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微视频具有短小、精炼和便于传输和阅览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要求,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中生;信息技术
当前社会已然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开始深入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提升了社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起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一、微视频的内涵和特点
微视频指的是微视频教学资料,教师通过视频的传输和播放,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丰富教学的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
微视频主要具有形象具体、种类多样、内容精炼和便于传播等特点。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微视频能够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视频软件清晰再现,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也可以直接浏览和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熟练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微视频中生动的图像和丰富的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丰富教学的内容,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挖掘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借助微视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会采用边讲课、边指导或者先讲课、后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常常不能够起到它的效果,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会出现脱节的情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丰富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从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微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传递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与“发现式”的教学模式完美结合。例如在指导学生对《word图文混排》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其次借助微视频,丰富教学的资源,辅助学生对《word图文混排》的学习,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对《word图文混排》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自由的创作和设计,展现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色彩。
(二)借助微视频,灵活的开展自学活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指导之后,借助微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辅导和微视频指导两个方面的共同辅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微视频下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流程
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其次指导学生结合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走到学生身边,对于存在问题和疑虑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感和信息技术学习体验,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较为变得尤为重要。“微”作为21世纪所独有的特点,正在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微视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明杰.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1-26.
[2]吴玉莲.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上海浦东XXX初级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03):1-25.
[3]于跃.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學中的应用研究——以《Flash动画制作之动作补间动画》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34-135.
[4]胡艳.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05):1-25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中生;信息技术
当前社会已然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开始深入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提升了社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起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一、微视频的内涵和特点
微视频指的是微视频教学资料,教师通过视频的传输和播放,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丰富教学的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
微视频主要具有形象具体、种类多样、内容精炼和便于传播等特点。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微视频能够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视频软件清晰再现,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也可以直接浏览和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熟练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微视频中生动的图像和丰富的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丰富教学的内容,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挖掘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借助微视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会采用边讲课、边指导或者先讲课、后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常常不能够起到它的效果,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会出现脱节的情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丰富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从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微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传递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与“发现式”的教学模式完美结合。例如在指导学生对《word图文混排》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其次借助微视频,丰富教学的资源,辅助学生对《word图文混排》的学习,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对《word图文混排》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自由的创作和设计,展现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色彩。
(二)借助微视频,灵活的开展自学活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指导之后,借助微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辅导和微视频指导两个方面的共同辅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微视频下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流程
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其次指导学生结合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走到学生身边,对于存在问题和疑虑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感和信息技术学习体验,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较为变得尤为重要。“微”作为21世纪所独有的特点,正在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微视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明杰.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1-26.
[2]吴玉莲.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上海浦东XXX初级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03):1-25.
[3]于跃.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學中的应用研究——以《Flash动画制作之动作补间动画》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34-135.
[4]胡艳.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