济。最能影响台湾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是两岸直航与开放陆资陆客来台限制的松绑,但是这些对台湾经济转型的政策,需要大陆配合方能正式执行。过去数年台湾社会M型化日益渐重,其中内需市场积弱不振,是导致社会底层群众生活不堪的主因,也衍生出一堆令人痛心的社会悲剧,陆客来台观光将直接带动内需市场的成长,间接降低社会各族群对立冲突。两岸直航对台湾产业升级与两岸分工有极重要的功能。台湾产业在研发与管理方面极为突出,而大陆则有优质低廉的劳动力,以及潜力无穷的消费市场。在两岸互取所需的合作下,台湾产业将会走向研发中心与自有品牌的道路,突破目前代工生产的低利润生产模式。
  马英九当选后,大陆政府多次释出善意,但是新内阁个别成员引起大陆官方疑虑,也让投资者担心新政府在四月开放直航的“支票”延期,台股因而在9,000点以上出现重大阻力。不过笔者乐观认为,两岸增加沟通,改善人民关系是符合所有中国人的期望与利益,三通可能受到一时政治的干扰,但是短期内将会落实执行。台湾未来经济结构将会因此大幅改变,预估年增率将会长期维持在6%以上,台股升幅更会远超其它同侪。
  
  台湾金融市场
  
  台湾金融市场发展向来偏重股市投资项目,一方面是台湾上市企业以高成长性的电子业为主,这类企业营收的不稳定性较高,不利公司债的发行;另一方面是台湾投资者十分积极——恐怕是中国人特质之一,偏好高风险高报酬的投资商品。近年台湾高收入人士与企业投资需求增加,而一般投资者对分散风险的概念也大幅增强,金融业者开始发展新金融商品,其中包括可在次级市场交易的不动产证券化商品(REITs)与ETF。由于发展期间尚短,以及规模与政策的限制,在台发行的REITs只有收取租金的稳健型,并没有开发土地资产项目的积极型,只满足稳健投资者的需求,未来如能顺利推动马英九的爱台12大建设,REIEs可能发展的空间将会更广。
  

其他文献
汪亚民,不惑之年,曾在中石油某下属企业工作,担任总工程师,1999年11月自愿申请有偿解除劳动合同,2000年4月与人合作创办北京中科利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作为一个曾经的国企管理者,现在下海经商的汪亚民对参加工作三十年的工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会。    七十年代谋生的状态    汪亚民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在1976年中学毕业后就参加
期刊
香港股市每日成交总金额约一千亿元人民币,当中认股证成交额便往往占逾三百亿元,约占股市总成交30%,这也表明不少投资者喜欢以小博大,利用认股证的杠杆效应,寻求更高回报。而是否还有类似的杠杆投资工具呢?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另外一种衍生品―――――牛熊证。    认股证,即涡轮,在香港已十分普及。认股证 则较受引伸波幅影响,因此有时相关资产正股价格上涨, 认购证 反而下跌,令投资者大感不平,会经常觉得很难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每个人都在盘算怎么让自己的腰包在新的一年里更鼓一些。不过,股市在一月份经历的那场“寒流”让很多人的心里打了个冷颤。从1月15日到22日,短短一周的时间,上证指数跌去了1000点,22日一天更是跌去了350点,很多媒体用“股灾”一词来形容全球股市这黑暗的一天。“股市拐点”、“熊市来临”、“金融危机”等等恐慌的字眼不断见诸报端。很多人担忧:牛市真的过去了吗?20
期刊
作为《Money+》的总编,李美虹的投资触觉更敏锐而直接,在笔者的采访中,她向《钱经》的读者展示了一条“钱进台湾”之路。    钱经:与大陆相比,台湾的产业结构是怎么变化的?大选对台湾带来什么契机?  李美虹:台湾在一开始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当时并没有对外贸易。我们从40年代开始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台湾目前的产业就是以电子为最大宗,台湾发展了五十多年产业升级可能在大陆就花费了二十多年,不同的是,
期刊
时间定格在3月22日下午四点,在建行排队的sula昂着头盯着公共区里正在转播台湾“大选”的大屏幕静静地等着投票结果,到底是马英九还是谢长廷?对sula这样的年轻大陆白领而言,台湾输出的娱乐节目远胜于其出口的机床——后者在全球机床出口总额上占据第四,但显然没有吴宗宪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趣怪,甚至不如这场比美剧更多悬念的政治戏码博到了大陆年轻人的眼球。但在2300万台湾民众眼中,此次大选承担了太
期刊
跟踪研究和深入了解消费者已经不能再依赖人口统计、调研和小组座谈会了——只有涉入消费者文化生活并且了解其价值观,才能预测消费习性并建立品牌连结。GREY集团的《Eye On Asla》调研数据将亚洲消费者进行了全新的归类:  潜在价值的寻求者——寻找除了功能以外的利益点,但似乎并未完全得到;  功能至上者——实际,实效,重视质量,耐用度以及可持续的价值;  新品牌享用者——享受品牌,尝试放纵。寻找幽
期刊
新的投资品种出现,对于大众来说,有两个好处: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有助于分散投资、化解一定的系统风险;为过高的流动性或是投资需求寻找释放渠道。因此,我们无法不关注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当两市总开户数超过1.4亿户之后。  股市和基金聚集了过多的交易型投资者,尤其是在未来市场的变化更趋向于复杂化的2008年,充满交易热情的投资者只集中在A股市场,就可能不断放大波幅甚至是产生影响短期趋势的能力,为更各种类型的
期刊
在国内,现行的法规对于基金的投资必须遵循其名称具有一定的约束;在国外市场,例如美国证监会几年前就颁布法规,更严格地要求共同基金必须遵循其名称意旨进行投资。    记得以前的邻居家里有个小动物,名字叫做“猫猫”,却有着象小猪一样丰满圓硕的身材,但实际上那是一只可爱憨厚的大狗。每当女主人大声呼喚其回家时,都会提醒听者切忌望文生义,其实,名称与现实距离的话题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比如叫做“美丽”的未必好看、
期刊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近日公布2008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台湾地区的竞争力从去年排第18名前进到第13名。以细项分析,台湾民间部门竞争力在全球居领先地位。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0MD)近日公布2008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台湾地区的竞争力从去年排第18名前进到第13名。以细项分析,台湾民间部门竞争力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台湾竞争力的强项包括:技术劳工充裕度(第1名)、劳动成本(第2名
期刊
本文描述和讨论的生活,当你阅读时已经发生了变化。  早起,梳理容妆,1小时通勤,外卖汉堡和咖啡,旋转门,电梯,Say Hello,email收件箱——5月15日,访谈日,北京城生活脉搏的节拍如常。在约定的10点钟,许菁文女士刚刚从当天的第一通电话中抽身出来。身为《Eye On AslaTM亚洲探索》的中文助讲人,许菁文在某些方面比他人更有“讲话的资格”。1995年从台北开始了她的传播行业职业生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