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互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标准》实施建议又强调:“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总之,《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文互改,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批改得比老师还认真、还仔细。批改后,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老师写的,有时还为一条批语是否准确展开热烈的争论。
  怎样互改呢?我尝试性地采用了下面一些方法:
  
  一、集体批改
  
  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浏览学生写的作文,了解此次作文共同的优缺点,然后选择一篇写得好而又有代表性的文章和一篇存在偏题或结构凌乱或病句较多等现象的文章打印分发给学生,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中心、选材、表达方式、感情、语言十个方面讨论,每次侧重一两个方面批改,这样十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十个方面写出批语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差的作文进行升格。这样做有三个好处:1.进行好差对比,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学会更多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2.对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起鼓励作用;3.学生能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学生互改
  
  第一种小组同学互改:方法是先把学生按作文的不同水平分成四人一组,再把这四人自己写的作文给这组。改前,老师要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提出本次修改的主要任务。然后,要求每个人都阅读其他三人的作文,如遇到自己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改,并征求作者意见,共同讨论,逐一批改,写出评语。批改完之后,同一水平的小组之间再交换讨论批改。这种方法可集思广益,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第二种同学抽签互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批语,对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这五点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但扣分有具体规定,如发现错别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些粗心的学生错别字挑不出来,我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作文,每篇作文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人之手。甲批出错别字五个,乙发现错别字不是五个,而是六个或七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80字左右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别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80字左右的说明书。学生改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学生。这样使粗心的学生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十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更正。对中心、选材、表达方式、感情、语言这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但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具体举例。如中心是否集中、鲜明,指导写作时就要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什么叫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单介绍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事例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又如表达方式是否恰当,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此外,还要看文章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说明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分,看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看文中结合得怎样。再如感情是否真挚,作文要言之有物,要写出真情实感。我在指导学生写作和修改时,经常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即使说出来不合老师的意,但只要是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所以,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100字以上,有时竟达400-500字之多。
  让学生互改作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要善于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商量。因为这项工作适应了学生心理,只要老师组织引导得好,能够耐心具体地指导学生互改作文,那么学生的修改能力、写作能力定会提高。
  学生互改作文有利也有弊,如有些学生受传统批改方法的影响,不愿意互改;互改时,往往有学生违反纪律,甚至发生争执,课堂秩序不好维持;一些学生态度不认真,互改质量较差;有的老师非议,有的家长也反对,等等。但这些问题,只要我们积极想办法,也不是无法解决的。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探索创新写作教学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时常强调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其实,这里的知识面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文化积淀深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会有浓郁的兴趣。反之,则索然无味。那么,如何理解语文教学和文化积淀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合家团圆、亲朋聚会的大好时光,中国人注重饮食文化,春节餐桌上总是摆满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在我国民间的很多家庭中,单是做菜就要忙上好几天,大
期刊
摘 要:要上好中专语文课,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教材与学生、教材与专业互相结合,注重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在熟悉教材和教法的前提下,备好学生,悉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专语文 教师 教材 学生 专业 能力    我呼吁:在作文评讲课上,老师们,当一当配角,当一当观众,当一当伙伴吧!■  我已经在电视中专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多年了,对近几年的中专语文教学工作的
提出了用leapfrog法设计开关电流带通滤波器的普遍方法。设计了一个四阶契比雪夫带通滤波器,并用matlab软件从信号流图级进行了模拟。
据中国石油集团专家预测,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中国原油供应和原油加工将受到国际油价走势影响,而成品油供应因中国成品油需求相对较旺,供应形势不乐观。
将于11月1日~5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石油金融大会,第一次将石油与金融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研讨能源危机与金融危机这两个全球最热门的话题。
中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文作文教学的关键学年段,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写作方法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但是如果说中年级作文的教学完全从阅读教学中割离开来,不但对学生的作文成长不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培养也是不利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学会在中年级作文的教学中,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一、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要从阅读教学中寻找突破口   学生的作文能力从何而来,
<正>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人体7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水)之一。人体对维生素
1忌冰冻冰冻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脂肪分层,解冻后蛋白质和脂肪易沉淀、凝固,既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会使牛奶营养价值大为降低.2忌久煮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乳糖,煮沸时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