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几点感悟

来源 :中学数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斯霞曾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这充分说明好课是认真准备出来的,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让自己深刻感受到:“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为了解转录因子bHLH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中的功能,探究该基因在长白落叶松不同组织中及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从长白落叶松根、茎和叶3个不同部位的转录组数据中获得bHLH34基因全长序列,并设计引物,克隆得到长白落叶松bHLH34基因,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96 bp,共编码231个氨基酸.构建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瞬时转化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原生质体,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Lob-HLH34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
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20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叶片6个功能性状的测定,分析荒漠植物叶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性状的差异性,探讨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该地区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①叶性状存在种间差异且变异程度不同,变异范围为14.11%~47.63%,叶绿素含量(ChlC)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全氮含量(LCC)变异系数最小.②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ChlC、LC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lC与LC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叶性状间相
东北地区多个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种子园已经营建多年,但亲本生长情况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以汪清林业局49个长白落叶松亲本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多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9个无性系间的各测定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测定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7.71%~31.93%和2.05%~12.55%,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44~0.76,高重复力、高变异系数有利于无性系的评价选择;树高、胸径等大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各生长性状在生长发育中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球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下,气候成为制约物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空间分布和生态位变化对生态过程的解释至关重要.基于211个杉木分布点和20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和R语言的ecospat软件包对杉木适生区和生态位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杉木对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杉木当前潜在适生区219.67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88%,主要分布在我国8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东
一、引言rn《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1] . 这些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数学阅读和数学思考,王尚志教授曾指出:学数学要从“学会”到“会学”,“会学数学”主要表现在:会提出问题、会数学阅读、会梳理知识、会表达反思等[2]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把阅读能力、思考
当代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的获得者M· F·阿蒂亚曾经提出:要处理复杂性骤增的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发展相应的抽象数学概念.而任何概念的形成都要经历抽象到科学抽象再到数学抽象三个过程,那么从抽象到数学抽象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到位呢? 笔者以《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概念课教学中落实“数学抽象”这一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解题反思是对解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有效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不断成熟和逐步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失误,不但有利于学生明辨在解题过程中的是非曲直,加深知识与方法的内化,提升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解题失误采取“告诉”的方法:进行集中讲评,告知错因及注意事项,实施“亡羊补牢”;或是提前暗示,做到“防患于未来”. 对解题失误应该“思什么? 怎样思?”,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有效的路径.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期刊
在一些学生眼中,数学是“高冷”的.数学教学中如果一味机械式的刷题,只会令人感到疲倦、厌烦.其实,数学不仅有推演,更多的时候应该是让学生去品悟、发现,是有“温度”的学科,数学学习需要启迪、质疑和灵感,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提出了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培养数学思维的教学方式,体现出阅读与品悟比刷题强训更加简洁高效.本文以人教版《数学(必修 第一册) ( 2019
深入了解荒漠短命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境土壤因子与植物生存策略的关系.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假狼紫草(Nonea caspica)、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飘带果(Lactuca undulata)为植物材料,测定不同深度(0~5、5~10、10~15 cm)的土壤理化性质,野外原位多时段采样比较分析4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耦合关系.结果 表明:①4种短命植物碳(C)、氮(N)、磷(P
1 引言rn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学习过程是对“现学知识”与“先前知识”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是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的调节和监控,进而生成意义感和价值感的过程.深度学习作为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对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及“科学精神”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一课为例,讨论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