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范读在课堂上的作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
  
  一、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语感”,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
  语感是架起文本、学生之间的桥梁。中学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名家名篇,其中不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它们大多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喜悦,有伤感,有忧愁,有哀怨,有奋发进取,有百折不挠……通过范读,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绪,感受作者的心绪,甚至于与作家脉搏合而为一。教师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通过绘声绘色、神形兼备的范读,就能面对面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样,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感悟就加深了。如果教师能经常地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学生就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旨趣”,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相应变浓了。
  
  二、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养成健康审美情趣是新课程的美育任务。对于审美情趣,在《教育大辞典》里是这样定义的: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想、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对于教材中的美文,教师可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读到欢乐时眉飞色舞,读到幸福时暖流遍身,读到激动时热血澎湃,读到悲伤时呜咽难忍,使学生产生或行云流水或曲径通幽或奇峰兀起或一马平川的节奏美感,进而不自觉领悟到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以及其他社会美,从而陶冶情操,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并提高审美能力。如笔者教学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因为这是一篇义正词严地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鼓舞人们为打破黑暗、争取光明而斗争的战斗檄文,在范读中,我随着课文感情的变化,或快或慢、或抑或扬、或褒或斥。愤怒时,就慷慨激昂,拍案顿足,怒目圆睁;悲伤时,就声调低沉,两手扪胸,双目微闭。我观察着学生的感情已经跟随着我范读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课堂顿时沸腾、激荡,学生那强烈的爱憎情感已溢于言表了,此时此刻,任何妙语的讲析都会显得苍白。
  
  三、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他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先生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这既是语文教学审美的要求,又是人生观的要求。范读在教学生学会做人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范读中,读者及听众可以和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人、大写的人成为知心朋友,受到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心胸会变得非常开阔、丰富、澄明。我曾给学生读过《军神》,文章讲述了刘伯承为保证“今后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不麻醉的情况下施行眼部大手术的故事,表现出她顽强的意志,用沃克医生的话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听完文章朗读时,学生无不表现出对这位川东支队将领的无限敬仰,他们的灵魂也经受了一次洗礼。而《第二次冒险》中主人公法国女人那勇于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那镇定、坚持、勇敢的性格品质,同样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虽然作品中人物的境界我们不易达到,但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真谛,确立人生的理想。这样,我们又何愁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范读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懂得应该做怎样的人。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通过用自己的修养和艺术才华融化范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语感,学到了先贤的智慧,还使学生学会了品味人生,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我认为这是任何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无法比拟的。
  
  单位:浙江金华市十四中
其他文献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加拿大女诗人、小说家,1993年生于渥太华,早年曾在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当过市场调查员、出纳员,后来在一些大学任教。她从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了诗集《圆圈游戏》(1966)、《那个国家的动物》(1968)、《苏珊娜·穆迪的日记》(1970)、《强权政治》(1971)、《你是快乐的》(1974)、《两头的诗》(1978)、
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大要素。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将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很多作家都很注意典型环境的营造,但大部分作家作品中的典型环境都是以自己熟悉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加工改造而成的。例如沈从文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多以湘西的农村为背景,反映那
剥开日子的手心  三杆的影子绕不开自身的斜度  什么颜色在上  什么颜色裸替月落星稀  时光倒流,揭示我失去的午后  一顿丰盛的午餐  变成身不由己的规劝  我和你都不是对方的日子  一叶扁舟和一座桥墩  计较着谁是谁的过去和  谁是谁的未来  所有的本意都会有错落  就如一声惊雷  未等雨声落地,却把沦陷在  半空的梦敲回原地  歸  突然停下  对着太阳说一些冬天的往事  远处的白云静静地,无
朔风中,藏族老人牵着白牦牛  与我合影,像神山那样,祝福每一个路过的  弱小苍生  他说这一生,都不能宰杀白牦牛  内心安详,雪崩就不会来临  让我想起寨中的卓玛,她所有的劳动  就是为了每年从寺院里,领回一个铜壶  我很难理解这种陪伴  他们总是笑笑说,你们汉人,不懂  观鹭  双脚从水面收起的刹那  很像滑出羊水,剪断脐带的婴儿  它一飞冲天,比负笈京师的白衣书生  还要踌躇满志。绕林三匝  
诗歌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着生活。诗是缘于表达而产生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歌咏之。”(毛诗序)数千年来,诗一直是文学之起始与正宗,也是文学之轻骑,语言凝炼,词约意丰。  词虽则形式上与诗有别,称作“诗余”,有“词为艳科”,“别是一家”之说,但实际上词乃诗之变体,本质上则是一致的,往往并称之,我国有诗词之说。  “诗言志”。《庄子》和《荀子》里都提到过这一命题,《尚书·舜典》亦云:“
湖水揉碎  一只翅膀折返天空  被热闹点燃之后  灰烬上是孤独翅羽  有时候,谁让我  要吞下一颗烫心的子弹  含着它,想阻止春天雷和闪电的诞生  我的无奈是手纹里命运  面对湖水,要伤就伤我的心吧  时刻拥抱天空的空  和它有重量的眼泪  一个湖的心思没一个人的心思大  因为向往永远是思念的N次方  寻找童趣  常常回放电影  自导自演的  第一幕便是左手拉着大弟  在土房子前后,在田间地头  
提出诉请,祈求天空  仍不见变换体温  我躲在它麾下说风凉话  “你们狂热,我独冷静”  你们欣喜飓风到来  我偏爱谎言不断地倾泻  洒下的碎银……  是我洗涤伪装的说辞  其实这个时刻  正是需要暴雨莅临的场景  一切杂乱无章地骚动  或将得到解围  我虔诚地双推窗帘  摘下面具——  隆重迎接它赤裸裸地  撞击而来!  银杏,一只丹顶鹤  我不懂得的,銀杏懂得  它知道把金黄的火焰  化成慰藉
诗友来访,说要去看看杨店村的湖水  四处碰壁之时  不如去郊外  去一棵乌桕树下  醒悟一面湖水  哪怕湖水并不使用人类的语言  湖水并不理会  人类的傲慢和偏见  它寂静啊  实在对得起世上的颠簸  它清明  容得下这颗困顿之心  伏案填写一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偶得  没有主义没有雪,只有一脚潮湿的虚空  仿佛是陡然来到四十岁  哦,不,为了幽居湖水一侧  我记得我造舟我划桨  为了理解罗伯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
现在是月光的时刻  那只象驻足聆听波涛的声息  窸窣虫鸣  象鼻以无声的破空应和  如利刃出鞘,如机枪的火舌  空洞的象牙刺向天空  银色更深了,潮水便愈加轻柔地  拂动象耳,一句祈祷落在林中  钢琴已经停下,月光花朵一般碎落满地  她凝神如花上之蝶,依旧听着浪花  深深浅浅的灰色  我  学会更好地开成一朵  深埋的金檀木,学会如何微笑  当你拈起月辉朝我走来  学会刻舟,在曾坠落的水域  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