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开放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盛(1980-),男,内蒙古集宁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理工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6-02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高校重点实验室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可供借鉴的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很少。
  一、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意义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人才培养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2]近年来,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原有的开放共享机制与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实验室发展的新需要,尤其是高校重点实验室不像企业实验室,普遍存在开放程度不够的现象,加上高校一些重点实验室尚未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还没有成为其在发展中的一种自身需求,而是迫于达到实验室评估指标的不得已行为。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为科研和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服务,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本科生未能享受到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人才培养仍停留在教学实验室,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资源优势,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可知,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缺乏真正接触和参与高水平科研机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能有效破解这一瓶颈。
  为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让本科生充分享受学校的实验资源,在本科期间就能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二、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现有研究水平已无法满足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求。
  通过调研及文献查阅可知,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均有一定的开放政策,但开放程度不够,或是主动开放的程度不够,重点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现状较一般院校情况略好。此外,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开放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也制约了重点实验室向大多数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要。调研中也发现,目前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了在办学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要推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把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创新人才,满足大众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需要。
  目前关于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较多,高校对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也较少。[3]有高校重点实验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但不够系统也不成体系;[4]有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但针对性不够,也不具可操作性。[5,6]目前缺乏针对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和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缺乏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政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需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目前也没有关于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需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先进行试点再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三、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实施方式
  以全面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工作中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推动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定研究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深入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
  (1)建设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平台采用网络结构,分实验预定系统、仪器使用与资源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培训系统等部分,通过校园网实现设备的网络化开放与管理。学生可直接从网上申请和预定实验,实时查询共享平台上设备的功能、运转好坏、使用情况等,也可从网上学习和了解设备的研究领域与操作方法;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的合作交流,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已有设备,必要时对已有设备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
  (2)积极开展学科的合作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和做课题研究,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听专家学者的讲学并和专家交流。[7]通过努力使本科生能自发通过开放平台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研究工作,并主动来实验室学习和交流。
  (3)实现重点实验开放与联合相结合,促进人员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首先,鼓励本室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人与外单位知名教授联合申报开放课题,对于完全由外单位申请的开放课题,采取让正在从事与其课题相近研究工作的青年人充当联系人的方式,随时关注其课题的进展,达到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提高本实验室学术水平的目的。其次,开放与联合相结合,创造一种适宜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良好环境。支持有创新学术思想的研究者与本实验室联合申请课题,从而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共用,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不断提高该队伍在国内国际的科研竞争力,积极邀请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鼓励在职研究人员进修,吸引校内外大批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做课题研究。
  (4)加强开放基金资助与管理力度。加大开放基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并对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8]使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符合国家的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2.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
  通过向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学科竞赛的本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更多本科学生开放,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3.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
  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要求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的教师(科研人员)必须吸纳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可将参与研究的内容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对立项成功或取得成果奖励的在实验设备使用上给予相关指导教师一定的优先或优惠(部分收费设备)政策。
  4.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
  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课程名称与内容、考核方法、培养方案等,开设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具体由设备负责人对部分大型精密设备的原理、实验内容、研究领域、操作方法等进行课堂和现场讲授,并结合科研项目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也可由来重点实验室交流的专家学者对与实验室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前沿以讲座形式向本科生进行集中讲授。通过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在卓越班或重点班先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实现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从以小组为单位上升到以班级为单位。
  四、结语
  通过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制定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可使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更好地面向本科生开放,能全面提升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窦娟,高喜才,伍永平,等.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5):450-453.
  [2]尹香菊,钱洪伟.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7):136-138.
  [3]王光第,付强.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2):115-116.
  [4]高居荣,李圣福,樊广华,等.提高重点实验室开放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139-140.
  [5]黄熙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9-21.
  [6]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5-7.
  [7]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8]何国建,方红卫,王光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模式探讨[J].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37-139,149.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