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预习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学习中,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主动权;通过预习,学生借助工具书自我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学生能提前感知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文章的结构,对课文中不甚理解的部分提前思考,增强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期待,在课堂中注意倾听教师地讲解;通过预习,学生能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和探究等等,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坚持预习,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一、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从预习中体会到乐趣,把预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时候,良好的预习习惯就养成了。
  (一)分层布置预习作业
  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书,查阅相关资料,思考问题,发现疑难之处。针对学情的不同,教师应分层布置预习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层预习作业,应使优等生能挑战自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中等生在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使学困生增强学习的毅力,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如学习《苏州园林》时,笔者布置了分层预习作业。【第一层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嶙峋(lín xún)、邱壑(hè)、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相间(jiàn)、庸俗(yōng)、重峦叠嶂(zhàng);解释下列词语:标本、鉴赏、因地制宜、败笔、池沼、图案、阅历、雷同、斟酌。【第二层次】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在原文中找出对应说明方法的句子。【第三层次】作者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在介绍中强调了什么特点?学困生只做第一层次的作业,中等生做到第二层次,优等生全做。
  (二)预习形式多样化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设计预习作业要从课文的特点出发,围绕重点安排学生预习。对于难度不大的讲读课文,如散文、小说、文字障碍不多的文言文等,预习时强调温故知新,要求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字、词、句和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如杂文、阅读障碍较大的文言文等,预习时注重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善于察疑、质疑的意识。对于与苏教版配套的语文课外自读课本,预习时要求学生先阅读“预习提示”、“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等,然后带着“提示”中的问题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把阅读时的感想和想到的问题等记录在书上;然后借助工具书、网络等尽量自行解决相关问题。
  (三)鼓励学生预习
  教师的评价在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促进学生进步、发展的作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时,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预习中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与鼓励,充分肯定学生在预习中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预习的乐趣与成功。
  二、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拥有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法。
  首先,结合阅读提示,把课文粗读一遍,感知课文的体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对于记叙文,知道写了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对于说明文,知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对于议论文,知道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
  其次,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课文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等。用各种记号进行阅读标注,以便在课堂学习中交流、倾听、提出质疑。
  然后,结合已有资料对课文进行细读理解,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结构层次。对于记叙文能够说出记叙的顺序和线索,对于说明文能够说出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对于议论文能够说出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等。
  最后,完成预习作业,记录下困惑和有疑问的地方。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质疑,尽量让学生互相讨论来解决。让学生在预习中广开思路,多动脑筋。
  三、注重预习督查,促进学生预习意识的形成
  提倡课前预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督查,使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比如,预习魏巍的《我的老师》后,教师应检查学生必须知道的几件事:1.“我的老师”是谁?2.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3.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是什么?4.文章渗透着“我”怎样的情感?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回答得完整,但这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效果。另外,督查不应全由老师承担,也没必要按照“预习作业”逐项检查。督查只是手段,通过督查,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阅读和遇事多思考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提升学生预习的水平和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多组分反应(MCRs),即将三种及以上反应原料加入到反应中,不经中间体分离,直接获得结构复杂的分子的合成方法,是一种获得多样性和复杂性化合物的有效手段。多组分反应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和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有机合成以及药物合成工作者的关注。多组分发展至今,已成功应用到多个领域,尤其在药物合成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本着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原则,主要研究了利用多组分反应构建含吲哚结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和功能蛋白被人们认识,而功能基因常常是外源配体,尤其是药物分子的靶向目标,可用于其药理活性及毒性的研究。因此,外源配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仍是当今生命科学、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具有各种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的迅速发展,其在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备受关注,
2017年3月7日,“乌蒙金沙·相约彝乡——陈孝瑞中国画展”开展仪式在云南美术馆举行。本次画展由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云南画院主办,楚雄州文联、云南美术
2017年8月20日,由北京世纪传统文化协会主办的“走进满文书法,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叶赫那拉·姝宏满文书法展,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得到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
在CAN总线节点中,采用AT89C52、独立控制器SJA1000、高速光耦合器6N137和CAN总线收发器82C250设计了硬件电路,并进行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软件设计。CAN通信接口接收到上位机
随着近年来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磁性、荧光等性质,可以应用于磁性分选、生物富集、药物载体以及生物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在分析
晶体工程学的快速发展为先进多功能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或配位作用,功能有机分子或其配位化合物有序排列从而实现了从分子到材料的
本论文中,我们围绕(Z)-2-烯-4-炔-1-醇及其衍生物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部分,我们首先探讨了多种形式取代的(Z)-2-烯-4-炔-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