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写作好比谈恋爱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中要有观众'
  命运并不对谁格外垂青,只是有些人不因道路的曲折漫长,而忘却自己出发时的初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泉水叮咚》导演石晓华想做一部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他把目光对准了有着文学梦的年轻人。那时的王丽萍已有不少文学作品获奖,同时也是位成绩不错的记者。文学功底不错,又有职业的敏锐,经家中长辈介绍认识石晓华,得到了这部系列剧五集的编剧工作,并全部被采用。虽然连署名的资格都没有,但这次尝试给足了她对文字的自信,也开始在编剧行业踏出第一步。
  王丽萍说在编剧专业技巧上,没有人手把手教过她,因不是科班出身,她一路摸索,走过不少弯路,但失败让她很快知道哪些路是行不通的。反而那段不短的记者生涯,对她的创作至关重要。
  她记得在《安徽日报》做记者时,有次报了一个省城夜生活的选题,多数人惯性的做法是写娱乐生活,而王丽萍却跑了合肥的各个建筑工地,去挖掘夜班工人的生活状态。
  “记者工作训练人的敏锐度和思维能力。现在我也很敏感,一件事发生了会想为什么发生,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多年来,王丽萍一直保持着对新闻的亲近,有读报看杂志的习惯,并且格外留意新闻标题。“好的标题可以把整件事说明白,这对我是一种训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清楚自己要说的故事。”
  天下的故事千千万,写什么才衬手呢?“女性,自然最擅长入手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我一开始创作就是写家庭生活,并没有多大的障碍。”
  话虽如此,其实王丽萍收集生活素材的手段很多。她是上海不少法制和婚恋类节目的策划和嘉宾。比如已有16年历史的《相约星期六》,深受上海观众喜欢,她不仅做策划,还经常与栏目组共同出去采访,接触不同领域的人,而这类节目在上海的收视一直很高。她认为,这必然是老百姓关心的东西,电视剧不要求特别写实,但可以去表现这些现实。
  “我跟编剧同行交流时常说,不论写什么,心中都要有观众,我们不是写给自己看的。”王丽萍说。
  《婆婆媳妇小姑》是王丽萍编剧的第二部戏,当时是1996年,由江海洋执导。这部剧开创了家庭剧的新模式,在当年就拿了奖。1998年,王丽萍与先生共同创作了电视剧《岁月如歌》,写上海知青回城后的生活,在上海本土创造了收视神话,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之后,片约纷至,王丽萍越写越多。她坦陈,因为追赶时间和数量,也的确有些质量欠佳。直到《保姆》,她迎来一次创作上的小高峰,这部剧在上海的收视超过春晚,王丽萍也因此荣获“白玉兰最佳编剧奖”。这时的王丽萍,技巧、故事表现,甚至对市场的把握也已经成熟,此后《媳妇的美好时代》大热,也就顺理成章。
  “这些年的积累和摸索,如何在冷门里找热门,在热门里找新意,经验多到会让人偷懒,但我不想重复自己。其实我不排除自己挺有运气,写到现在,越来越想到责任感这三个字,有团队和演员开始依赖你的时候,就要给自己施压了。”
  美好的造个小梦'
  编剧是啥?“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当然,还有,美好的造个小梦。
  2010年,王丽萍编剧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不说是万人空巷,但反响极大。在第16届上海电视节上获得三项大奖,王丽萍荣膺“最佳编剧”。大会组委会给她的评语是:王丽萍在此剧的创作中,坚持一贯的现实主义方向,持续关注生活发展,该剧视角新颖,摆脱了传统的家庭观念,人物独特,不流于俗套的伦理是非。此后,该剧又获得电视剧界“金鹰”、“飞天”、“华鼎”等大奖。
  “美好”,正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王丽萍说,“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好的发行渠道和好的播出平台,每个人每件事都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是偶然与必然的相遇”。
  造这个美好的小梦时,安徽卫视正在重播她十年前的老剧《婆婆媳妇小姑》,收视率竟然年度第二。“没想到十年后这种题材仍然大受欢迎,我想怎么找到时代的契合点?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上一天班很辛苦,不想看纠结的戏,而温暖和美好又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我就想写一个开开心心的,能让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看的剧。而且我的人生走到这个阶段,更想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想表现人世间的明亮。”
  这一次王丽萍写得比较久,比较慢,大概写了一年多时间。写之前没有跟任何人签约,她怕先找了合作方,在创作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等剧本完整出来,她亲自去找制作方,后来选择了华录百纳。“拍摄过程也很舒缓,大家像上班一样拍了几个月,演员们的状态都很好,这的确是难得一遇的有向心力的创作团队。”
  《媳妇的美好时代》热度似乎至今未退,海清扮演的“毛豆豆”更由此成为大受欢迎的“国民媳妇”。华录百纳打铁趁热,又接连推出《媳妇的美好宣言》,虽然话题和收视表现不如前一部,但仍旧延续了前一部美好温暖的主题。
  “做第二部的时候,大家觉得‘媳妇效应’热度不减,但我不得不说,任何东西的成功是有偶然性的。我不想把这两部戏做对比,要说责任肯定我的责任最大,不要给演员压力,想达到同样的高度的确很难。所以,第三部我要缓缓节奏,想好了再做。”
  跟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也逼着很多编剧去思考,如何在观众看疲了一个东西后,去想法寻找新鲜的东西。
  这样的挑战,王丽萍也给了自己。今年春节,她与一些朋友聚会时,有电视台在重播她的《双城生活》,大家进而聊到创作角度。王丽萍说,越是具有话题性的东西越具有排他性,而谁能抓住先机,谁就有可能赢。
  她现在自信的是新作《我家的春秋冬夏》,将探索一个全新的话题——黄昏恋。
  “黄昏恋有非常苍凉和无奈的一面。在中国,所有的黄昏恋都不被看好,子女们也很难理解。演员杨立新跟我说,有场戏他都演得头皮发麻。我写这部戏时非常严谨,参观了很多老人院,也去老人院做义工。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大家一起聊天时,都在想要不要去老人院先定个位子,好以后凑一桌麻将,说明每个人都希望老有所养。我想用一个真实和真诚的态度来表现他们的婚姻状态,也让年轻人们更关爱老人。”王丽萍说,声音虽轻柔,却透露着不容轻忽的力量。
  正如她所说,年轻时,是不知不觉;有点儿经历后,要先知先觉。
  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Q&A'

  Circle:在编剧这条路上,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王:我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原是《文汇报》的一位副总编辑,她总是说真话,给我非常大的帮助。有时候我觉得一部戏不太好,不太敢打给她,她也会主动打来电话给我,帮我分析哪里有问题。其实写作的人很脆弱,我也喜欢听到赞美,但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你知道她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她的真话会对你的成长有提升,就会觉得很珍贵。
  Circle:创作瓶颈如何克服?
  王:每个阶段都不同,以前写不出来的时候觉得痛苦。现在,比如我马上要开的一部戏,我觉得越改越好,其实很多人说不用改可以拍了,但我觉得还要改。原来我是很惧怕改本子的,现在有了这个新的认识,原来自己的确可以更好。人对自己的挑战是不断的,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Circle:平时的工作时间如何安排?
  王:我容易失眠,再说一个女人要体贴家人,不能影响他们休息,所以多年来我养成的习惯,都是早起写作,那时候的感觉特别好,这种习惯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像这几天,其实一直是从早上八点写到晚上,家人对我非常包容,孩子也很照顾我的情绪。除了其他的工作安排,每天至少都要写四个小时以上。
  Circle:会尝试做其他题材的戏吗?
  王:其他题材也有一点兴趣,比如年代戏和军旅戏。因为我做过军人,而且一直想写个老上海的电视剧,这些都慢慢来吧。我认为写作好比谈恋爱,要重视自己的感觉。今年计划还蛮多的,暂时没去想这部分。
其他文献
梦想不是幻想  春节假期刚过,二月的北京天气寒冷,但全国各地的艺术考生们已带着巨大的艺术热情北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然中戏、北电、军艺、传媒大学这些传统的“明星摇蓝”。  日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复试放榜,一落榜考生情绪失控,在现场又喊又叫的痛苦表情在网络流传,被人戏称为“发飙姐”。尽管北电为这次放榜专门安排了红地毯,但高达75%的淘汰率,令太多的考生和家长黯然离场。据悉,今年共有6185名考生报
期刊
“好萌!”“伟大的吃货!”网友这样调侃得奖后在洛杉矶街头狼吞虎咽啃汉堡的李安导演——他右手拿着汉堡,左手紧紧攥着小金人,一脸的满足。这幅画面令不少网友感叹李安的“淡定”,还有人调侃说,这正好诠释了国际大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李安的低调,让他更受待见。  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获奖的李安,如今已是第三座小金人在手。2001年,他凭《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
期刊
经纪人,一群幕后工作者,他们是明星的策划、改造人,也是名利场上最势利、眼尖的一群人,他们甚至能视石头比等量的黄金还贵重的人,只要你能发现和把它转换成经济效益,他们手中的石头,能变成一个高附加值的黄金。  本刊编辑部甄选出圈内经纪人之十宗“最”,看看他们运作“石头”的魅力之功。  最大尾:邱瓈宽  邱瓈宽,人称巨星推手。和陈家瑛成立K’s Production,旗下包括王菲、那英等大牌艺人。人称:宽
期刊
转型,从不是摇身一变'   30岁时,纪茹璟发现做歌手很被动,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那时她有了女儿,便下定决定改变飞来飞去的歌手生活。2007年,开始正式转做幕后。  一个是歌手,所有工作都由别人来安排。一个是经纪人,坐办公室,自己打电话找资源。本以为幕后工作有吸引力有创意的,真正做起来,不像想象地那么轻松。  她依然记得第一天坐到办公室的情形。对着电脑,手足无措,工作是给客户打电话。但她并不擅于与
期刊
【欧阳应霁】'  味,滋味也。——《说文》  滋味,念出这两个字,轻轻咀嚼它。它可以是一道熨帖味蕾和肠胃的美味,它可以是人生的丰富和斑斓,它可以是午夜梦回时心头掠过的一丝情绪。 “味”是最直接简单的体验,与“味”相系的,却可以是整个世界。  “我一直觉得味道是品尝菜品最重要的。当然一顿饭吃的不只是味道,还有很多其他的配合,比如环境。但说到底,好不好味道?味道是大多数人对吃的最初的要求。”欧阳应霁说
期刊
著名影评人、自由撰稿人  主人公马缔光也提着两大包辞典回家,房东老奶奶跟他开始了这样一段对话:  房东:又买了这么多书,还都是辞典。  光也:这次要编词典。  房东:有了这么多了还要编嘛?  光也:不,《大渡海》不同,《大渡海》是一部活在当下的词典。  房东:小光,你好像变帅了。  近来走红的日本影片《编舟记》选取了这样一个独特的题材:某出版社词典编辑部决定编纂一本“活在当下”的字典,它需要成为一
期刊
近日,一条出处豆瓣网的关于青春记忆的长微博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华谊兄弟旗下的台湾导演陈国富已经买下了这则帖子的电影改编权。陈国富的制片人陶昆已经在媒体面前公开了关于此帖的命运去向:陈国富的确有意把这一热帖搬上大银幕,“当时对这个帖子感兴趣的不止有我们,网帖还在连载时就有其他公司开始联系,我们差不多是在它登大结局篇时才介入,不过最终还是我们谈了下来”。他表示这个电影改编权目前归属于陈国富个人,而不是
期刊
一个真正的“金牌”经纪人,需要了解艺人性格、优势和劣势,设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火热之势依旧不减,除了几组歌手的巅峰对决夺人眼球外,一直充当歌手“陪衬”的芒果名嘴经纪人们也随着节目的推进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几位当班主持李维嘉、杜海涛、吴昕等人也长足了脸。  该节目实行经纪人跟班制其实是复制《我是歌手》的原版制作韩国MBC电视台模式,通过歌手与经纪人的场景、对话烘托节目的紧张度和吊胃口,起穿
期刊
此时,严宽看上去很疲惫。  他匆匆从另一场活动中抽身过来,带着妆——覆上的这一层粉底显然比他原本的肤色要深一些,应该是希望黑眼圈看上去不那么突出。同时,深色让他的面部轮廓更立体了。  他说,面对媒体,以及除表演之外的所有出镜,都不能让他尽兴,像是挠痒挠不到痒处。采访过程中,他有时候甚至不能完全集中精力,近一个月中,睡眠已经成了奢侈品。  多个卫视联播的开年大戏《隋唐演义》,成了2013年严宽所视的
期刊
营销和制作并重的预算结构'  盈亏平衡点是好莱坞大制片厂在制定预算时的重要指标。它们会根据影片的投资、类型、阵容等因素预估出该片的可能收入区间,再反推出应将影片的投资控制在何种程度,但如果投资有限,很多明星、营销资源可能都无法动用,会直接影响收入。因此,片厂需要在预算和预估收入间反复考量,找到最佳的盈亏平衡点。据福克斯影业预估,《刺杀希特勒》要在收入达到4.25亿美元时,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在支出
期刊