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让人类获得“夜视”能力?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该纳米材料可以与感光细胞膜表面特异糖基分子紧密连接,从而牢牢地贴附在感光细胞表面。这种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结合的上转换纳米颗粒,被命名为pbUCNPs。

小鼠试验获得成功


  为了证明pbUCNPs的作用,科研人员将含有纳米颗粒的液体注射到小鼠眼睛中,并进行了多种视觉神经生理实验。最后证明了小鼠的光感受器细胞被近红外光激活,产生的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小鼠大脑视觉皮质,小鼠具有了感知红外线的能力。薛天表示:“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近红外仪的局限,并发展出裸眼无源红外视觉拓展技术,证明了人类拥有超级视觉能力的可能。”

关于夜视技术


  目前,夜视技术主要利用红外热成像和微光增强两种技术手段,把人眼看不见或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通过把电信号放大,最终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二战时期,夜视技术开始登上军事舞台,促进了夜战能力的快速提升,21世纪,全世界各个大的汽车公司纷纷把夜视设备安装上高档的小汽车车上,该项技术也从军用大量的扩展至民用行业。
  红外夜视 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以红外夜视仪为代表的红外夜视器材都始终是夜视领域的“龙头老大”。红外夜视仪通过主动发射红外光照射目标,之后通过转换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实现夜间清晰成像。红外夜视器材的优点在于场景反差大、闪烁小、成像清晰,且工艺比较成熟、造价低廉。
  微光夜视 美国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成功研制出微光夜视仪。相比于红外夜视器材,微光夜视仪不主动发射红外光,而是通过接收战场上目标反射的星光、月光等微弱光,将其增强放大,最后形成适于肉眼观察的夜间图像。它的优点在于不易暴露,体积小易于携带。缺点是易受雨、雾等气象条件会对其正常使用产生干扰。
  红外热成像 红外热成像仪主要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而将所获得的红外能量值转换成可供肉眼观察的红外热像图。隐蔽性好、作用距离远、分辨率高且抗干扰能力强。是目前军事上利用的主要技术。(编辑/侯帮虎)
其他文献
浩瀚的宇宙固然广阔,波澜起伏的大海更加气势磅礴!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海洋?大家知道,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难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全球每年净增人口约7700万,
4月3日,貴州省科技厅发布了2020年度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科学技术基金)申报指南。  据悉,本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采取无纸化申请的方式进行,无需提供纸质申报书。申报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贵州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http://xmgl.gz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4月8日00:00正式开网,截止日期为5月31日16:00。  2020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鼓励自由探索,不限定具
通过对总裁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本文衍生出总裁更替影响企业绩效的两种途径--绩效回落和绩效震荡,并依据绩效损失的不同程度将总裁更替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最后提出总裁更
一 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资 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
浅谈几个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王晓黎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格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迈实践活动的过程,好的教学效果总是师生共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以前,经济发展缓慢,一直是落后的农业国。自1962年开始实施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
The incidence of the co-infection of hepatitis G virus (HGV) and hepatitis C virus(HCV)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正>《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起来特别解渴,特别愉悦,感到耳目一新。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
期刊
WTO-TBT协议,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它是与国际贸易中商品的 技术法规(强制性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等有着直接关系的协议,也是WTO如何确定和处理其成员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协
春节期间,亲人好友相聚,饭局难免会多起来。大快朵颐之时,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肠胃健康,以致于出现肠胃不适。所以春节过后,养胃也就成了首要任务。网上流传着各种养胃知识,但是如果你听信了那些错误的方法,不仅不能达到养胃的目的,反而会加重胃的负担,造成不良后果。那么,关于养胃的谣言究竟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谣言:少食多餐养胃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少食多餐作为养胃的方式,但是殊不知少食多餐是一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