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春风浴满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的心中撒播知识的种子。教师的言传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一个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生动,是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也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利用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气氛方面的一地感受。
  
  一、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故布迷阵,设下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一节作文课,上课铃响过好一会儿,我故意迟到。学生正纷纷猜测老师去向的时候,教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模样走进教室,学生一下子乐了。这堂课就从欢乐声中开始了。紧接着,老师又拿出一个黑袋子,说:“这是我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现在请你来摸一摸,再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学生又紧张又兴奋,个个争着要上前去摸一摸。老师设下的迷阵,一环接着一环。学生的心也跟着老师不停地接受着惊奇。作文课好像变成了魔术课,学生别提多起劲儿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也越来越丰富,最后顺利完成了这次题为“真没想到”的作文练习。
  
  二、童趣——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现代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人真情交融的境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
  如课文《小露珠》是一篇童话,文本语言富有情趣是其一大特点。对于这类文章的教学就要求教师采用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使两种语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例如:“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可爱的小露珠。”、“我们也来做小青蛙跟小露珠打个招呼吧!”、“活泼可爱的小蝴蝶看着小伙伴们都纷纷和小露珠打招呼,她也不甘示弱,翩翩起舞,来到了大森林,飞过了绿油油的草地,飞过了五彩缤纷、竞相开放的鲜花,来到小露珠的身边。”“小露珠不仅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欢,还为植物们做了一番精心打扮呢?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吧!”这些将动物“人化”的语言无疑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将学生带人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
  
  三、幽默——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良好的幽默语言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幽默教学风格,会给紧张的课堂带来生气和宽松的氛围。教师巧用幽默的语言,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人乐学的境界。
  在一次指导写人的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描写人物不能抓住特点这一缺陷,笔者在指导过程中设计了以下一幕:
  师:下面,我给大家读读我写的一篇文章,写的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请大家听完后猜猜她是谁。
  生:好!(做出全神贯注倾听的样子)
  师:……她长着黑黑的头发,白白的牙齿,一双乌黑的眼睛,一个鼻子……(学生哈哈大笑)
  师:(故意忍住笑)你们为什么笑呢?难道我写得不对吗?
  生1:每个人都是黑黑的头发,一双眼睛,一个鼻子……这有什么好写的!
  生2:每个人都有这些特点,叫我们怎么猜呀?
  生3:你应该写写他特别的地方。这样我们才知道是谁。
  师:是呀,写人得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人来。大家千万不要犯和老师一样的错误呀。那么大家来说说我们可以写哪些内容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发表意见。)
  
  四、含蓄——提高批评的实效
  
  学生上课看课外书、插嘴等,对每位老师来讲,大概都会碰到。如何才能较好地处理此类课堂不良行为呢?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其实,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五、故错——启迪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可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第二课时教学的接近尾声部分。为了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段:
  师:学了课文,老师有一个问题:这课题中的“励”字多难写呀,反正差不多,还不如写成“立志”呢。还好记些呢!(师板书“立志”)(学生中立刻有几个附和起来。但几个平时善于思考的小家伙则紧皱双眉,思考着。)
  生1:我觉得“立志”没“励志”好。
  师追问:“励志”好在哪呢?(一时间无人吭声。突然学生2仿佛发现了什么,查起了字典。一会儿,他举手了。)
  生2:我觉得“立志”是立下志向,而“励志”的“励”是激励,勉励的意思。两个词语的意思不一样、不能换。
  师(投去赞许的目光,在“励志”下板书词语的意思“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课文主要学徐悲鸿“立志”还是“励志”呢……(学生又积极发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其特有的感人魅力,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产生春风化雨的作用力,如和煦春风浴满堂,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的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已成为教学目标之一。课堂上教师巧妙的教学策略,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洞开了学生的心扉,引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超文本”的创造性阅读的境界。下面是某教师执教的人教版第六册《惊弓之鸟》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试作回味品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深入理解了成语故事,请大家说说题目“惊弓之鸟”的意思。  生1:因为大雁受过
一、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必须先积累材料。作文是生活的再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只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中“挥洒”自如。  1.留意观察、潜心捕捉。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向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入微地观察。如指导观赏菊花,通过视觉,赏形、色、态;
近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和创新思想,已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认同。甚至有人进一步认为,不应在作文中有任何限制,只要学生思维积极活跃,都应给予肯定。那么,在尊重创造性的同时,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作文中可能出现的“思想创新”与既有思想道德的冲突呢?  首先,小学生较少传统与现实的思想道德规范束缚。是学生作文思想创新的一个优势。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受教育时间短,在既有思想道德的学习与掌握上。还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新课标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其语言既规范,又极富童趣童真,蕴涵着无限的发展语言和启迪思维的空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材,搭建发展语言的舞台。引领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模仿中生成,在迁移中创新,夯实语言训练。下面就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一、亲密接触,朗读品味,丰富语感体验 
如何上好音乐课,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音乐课最流行的教学手段,是运用多媒体视听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音乐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可是,农村学校,音乐专用教室都没有,如何谈得上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么,在农村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呢?    一、创设室外音乐课    音乐游戏、集体舞都是小学音乐课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些内容
舞蹈教学中的示范法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为学生提供范例来学习舞蹈。在传统的学生舞蹈教学中,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主要方法。随着注重学生创造性发展理念的热起,示范教学法逐渐被大家所摒弃。在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舞蹈教学活动出现了新的失衡现象: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担心被学生模仿,教师不敢示范,示范的运用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因缺乏必要的引导而不知所措,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众多教师在语言的练习、运用上下了很多工夫,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教学效果却时常事倍功半。透过这开“满鲜花的月亮”,让我们直面低段语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偏离学生水平的语言实践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谁能说说你平时是在什么地方见到年、月、日的?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年的年历卡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这些年历卡片,看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月有3l天,有的月有30天,还有的月有28(29)天。  师:哪几个月有31天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学困生”,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从关心他们的成长着手,让他们随时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要善于揣摩他们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真诚换得信任    一位哲人曾说:“师者,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他用真诚恩泽需要帮助的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又名刻纸、窗花或剪画。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完成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剪纸知识和技能,通过“奖励、欣赏、情境、操作”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