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漫画家-LING

来源 :CGWorld时代漫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漫动作》到《漫友·漫画100》再到《少年S》再到《漫画show》,关注国内原创漫画的人一定会记住Ling的名字。多少杂志创刊改版倒闭,他却始终以职业漫画家的姿态活跃在第一线。另一方面,在各大同人展会上又一定能看到Ling的名字,无论是主催、策划、执笔,在做一个商业漫画家的同时,Ling也始终活跃在同人志的第一线。
  那些久远的往事
  Ling的职业漫画之路始于2002年在《大众游戏POP GAMER》上的四格连载,那年他才大二。不过在那之前,Ling作为纯色堂的主笔,在广州的同人圈子里就已经很有名了,我们杂志去年11期介绍过的《广州画》上也曾经刊登过Ling的作品。回忆起那段时间的往事,Ling说:“广州那边第一届同人展好像是00年左右,那时候我就参加了,然后觉得很有趣。后来01年我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做同人了。”
  Ling的同人生涯与他的职业漫画人生涯一直是并存的,在两个圈子里都十分活跃。他写过一篇《热血的同人志制作指南》发表在《漫友漫画100》上。而署名Ling或MIHARU的同人志生态报告之类的文章,也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
  “不过说到出道的话,我想还是四格吧。”Ling这样说。
  谈到Ling就不得不提,他是我们国家最早开始画CG的那一批人,从99年起就开始用电脑作画了,Ling管自己用过的电脑和器材叫做作战装备,都详细地记在了自己的blog上。他本人也曾经在2002年WACOM杯火神网络漫画大赛获得名次。不过Ling却没有走上CG插画的道路。谈到这一点,Ling很谦虚:“CG我总觉得没什么好谈的,能谈的也就只有“早”这点而已,反正我后来都只是用来画画彩图。因为我始终还是喜欢画漫画,CG对我来说只是手段,我喜欢讲故事,而且我没耐性在一张图上抠个好几天,你让我坐一整天然后不停地画不同的稿子倒是可以,但如果让我在同一张图上一直抠一直抠这样,I WILL DIE。”
  无坑爹:不是Ling
  用一句话来概括Ling现在的状态,就是“阿幺刚完结,红叶正在路上。”
  Ling大部分的画风都很萌,题材以校园题材为主,而似乎是巧合,作品也总是和漫画家脱不开关系,之前在《漫友漫画100》上连载的由风息神泪原作的漫画《超合金社团》是在讲漫画社团的故事。而《邻居家是画漫画的阿幺》则是在讲女高中生漫画家。漫画家笔下的漫画家,有着天然的幽默与真实。
  或许是因为从同人志出道的缘故,Ling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各种话题性场面和冷笑话。连载了近三年的四格漫画《邻居家是画漫画的阿幺》里面经常出现各种奇怪的理论,时不时暴走的场面,还有每个角色都有的暗黑一面,让一个本来是青春的漫画变得爆笑。Ling向我们透露,最开始创作阿幺的契机则很简单,“就是主编说要画个关于漫画家的漫画吧,因为原本打算是边栏类的漫画而已,没想到后来大家还蛮喜欢的,于是版面就变多了,后来还上了封面。”
  当我认真地问这个职业吐槽家,有没有快速吐槽的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时,Ling马上回吐我说:“哪有那种东西啊!”而我指出他的漫画里经常会出现的奇怪理论时,Ling说:“那些是平时就想到的奇怪理论的爆发啊,是需要积累的。”
  谈到《邻居家是画漫画的阿幺》最喜欢的部分,Ling说:“有好几句话我都挺喜欢的,雷婷婷出现比较多的话数我都很喜欢,我对角色的偏爱很明显。圣诞那话我就很喜欢,藤田出场那话我也很喜欢,那个连续的慢动作镜头我超喜欢。”
  而《红叶琉璃》是Ling的最新作,前两话加起来已经有120页,这个以历史剧的形象登场却实际上是个科幻剧的爆笑故事,从“伪,第一话”和“真,第一话”的设定上已经充分表现出了Ling对于剧情走向的恶趣味与把握。“红叶虽然才开始连载,但是已经有两本单行本的量了,明年《红叶琉璃》的单行本会陆续出。”
  动物园工作室——因为这边禽兽很多啊
  从最开始的纯色堂到后来丰富多彩的同人志和活动,可以看出Ling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在组织和建立各种漫画相关的组织。而Ling的最新动向就是:成立了ZooStudio(动物园工作室)。
  “我今年年初和朋友合作成立了现在的工作室:Zoo Studio(动物园工作室)。因为这边禽兽很多啊,所以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刚开始其实只是抓助理来帮我画漫画而已啦,不过也还是有计划的。我们会以工作室的名义开展漫画创作,比如这期《天漫》上就会发表我们的最新作品——工作室里成员主笔主创的《提督大人与迷失的七海结界》。”
  谈到工作室的规模,Ling说:“很小啦,加上我也就五个人,我、编剧,助理们,我是总监督,编剧就是编剧,助理就是助理嘛。《提督大人与迷失的七海结界》的主笔?他在主笔以外的时间还是助理嘛。我这边是两部作品,所以工作室是同时展开三部作品。五个人同时展开三部作品时间其实是挺慢的了,目前是先让大家经验值上升,稳定下来再扩张。”
  五个人同时展开三部作品算慢吗?要知道《天漫》是月刊,而《漫画show》是半月刊,每月赶稿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Ling却很乐观:“我们的备用故事多的是,但真的要开始决定做一个故事的话,就要花很多心思了,总之,一步一步来。”
  而当我提到最近叫Zoo的漫画工作室很多的时候,Ling爽朗地表示:“这样的话就用作品来决斗吧!”
  商业作品的重点是把故事讲明白
  谈起之前网络上有关漫画杂志应该是四拼一还是一拼一的形式之争,Ling说:“没什么好争论的,成本和效果的问题。市场证明了四拼一这个形式是有效的,其他的只是主观感觉而已。有些作者认为把自己的作品缩小了印是一种侮辱,我没那样的感情,反正我只是个讲故事的。画面是一个讲故事的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四拼一当然会影响视觉效果,但不是说你视觉效果被影响你就说不了故事了。”
  而谈到漫画的画面和对白的辩证,Ling认为两者都很重要:“漫画的表达方式是有很多种的,要说的话,漫画不也是因为被限制,而发展出来的阅读形式吗?我认为漫画是介乎于电影和散文之间的表现形式,你拿电影导演的故事板排好版往纸上一放,就是漫画了。其实我一直都更倾向于一种概念:漫画就是一种残缺的电影。前辈们找到各种方法去弥补没有动态影像的方式,后来经过各种细化,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Ling的主要作品中虽然有不少是四格漫画,但是分镜、人物造型、故事的连续性……全部新式漫画的要素都有。“这里所说的漫画,指的是叙事性的连环漫画,单幅那些就不包含了,因为‘分镜’本身就是电影的概念嘛,用‘分镜’在纸上体现时间的流逝,这其实就是电影的方式。”Ling说,“所以做好漫画家必须看很多电影,当然也要看类型的,看作品的方向吧。反正如果作品的 镜头感比较重的话,那看电影就肯定是必修课了。情感类的作品,我觉得就更倾向于散文或小说,欧美叫Graphic Novel嘛,很形象。”
  “所以到头来我是觉得,会在这个问题上争论的作者,我认为他们是没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画商业作品,成为职业作者,是个什么意思。既然你是职业作者,你的工作就是要做出最能在所在平台上发挥的作品。一拼一固然有一拼一的方式,前辈们早就总结了很多,四拼一也有四拼一的方式,不是说四拼一就没有跨页,不是说四拼一就要画很草,到头来不还是要印单行本吗?其实画四拼一考虑得更多,商业作品的重点是把故事讲明白。”
  “作为杂志作者,我觉得自己所在杂志的作者们的进步很明显。我觉得进步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去做,经验就会总结得出来的。”
  日常生活
  Ling说自己目前每天在画画上花费的时间是10小时左右:“早上9点半左右到工作室,不太忙的话就6点多7点回家。赶稿的时期可能就要通宵了,以前是熬夜,现在还是尽量调整到白天工作。因为要和其他人合作,自己的时间搞不好是不行的。”
  我和他打趣道:“我一直以为只有下午才抓得到艺术家”。Ling说:“哈哈,你说得没错,不过我又不是艺术家。艺术家要很浪漫,我注定当不了艺术家,艺术嘛,总是要高于生活的。”
  谈到这些年来自己画风的变化,Ling说:“做一个职业漫画家需要在质量和速度上取得平衡,这点我现在还在修行中。其实我觉得(和我以前的作品相比),阿幺的完成度更低了,不觉得画得更简单了么?毕竟是四格漫画,和带分镜的漫画画面相比是会差点。”当我提到在画面上做减法也是画风成熟的标志时,Ling说:“的确是,我现在也是这样对助理讲的,一张画没有画完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一下子就停下来啦!’这样。掌握这个点,又让读者可以接受,是需要功力的。”
  Ling说:“今年漫画大环境还不错,《知音漫客》的渠道很行,《尚漫》、《龙漫少年星期天》这些老牌杂志都挺稳定。不过今年我的收入好像反而比去年更少了,大概是因为事务性的工作变多了的关系,以前只要一个劲地埋头画就好,而现在要忙工作室内部的事啊,新的系统有很多要确定下来的,合用不合用也要试过才知道,绩效计算啊,奖惩分配啊,等等。”除了商业志之外,Ling的同人活动并没有减少。相信当这一切都理顺的时候,Ling的工作也会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上期艺匠栏目我们介绍了一位来自荷兰的女艺术家Lois。这期栏目,我们的采访对象仍然来自荷兰.不过这次是位男士了——Rudy_Jan_aber——一位曾经在独立游戏界担任过概念设计的画师.如今已经是追寻自我的自由插画家了。在他的画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女孩刺青、流行元素、以及偶尔显露的怀旧情节。虽然Rudv的画技并非炉火纯青到让人过目难忘.但从他流露的自信和表达欲中.我们绝对可以感受到别样的自由气息。
期刊
2011年岁末,一向竞争激烈的网络視频行业再度传出新消息,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分别与中央电視台新科动漫频道、北京卡酷卫視、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签署了多项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推进在内容联动宣传、多平台互动营销、动漫互动活动推广等系列合作。  土豆网则与日本东京电視台签订协议,将在中国内地对东京电視台的60多部日本动画片进行同步播放,即在日本播出一个小时后,土豆网便可以播放带中文字幕的原声节目。同时土
期刊
想必在你拿到这本杂志之前,你已经读到很多对李仁港先生的文章了。他的《鸿门宴》已经在票房上告捷,但是和他过去的两部古装戏《见龙卸甲》和《锦衣卫》一样,依然充满争议。不过,无论是赞扬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都佩服他的美术功力。他的电影画面所传达出来的质感和精致的程度在华语影坛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非常难得有机会和这位导演面对面地谈了整整3个小时。准确地说,我们采访的是身为美术总监的李仁港,不是身为导演
期刊
非常有趣。Autodesk从来没有这样有趣过。过去我们说到Aut。desk,给我们的印象是,啊哈,软件公司,做标准工程制图,3D建模,娱乐工业设计这些领域的,吞并了不少竞争对手,是一家行业内规模巨大的公司——但是在2011年这家公司突然变得前所未有地有趣了,它的一些做法,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出售技术方案的软件公司了,它变得前所未有地有活力。  所谓创新,就是对过往的突破。对软件公司来说,突破不仅仅是在
期刊
我们在香港遇见参加了Siggraph。香港本身就像一个图形界的奇迹,拥挤但是尽然有序,干净,1904年开始运营的列车和最先进的布加迪威龙在视野里同时出现;无处不在英文、日文和繁体中文让人觉得熟悉又陌生。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长期交汇的特殊地段,在香港举办这样的活动其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世界图形大会首次在中国地区举办,来自全世界超过7000位成员在香港汇集,几乎所有和图形技术相关的主要厂商都来到了
期刊
Focus on baby diaper market trends  Although the penetration of the baby diaper market in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is very high, and growth is stagnant, we expect
期刊
Intertextile Shenzhen Apparel Fabrics ends successfully  In 2020, whe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exist, intertextile is striving to build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meet the business needs of en
期刊
During the theme conference of the 2nd World Textile Merchandising Conference on September 27th 2019,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from 45 countries and regions jointly released the “World Textile Merchan
期刊
以“原创至尚”为主旨的i尚漫,在继杂志、网站平台、无线客户端等产品之后,将于2012年1月1日推出其后续的图书产品,使得i尚漫的全媒体出版之路再度拓宽,如虎添翼!尚漫立足于本土,力图营造作者与读者理想的舞台,旨在推动中国动漫文化不断向前,奏响来自中国原创漫画的最强音!  尚漫即将推出的十本漫画图书内容精彩、各具特色,内容从官场职场、婚姻家庭、悬疑恐怖到青春校园,作者中不乏国内知名漫画家。其中由黑背
期刊
有一个作品我印象很深,是一个用虚拟角色进行的社交游戏.我想这款游戏可以在日本推广,因为可以改善日本年轻人那些害羞不善社交的群体的状态。  有一个作品我看的时候印象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