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一条新途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应从构建具有兼容性的党建工作模式,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探索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方式,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搭建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实现两者良性互动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校园文化;互动
  作者简介:刘铁军(1979-),男,山东德州人,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94-02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党的工作与战斗力的基础。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培育的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氛围,是一个高校有别于另一个高校的活力与灵魂。学生党建工作长期积累营造的文化氛围可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确定主要目标,提供丰富内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载体。因此,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可以拓宽育人途径,扩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党建工作由于其办学模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存在一些难点,如入党申请人数较少、学生党建工作经验缺乏、海外学生党员管理松懈等,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学生入党认识也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其重要。而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构建具有兼容性的党建工作模式,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模式多采取项目管理模式,实施项目主管或专业负责人制度,这种管理模式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须依据项目特点安排教学,而较少考虑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这大大影响了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效果。如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的是英国教育体制,与其他学院的考试时间、考试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他学院学生党建工作采取的教育载体、教育时机不适合中外合作办学。每年四、五、六月份是学校开展红色1+1或主题党日活动的最佳时机,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准备考试和进行考试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开展党日教育活动,导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党建工作无法融入到学校党建工作整体安排中,无法与其他院系党建工作形成呼应联动,这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鉴于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结合项目管理模式,以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营造特色文化氛围为目的,构建出具有兼容性的党建工作模式。
  一是依托合作项目创设党支部或党小组,形成与项目管理相一致的学生党建组织模式,努力营造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大多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开展,即中外双方围绕某一专业或学历层次进行合作,同一项目内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持续性和规范性。目前,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共有两个合作项目,三个合作办学专业,学院单独成立了学生党支部,并在学生党支部中以专业为单位成立了党小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始终站在多元化交流的前沿,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较容易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因此,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成为这一党建组织模式的工作重点。党支部通过定期理论学习、案例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对党的理论与发展历程的理解,努力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中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作用,从而营造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文化氛围。
  二是结合项目管理节点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形成与项目运行相一致的党员发展模式,营造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北京农学院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是到大学二年级才进入项目学习,因此,北京农学院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将党员发展工作与学生进入项目学习的时间点相吻合,着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即大一第一学期重点确定发展对象,将那些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优秀学生选拔出来;大一第二学期把好素质考察观,为这些学生搭建服务平台,比如,组织他们到北农幼儿园开展英语支教活动,鼓励他们多帮助别人、感染别人;大二第一学期重点把好组织发展程序关。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满足七个条件,即时间满一年、学习成绩优良、参加志愿服务、参加党校理论学习合格、发展材料齐全、政治审查合格、公示无异议。七个条件缺一不可,并把发展过程当做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过程,当做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育过程,当做学生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的收获过程。
  三是依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党建工作,形成与项目授课相一致的党建工作机制,营造中西文化交融的良好氛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结合自身特色,组建各种社团组织,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社团活动中,从而形成颇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会工作相融合,单独成立学生党支部工作小组,并将学生党员分布到学生会的各个部门。工作小组的职责有三项:一是宏观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把握活动方向;二是督促和测评学生党员在学生会各部门发挥的先进模范作用;三是积极支持学生会开展的特色活动,如双语主持的圣诞晚会活动、国际文化交流节活动、英语支教的志愿服务活动、橄榄球活动等,在这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将党支部与学生会组织进行整合,从而营造中西文化交融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方式,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在运行过程中,大多采用全英文授课,运行国外大学的课程,授课教师一部分为外籍教师,这种教学模式使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较容易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这对于正处于个性思想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造成思想上的倾向性影响,使其较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多引自国外高校,这势必出现“两课”教学课时少的现状。基于此,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探索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培育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激发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1.开展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的三级教育,构建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把学生党员教育贯穿全过程
  三级教育是指启蒙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和先进性教育。首先,对全体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由讲座和志愿活动组成。讲座重在普及入党知识,主要讲解“如何写入党申请书”、“如何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等内容;志愿活动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学院的志愿服务社团,做到“早启蒙、早选苗、早培养”。基本理论教育是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二级党校学习,提高对党的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园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先进性教育是指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组织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使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问题。
  2.开展以教育实践为主的小学期活动,构建国际交流的文化氛围,发挥学生党建的积极作用
  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小学期是针对合作办学的课程安排设定的,每年的5月底到7月初,大约一个月半的时间。小学期活动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中国文化英语展示活动、国际交换生项目、专业实验等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西方文化认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其中,构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氛围。在活动开展中,努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学习、带头实践的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发动学生、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积极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加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弘扬学校传统的文化氛围,发挥学生党建的指导作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接受教育、增长才干的最佳方式,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应结合学校和合作办学项目特点,设计好、指导好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走进偏远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开展走访校友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搭建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是坚定全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他们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创造者。鉴于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党建工作应结合项目特点,搭建出学生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平台,在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同时,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现实情况,构建了“一帮一”体系,成为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良好平台,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一帮一”体系是指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党支部一对一帮助出国党员。通过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再借助学生党员影响其他学生;通过学生党员帮扶困难学生,督促他们完成学业,形成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党支部帮助出国党员,规范组织生活,提高凝聚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1.建立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分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同在学生支部。因此,教师党员定期指导学生党员,随时了解学生党员动态;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学生党员即将赴英国学习前,党支部安排他们参加“重温入党誓词”、与教师党员个别谈话,这些活动让学生党员深刻地意识到“共产党员”的分量。
  2.建立学生党员帮扶困难学生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少部分学生因多种原因耽误学业,甚至出现了被开除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帮扶困难学生学习,学生党员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定期辅导他们,同时督促他们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或报告。如党支部定期召开学生党员与困难学生交流会,让他们充分交流。针对困难学生遇到较多难题,给予集中解答。
  3.建立党支部一对一帮扶出国党员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多种网络方式开展学生党员出国后再培养。党支部通过电子邮件和人人网等多种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力争获得学习、思想上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党支部组织海外学生党员同步参加国内组织生活,听到支部声音,感受党组织关怀,接受党组织教育和指导,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如预备学生党员期满后,党支部通过网络视频和音频会议的形式召开留英预备党员转正会,使在英国学习的学生党员与国内学生党员在不同地域,同一时间参加会议,从而指导海外党员。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党建工作起步晚,面临难题多,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是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一条新途径。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语文教学需要教什么,又应当教什么,这是人们都在思考的问题.回味平时的语文教学,有多少一线教师不在教语文?有多少一线教师在教学生学语文?这样的话语引起人们思考和实践的是
摘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
摘要: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创新性探索,分析了影响本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重点监控毕业设计教学开题、中期和答辩各环节。以天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共3届毕业设计学生为例,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结合学校特色及对接地方优势产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提高测控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有利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不理想,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与教师对语文课前预习重视程度不够也有很大关系.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这
摘要: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而要保持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要透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剖析其原因,明确构建目标,积极探索有效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师生关系;问题剖析;和谐目标;构建途径  作者简介:许进(1959-),男,江苏东台人,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江苏 盐城 22400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
一、教学工作应该由“教”向“学”进行转变rn在传统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通常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教学状态:老师在进行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孩子们在听老师讲课过程中逐渐出现
期刊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这个声音曾在2013年的芦山上空飘荡了32天.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面向地震灾区开办的临时应急电台.虽已时隔6年,但这个声音于我而言,无需
期刊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是人们所公认的.人们对学生语文学习实践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学生的语文实践还没有完全到位.训练需要方法,而且需要科学的方法.作为教师需要研究,促使学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所创立的教育理念近百年来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刻.人们也在思考和研究让“生活化”有效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问题,业已有效地促进学科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