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 “it”在初中英语里的用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 “it”,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准确掌握 “it”的用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现将 “it” 的用法做个简单小结,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和运用。
  一、it 可用作人称代词,它可以代替人、物或事。在句中可以做主
  语,也可以做宾语等
  1. it 指人时表示:说话者心目中不太清楚的那个人,常在打电话或敲门时用;指说话者心目中的那个人。例如: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It’s me.
  谁在敲门?是我。
  -Who is that speaking?
  -It’s me.
  你是哪位? 是我。
  -Who is the baby next to you in the picture?
  -It is my father.
  這个照片里的你旁边的婴儿是谁?是我的父亲。
  2. it 指物或事时,可指代有生命的东西(包括动物),也可指无生命的东西。注意 it指物时与one 不同,表示同类同物,而one表同类异物。
  例如:
  I lost my bike yesterday. I didn’t find it.
  昨天我把自行车丢了,没有找到它。
  Don’t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It is very dangerous.
  别在街上踢足球,非常危险的。
  二、it 可以指代时间,天气,距离,长度,重量等
  例如:
  -What time is it now?-It is 9:30.
  现在是几点了?九点半。
  It’s much sunner today than yesterday.
  今天天气比昨天晴朗得多了。
  It’s only ten minutes’ walk to school.
  到学校步行只有十分钟的路程。
  三、it可代替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在句中做形式主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作主语往往显得太长,使整个句子看上去有点头重脚轻。这样就借助于“it”来作形式主语,而把真正的主语移到句子后边去。使句子看上去平稳一些。而 “it”没有实际意义
  例如:
  To give a seat to someone on the bus ispolite .可写成: It is polite to give a seat to someone on the bus.
  在公交上让座给人是有礼貌的。
  Walking after supper is good for our health. 可写成:It’s good for our healthto walk after supper.
  晚饭后散步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四、it 可以做形式宾语,这种情况下通常只用于能带以名词或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少数动词后面
  像 find,think,believe,make, feel等。在少数动词后可以代替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做宾语(后面跟有宾语补足语)。句型结构多为: 主语+v.+it+宾补(adj/n)+不定式/动名词结构。例如:
  We think it important to learn English.
  我们认为学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Wearing red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take action.
  穿红色衣服使你更容易采取行动。
  I found it no use talking with him.
  我发现与他谈话是没有用的。
  五、构成强调句型。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一成分,把引导词用在句首,这种强调句的结构是“it is (was)+所强调的成分(主语、宾语、状语)+that/who……”,如被强调的是人,则用 “who/that”,如被强调的是物或其它情况,则用 “that”表达,意思为 “是,正是,就是”。在句中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It is the boy who/that broke the glass yesterday.
  就是这个男孩昨天弄坏了玻璃。
  It was yesterday afternoon that I met my first teacher.
  我就是在昨天遇见了我的启蒙老师。
  六、it 还可以用在一些常用句型和固定短语当中
  1. it is time to do sth
  It is time for sth/doing sth.
  It is time for sb to do sth
  意思是“ (某人)该做某事了”。例如:
  It is time (for school) to go to school.
  上学的时间到了。
  It is time for us to have supper.
  我们吃晚饭的时间到了
  It is time for leaving now.
  现在该离开了。
  2. It +be +adj+(for/of sb)+to do sth.意思是“做…对某人是…的”。例
  如:
  It is exciting for us to travel in eight hours.
  在八小时内环游世界是令人激动的。
  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你帮助我真好。
  注意:句中的形容词用来修饰人的性格、品质时,则用“ of”; 如表示修饰“做…怎么样”用“for”.
  3. It +be +n +to do sth .
  意思是“做…是…”。例如:
  It is a good manner to wait in line.
  排队等候是有礼貌的行为。
  4. It is said/reported that+从句. 意思是“据说/报道…”。例如:
  It is said that he has been chosen to be the host of the charity show.
  据说他已被选为这次公益演出的主持人。
  It is reported that it will rain tomorrow.
  报道明天将会下雨。
  5. It seems/seemed that +从句. 意思是“似乎/好像…”。例如: It seems that he has known the answer.
  他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
  It seems that everyone has a secret today.
  今天似乎人人都有秘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策略  大部分人认为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动手做实验来完成,但是探究性教学最终更强调动脑,毕竟,“真正的学习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只有学生的思维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强调理论探究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探究,就是用理论推导推论的方法,与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十分相似,也可用举例、类比的方法来更简单更通俗地推导结论。”当然,初中物
期刊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深感到语文学习并非只是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生活的真谛。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具有不良倾向的孩子仍然层出不穷?为什么太多的孩子经受不了各种压力而选择离家出走、自杀?我们不得不深思,现
期刊
一、要求及现状  我想在教学中,老师们都有切身体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闭门造车只会导致效率低下,有些重点知识的处理,有些难题的讲解通过组内同仁的讨论定会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集体备课的优势所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教学中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抓好,
期刊
所谓活动经验,通俗地讲就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方法、策略和体会的统称。而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体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素养不可分割的部件之一。然而活动经验的培养与积累却遭受了尴尬的待遇。首先是受到“双基”的挤压,在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活动经验处于可有可无的境界。其次表现在教师的冷眼,或许是无法考核的原因,也或许是教师业务素养的缺失,
期刊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师幼互动交流方式,它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老师将教学活动组织的重点放在了提问的设计上,如何做到有效生动,如何做到推动活动进展,如何吸引孩子的兴趣……但大多老师往往注重提问,却忽略孩子回答后的应答,虎头蛇尾。其实完整的提问具体经过三个过程:最初的提问——幼儿反应回答——通过相应对话使幼儿的回答在范围上拓展、内容上延伸。如果仔细考虑我们提问的
期刊
从教育产生的那天开始,教学法的争论就没有止息。国内外不同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都致力于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才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阐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的要求,从理论上分析导学式教学法在数与代数领域的运用,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导学式教学法使用的详细过程与步骤。  一、小学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要求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
期刊
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并为之焦虑的一个问题,教学效率低,质量上不去,阅读能力的培养事倍功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太少。我们知道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凭借着一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直观生动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
期刊
如图,P为反比例函数y=   上任一点,连OP,并分别作PE⊥x轴于E,PF⊥y轴于F。  则S△POE=S△POF= |k|,S矩形OEPF=|k|,遇到反比例函数图像有关面积问题时,掌握以上结论,常常可以迎刃而解,下面举例说明。  例1 如图,A,B是函数y=  的图像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BC∥x轴,AC∥y轴,则S△ABC=_______________。  析解:设AC交x轴于点D,BC
期刊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一、常规培养从刚入园开始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不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会经常哭闹,这样不利于常规的培养。首先要为小班幼儿营造一个熟悉的环境,当幼儿第一天入园,设法用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玩自己喜欢
期刊
在早期教育中,语言教育无疑应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在人的智力中,仅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深刻的思维从形成到表达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一人类独特的符号系统,语言的贫乏无疑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所具有图形、音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能力,来进行故事、诗歌、散文等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形成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初步探索之中,有一定的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