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TK 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苷激酶-1(TK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K1 mRNA和蛋白在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PC3细胞,根据转染情况将实验分为对照组(未转染siRNA)、NC siRNA(转染阴性siRNA)组和TK1 siRNA组(转染TK1 siRNA).转染48 h后,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C3细胞的存活能力、增殖活性和侵袭活性.结果 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前列腺癌PC3细胞中TK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22和6.512±0.708,组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2,P=0.005;TK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31和3.508±0.583,组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63,P=0.002.PC3细胞转染NC siRNA和TK1 siRNA 48 h后,TK1 mRNA在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13,NC siRNA组为1.023±0.018,TK1 siRNA组为0.142±0.0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7,P<0.001.其中,TK1 siRNA组TK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14.625,P=0.005)和NC siRNA组(t=13.374,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K1蛋白在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41,NC siRNA组为1.018±0.052,TK1 siRNA组为0.250±0.06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2,P<0.001.其中,TK1 siRNA组TK1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1.330,P=0.002)和NC siRNA组(t=16.426,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T结果显示,TK1 siRNA组PC3细胞的存活能力降低,与NC siR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时间依赖,F组别=68.37,F时间=114.88,F组别×时间=43.62,均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NC siRNA组和TK1 siRNA组克隆细胞集落数分别为32.25±5.82和8.64±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81,P=0.001.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NC siRNA组和TK1 siRNA组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58.35±18.62和60.52±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42,P=0.001.结论 TK1 mRNA和蛋白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呈高表达水平,沉默TK1表达能够显著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CIPNP)是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的主要表现,常见四肢远端对称性的疼痛、麻木感和触觉异常,严重者可能累及四肢近端,伴有腱反射消失或运动失调[1-2].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肿瘤防治健康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04-16-2019-09-23对纳入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甘肃、河北和湖北省参加中国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年龄在40~<70岁的14438名筛查人员进行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调查,分析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调查的8个省份平均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0.42%,其中安徽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最高(86.52%),甘肃省最低(74.7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表达的泛素连接酶F框/WD40域蛋白(FBXW7)对卵巢癌小鼠肿瘤生长及卵巢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择野生型(对照组)和FBXW7基因敲除(实验组)的雌性C57BL/6J小鼠为实验动物,均为6~8周龄.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2组小鼠FBXW7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均接种5×105个小鼠卵巢癌细胞株ID8,构建卵巢癌模型,每组6只.每隔4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对比2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
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化"是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改革的特点和方向。实际来看,在农村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在提升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改进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优化教学效果,并对初中化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常见的边缘供肝主要包括脂肪变性供肝、高龄供肝、小体积供肝、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等.边缘供肝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供肝数量严重短缺的问题,但边缘供肝面临着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难题,且IRI程度相比正常供肝更加严重,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中氧化应激反应又是引起边缘供肝IRI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及解决边缘供肝IRI的难题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活性氧簇(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贯穿IRI整个过程,本文就氧化应激反应在边缘供肝肝移植IRI中的作用及以ROS为靶点的防治进
目的 了解营口市市内两区居民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营口市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3-01-01-2019-12-31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营口市站前区和西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采用Excel 2007、DeathReg2005和SPSS17.0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观察2013-2019年营口市市内两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和
目的 探讨CD109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109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通过siRNA技术将空载体和CD109-siRNA转染至人舌鳞癌Cal27细胞,并分别作为对照组(siNC)和CD109干扰组(siCD109).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基因富集分析检测CD109影响OSCC的潜在机制并通过蛋白质
现有肿瘤模型难以完美模拟体内肿瘤真实状态,导致众多研究折戟于临床试验.类器官作为一种3D细胞结构,可再现体内肿瘤的生理活动,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体内真实状态的人类癌症模型.类器官可从病人的正常及恶性组织中建立,与目前主流的2D细胞培养、转基因鼠、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TX)等肿瘤模型相比,其可用于研究感染或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发生,并且在临床药物开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尽管类器官仍不能准确模拟免疫系统,但一些研究中已经报道了类器官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通过调控ABCB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NSCLC)紫杉醇(PTX)耐药性的相关机制.方法 肺腺癌细胞株A549购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用PTX诱导NSCLC细胞株A549转化为PTX耐药细胞株A549/PTX,通过阿帕替尼培养将A549/PTX细胞株分为PTX组和阿帕替尼剂量组.MTT法测定药物对肺癌细胞抑制率,分析阿帕替尼逆转A549/PTX细胞的PTX耐药性.通过对PTX积累实验、Rh123蓄积实验、碘化丙锭染色法测定A549/PTX细胞周期以及AnnexinⅤ-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