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你参加了吗?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壮观的集体活动——“2009地球一小时”正在举行,全球有8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848个城市和村镇次第参与了此次活动。当一座座城市的灯光沿经线次第熄灭,我们看到了人类改变自身处境的决心。
  
  什么是“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环保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地球一小时”首次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席卷了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8年3月29日,有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并证明了个人的行动凝聚在一起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我国的“地球一小时”行动
  
  在中国,不仅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在很多西部城市和中小城镇,人们都在通过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表达自愿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强烈意愿。不管男女老少,都把保护地球,减少污染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就在3月28日,北京五中分校的师生在操场上,举行了“拯救地球一小时,北京五中分校在行动”启动仪式。之后,学校还决定由教务处安排教师在物理课、地理课、生物课、化学课、政治课等学科中,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用电量与节约能源的知识。学生们更加积极,有的对自家和社区居民家的电表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晚上一小时的用电量;有的进社区宣传并动员更多居民,参与“拯救地球一小时”活动。同学们期待着环保事业能在这样的宣传活动中融人大家的生活、融入美丽的世界,让“地球一小时”成为“人人一小时”、“天天一小时”。
  
  我们能做什么?
  
  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地球母亲做的事情其实非常多。随手关灯,冰箱里少放点东西,都可以节约用电;电视机要用罩子,因为电视机越脏,耗电量就越大;电视机和电脑亮度调暗一点,声音关小一点,也能节约用电。购买商品时尽量选择包装少的,回收利用纸张、塑料和玻璃,减少垃圾制造量。平时购物时自己携带购物袋,避免了商场提供塑料袋或纸袋,产生二次垃圾,从而节约了能源消耗。
  也许,一年只有一个小时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只是杯水车薪;也许,我们每个人生活中节约的点点滴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意识深入思想,当思想化为日常行动,那对于全球节能减排事业的贡献,绝不限于数字。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隐喻为技法依托,以“朦胧”为风格追求,加上“漫长”的复合创作,让《峨日朵雪峰之侧》抒情主体二元对应、抒情内核螺旋进化。由诗歌的两个创作时间,看清昌耀跨越21年的两种处境,屹立峨峰的两样抒情姿态,进而感知昌耀指向现实、过往和未来的两般情怀,能走出一条“千岩万转”的文本解读之路。内容开掘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教学落实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创作时间;创造姿态;作者情怀  《峨日朵雪峰之侧》
主持:黄珍平  清晨,一帮老太老头在公园里练太极或跳舞,不久,一群中青年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练功间隙,两位老人聊了起来,他们一起互通姓名、年龄。其中的一位老伯是数学老师,知道对方的年龄后说:“我们两个人年龄的平方差是195,年龄倒差不多,哪知道平方以后,差数竟那么大,真是不算不知道,算了吓一跳啊。”  正在这时,一对中年夫妇走了过来,听见了他们的话,就笑着说:“真的很巧,我们两人的年龄平方差以
一、关于“不可靠叙述”  “不可靠敘述”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在其文艺理论专著《小说修辞学》中首次提出。韦恩·布斯把小说的叙述者分为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两类。他提出两者的判定依据是看叙述者是否与隐含作者(作者创造的“第二自我”,作者依据其来表达价值观念)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如果叙述者的信念、规范与隐含作者相一致,叙述者就是可靠的;如果相背离,则叙述者是不可靠的。  “不
2018年11月初,来自苏州市木渎中学的李耀辉老师在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中开设了一节名为《交叉小径的花园》的示范课。李老师在精心备课,严密预设的基础上,积极贯彻任务群教学的新课程理念。她既重视文本细读,又关注课堂生成,凭借其鲜明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和幽默风趣的教态,有效地完成了对文本深入浅出的解读,凸显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智慧,令在场的听课老师啧啧称赞。一、注重长文短教  大胆截选、精准选点。《交叉
他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享受足球由自己踢进球门的那一刻。  现在,他又面对球门门框,迅速地将脚伸向了自己面前那个梦寐以求的圆球。  就在他抬脚的一瞬间,他的手却一下子触到了腰间。他的腰上,戴着一个玻璃纤维制成的护套。足球运动员一般要保护的重点部位都是腿,他却是一个例外——这个护套要保护的,是他的腰!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他自己永远都难以忘怀的情景。  那是一场阑尾炎手术,谁能想到,
一个学生的心情笔记:  昨天晚上赶完作业后又上了一会儿网,所以睡得有点晚,早上起床就有点迟了。早餐也没吃,匆匆出门,临了,妈妈说了一句,“快考试了,要抓紧呀!下次再考不及格怎么见人,别再让我失望了!”想反驳,咽了咽唾沫忍住了。经验告诉他,反驳一句,妈妈有100句等着呢。在校门口,远远看见了那个“她”,想起她曾经那么无视自己的存在,却和别的男生打得火热,心里酸溜溜的。坐在教室里,老师又在讲“老三篇”
风传来的信息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夜,一辆面包车拐入了一条灯光昏暗的无人小道。突然,车子停了下来,一个蒙面人把一个被反绑着手的少女推下了车,车子随即开走了。不久,远处响起了警笛声。  少女名叫小源,三天前不幸被绑匪绑架。小源的父母按照绑匪的指示拿出了巨额赎金,才换得了小源的自由。小源自幼双目失明,她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为警方提供信息:“绑架我的是一男一女,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关押我的房子应该是在海边
一、学习性朗读与朗读教学  朗读是朗声地读,它将无声文字转化成有声语音。朗读教学是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这既是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朗读能力的呼应,也是赏读文本的应然,特别是音乐性强的文本,朗读往往成为教学的重头戏。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朗读教学,提升成效呢?  首先要区分的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朗读大多属于学习性朗读,而非社会生活情境下的交际性朗读。学习性朗读侧重考虑的是朗读者与朗读材料的关系
这是伦敦街头的一角,正是隆冬时节,一个男孩子在寒风中等待着机遇的降临,他从小酷爱舞台,曾经梦想有一天能够饰演一个主角。为此,他不停地观看着露天播放的电影,模仿演员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能够熟记几部经典影片的关键对白。但苍天弄人,他从小家境贫寒,少年时父母离异,母亲早早过世,这一切似乎阻止了他梦想的延续,但他的梦想却始终未曾破灭。  他曾经很长时间徘徊于伦敦大剧院的街道前,他曾经见过一个大导演,并毛遂自
2017年高考江苏卷的现代文阅读(一)是一篇美国小说,题目是“一个圣诞节的回忆”。针对这篇小说设计的第15题是:“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参考答案是: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小狗对“我们”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