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示范高中——黄梅一中素有“鄂东明珠”的美誉。近年来,该校立足实践,兼容并蓄,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特色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学校管理人本化、教育教学生本化、课程改革校本化、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发展战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日趋鲜明,成为一所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县级高中。暮春时节,我们走进这所具有百年光荣历史的鄂东名校,采访了该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何兰田同志。
  何志雄:何校长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形势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要求,高中教育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如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是高中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请您谈一谈贵校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何兰田:教育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教育思想问题。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始终保持强势增长的态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能够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我们的办学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治学,以教师为本治校。具体而言,在学生层面,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概括地说,就是教育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譬如,在处理学生素质和学生高考成绩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时,我们始终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第一位。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在教师层面,我们把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关注教师终身发展,在制度、精神和物质上为教师执教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人、财、物、信息等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质量。其中人是第一要素。在处理人和物的关系时,我们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譬如,对待学校的图书馆里的书籍、报刊,我们提出了一个原则,在遵守公德的前提下,阅览室的书籍、报刊到学生翻破了、读旧了,才算真正发挥了功能。
  何志雄:近年来,虽然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也提出了批评,有的甚至很尖锐。作为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二十多年的校长,您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
  何兰田:高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对生命的关怀。我们应该把“生命”还给教育,使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让教育培育完整的生命,凸显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让学生通过教育接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最终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
  何志雄:那么,在尊重关怀学生方面,贵校是如何做的?
  何兰田:近年来,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这一办学理念,我校推进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充分挖掘学校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提供发展的时间、空间。一是固本强基。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严格按部颁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二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和挑战。学校明确规定,课余时间,不允许任何教师占用学生一分钟时间。三是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新体系,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学校选修课、电视新闻课、阅览课、活动课。把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验室、体育场所课外时间全面向学生开放。四是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齐所有实验课、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三、四月份,举办文化艺术节,开展大合唱、卡拉OK比赛、科技手工制作、艺术展板展示等活动,秋季举行运动会,寒暑假组织学生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六是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组建多种社团,让学生置身良好氛围,在交流中学习提高。通过这些改革,真正把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的内涵体现出来。
  何志雄:一些人认为,只要考试存在,考试制度不变,升学率指挥棒不拿掉,学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创新。您们这样做,不担心学生的高考吗?
  何兰田:我认为,把推进素质教育的阻碍推向升学考试,推向社会,是办学思想出现偏差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我认为,通过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升学率不仅不会降低反而能提高;学生不仅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且能切实提高素质,实现升学、就业、发展三不误。更重要的是,这样才会给学生光明的前途,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时代需要的人才,这样才是教育担当的对民族振兴的责任。
  我校的改革举措,贯穿着一条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爱好,充分发掘学生才能潜力,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改革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学生在改革中得到了发展,教师在改革中得到了提高,学校在改革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事实胜于雄辩,几年的改革实践,我校的教育改革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升学率,1999年至今,我校高考年年夺得黄冈市教学质量最高奖“创新奖”、“特别优秀奖”。这一成绩的取得,也告诉我们,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反而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何志雄:近几年来,优质师资纷纷“孔雀东南飞”,教育领域“马太效应”日益凸现。据我了解,贵校教师流失率始终控制得很低,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您能谈谈贵校的做法吗?
  何兰田: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从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关心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体现对教师的生命关怀。
  一是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充分依靠教职工管理学校。比如,制定发展目标,我们把它作为共同的教育信念去统一教师的思想、凝聚教师人心。第二,努力培植学校精神。我们在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方面正确积极引导师生,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特别是我们让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登台发言,三年来,共有近70人次在全校范围内做典型交流,树典型、树正气,积极培育了“创业奉献、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群体精神,学校涌现了作风正、业务精的教师群体。第三,领导群体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师生。几年来,我们班子成员在教师中公开承诺,“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事事处处举着旗子,干在前头。每一个领导都坚持带好一门主课;在进人、评职、评优、工程招标等教师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上,我们严格依规办事,阳光作业,透明公开。第四,关心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定期召开教代会、教职工座谈会,时刻倾听教职工意见,体察教职工意愿,解决教职工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使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心平气顺,心情舒畅。
  二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教育生产力。我们贯彻“政治、业务、生活”、“选拔、培养、使用”两手一起抓的思想,完善制度,落实举措,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在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名师工程”、“接力工程”、“激励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何志雄:应该说,您在黄梅一中校长岗位上干出了很突出的成绩。作为高中校长,您最想对同行们说的是什么?
  何兰田:干任何工作,需要有一种激情,一种创造冲动,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教师没有激情和追求,永远只能是“经师”,教育工作永远只是他养家糊口的工具。这种激情、追求和创造,一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理想与追求,没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没有对民族未来的关注,是不可能办好教育的。二是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思想。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教育实践创新,更不可能体味改革的艰辛与愉悦。三是教育工作者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敢于摆脱束缚,突破常规,走出一条宽阔的天地。
  何志雄:您一直在高中任教生物学科,是湖北省劳动模范、国家级骨干教师、黄冈市名师、黄冈市教育学会生物学会理事长,多次到省内外作学术交流,请您谈谈学科教学的体会。
  何兰田: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着力吃透教材,狠抓知识点、能力点教学,既让学生搞清“是什么”,更让学生弄懂“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顺章节知识点能力点的联系,构建学生“知识能力树”。要刻苦钻研教学方法,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不断研究,大胆实践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培养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勤于学习,有渊博的知识储备,用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来滋润学生,活跃课堂。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用充满睿智、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何志雄:何校长,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祝愿贵校越办越好,成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品牌优良的鄂东名校。
  何兰田:谢谢您的祝愿!
  
  何志雄,教师,现居湖北黄梅。
其他文献
朔风中,藏族老人牵着白牦牛  与我合影,像神山那样,祝福每一个路过的  弱小苍生  他说这一生,都不能宰杀白牦牛  内心安详,雪崩就不会来临  让我想起寨中的卓玛,她所有的劳动  就是为了每年从寺院里,领回一个铜壶  我很难理解这种陪伴  他们总是笑笑说,你们汉人,不懂  观鹭  双脚从水面收起的刹那  很像滑出羊水,剪断脐带的婴儿  它一飞冲天,比负笈京师的白衣书生  还要踌躇满志。绕林三匝  
诗歌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着生活。诗是缘于表达而产生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歌咏之。”(毛诗序)数千年来,诗一直是文学之起始与正宗,也是文学之轻骑,语言凝炼,词约意丰。  词虽则形式上与诗有别,称作“诗余”,有“词为艳科”,“别是一家”之说,但实际上词乃诗之变体,本质上则是一致的,往往并称之,我国有诗词之说。  “诗言志”。《庄子》和《荀子》里都提到过这一命题,《尚书·舜典》亦云:“
湖水揉碎  一只翅膀折返天空  被热闹点燃之后  灰烬上是孤独翅羽  有时候,谁让我  要吞下一颗烫心的子弹  含着它,想阻止春天雷和闪电的诞生  我的无奈是手纹里命运  面对湖水,要伤就伤我的心吧  时刻拥抱天空的空  和它有重量的眼泪  一个湖的心思没一个人的心思大  因为向往永远是思念的N次方  寻找童趣  常常回放电影  自导自演的  第一幕便是左手拉着大弟  在土房子前后,在田间地头  
提出诉请,祈求天空  仍不见变换体温  我躲在它麾下说风凉话  “你们狂热,我独冷静”  你们欣喜飓风到来  我偏爱谎言不断地倾泻  洒下的碎银……  是我洗涤伪装的说辞  其实这个时刻  正是需要暴雨莅临的场景  一切杂乱无章地骚动  或将得到解围  我虔诚地双推窗帘  摘下面具——  隆重迎接它赤裸裸地  撞击而来!  银杏,一只丹顶鹤  我不懂得的,銀杏懂得  它知道把金黄的火焰  化成慰藉
诗友来访,说要去看看杨店村的湖水  四处碰壁之时  不如去郊外  去一棵乌桕树下  醒悟一面湖水  哪怕湖水并不使用人类的语言  湖水并不理会  人类的傲慢和偏见  它寂静啊  实在对得起世上的颠簸  它清明  容得下这颗困顿之心  伏案填写一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偶得  没有主义没有雪,只有一脚潮湿的虚空  仿佛是陡然来到四十岁  哦,不,为了幽居湖水一侧  我记得我造舟我划桨  为了理解罗伯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
现在是月光的时刻  那只象驻足聆听波涛的声息  窸窣虫鸣  象鼻以无声的破空应和  如利刃出鞘,如机枪的火舌  空洞的象牙刺向天空  银色更深了,潮水便愈加轻柔地  拂动象耳,一句祈祷落在林中  钢琴已经停下,月光花朵一般碎落满地  她凝神如花上之蝶,依旧听着浪花  深深浅浅的灰色  我  学会更好地开成一朵  深埋的金檀木,学会如何微笑  当你拈起月辉朝我走来  学会刻舟,在曾坠落的水域  反复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    一、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语感”,反
北风里  落日的余温,照亮水之湄的记忆  漂泊的往事,目送一江愁绪  桥下两三片帆影,敞开胸襟  逆水而上  风,抹平它额头的皱纹  生活的叹息揉进桨声里  打捞一尾鱼的律动  暮色苍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咀嚼这句抽象的理念  我的诗站在北风里  兀生些许疼痛  腊月  三九天,一些生硬的意象  拎着灰暗的面孔开始排列  比如一剑封喉的渠水  比如脱去秋装的村树  比如寂静
一  人生者,我们的人生,我们不体验,谁体验!  命运者,我们的命运,我们不主宰,谁主宰!  试卷者,我们的试卷,我们不解答,谁解答!  语文课堂,我们的领地——  我们不读不写,谁读谁写!  我们不听不说,谁听谁说!  我们不思不想,谁思谁想!  学好语文,实现人生壮丽理想!  学好语文,书写美好人生篇章!    我们是一群学语文的孩子,  我们是一群爱语文的孩子,  我们是一群本来就有思想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